一類傳粉昆蟲或天敵昆蟲引誘劑的製作方法
2023-09-19 23:02:30 1
一類傳粉昆蟲或天敵昆蟲引誘劑的製作方法
【專利摘要】本發明公開了屬於昆蟲引誘劑製備【技術領域】的一類傳粉昆蟲或天敵昆蟲引誘劑,該引誘劑的活性成分為大茴香醇、大茴香醛或衍生物,其結構式分別為式(Ⅰ)、式(Ⅱ)、式(Ⅲ)所示。本發明提供了傳粉昆蟲或天敵昆蟲引誘劑在引誘作用中的使用方法,本發明所述的傳粉昆蟲或天敵昆蟲引誘劑能夠有效地為蟲媒農作物吸引傳粉昆蟲及天敵昆蟲,使用方法簡單,廉價、對人畜無毒,環境友好。
【專利說明】—類傳粉昆蟲或天敵昆蟲引誘劑
【技術領域】
[0001]本發明屬於昆蟲引誘劑製備【技術領域】,具體涉及一類傳粉昆蟲或天敵昆蟲引誘劑。
【背景技術】
[0002]自然界有近80%的被子植物是蟲媒植物,這些植物須依靠昆蟲傳粉來完成授粉、結實和繁殖後代。昆蟲傳粉可使植物得到充分選擇授精的機會,提高雜交優勢,提高結實和種子的產量和質量,並能增進植株的生活力。同時昆蟲傳粉在美化環境及維護自然生態平衡中起著不容忽視的作用。利用傳粉昆蟲促進農林業發展,是一種環保、節能、便利的先進生物農業技術,能夠實現自然資源的合理開發與利用。然而,當傳粉昆蟲沒有達到足夠數量,或者被與蟲媒作物同時開花的缺少經濟價值的其它植物所吸引,如苦苣菜、田旋花、小薊等,蟲媒作物花的授粉程度將難以達到理想狀態,引起目標農作物產量與質量的降低。因此利用傳粉昆蟲的途徑除人工繁殖釋放外,招引誘集也是非常重要的手段。
[0003]在自然界中,一些傳粉昆蟲同時也是天敵昆蟲,如食蚜蠅、寄蠅等,它們是一類捕食或寄生害蟲的昆蟲。天敵昆蟲長期在農田、林區和牧場中控制著害蟲的發展和蔓延。利用天敵昆蟲防治害蟲是生物防治的重要組成部分,這種方法作用周期長,對環境沒有汙染,對人、畜和其它生物均無毒無害,是一種持效、清潔、安全的農業生產技術,對於控制農林業害蟲及保護生態系統生物多樣性具有重要意義。同傳粉昆蟲一樣,當天敵昆蟲沒有達到足夠數量,或者被缺少經濟價值的其它植物所吸引,目標農作物的害蟲將難以控制。因此招引誘集也是利用天敵昆蟲,進行害蟲防治的重要手段。
[0004]植物揮發物是植物與其它生物交流的複雜而又高級的語言,也是傳粉昆蟲與天敵昆蟲的重要「路標」,它吸引傳粉昆蟲為植物自身傳粉從而結實和繁衍後代,以及吸引天敵昆蟲為植物自身消滅害蟲 從而使植株處於健康狀態。根據植物揮發物對傳粉昆蟲與天敵昆蟲的行為調控作用,發現、製備傳粉昆蟲及天敵昆蟲引誘劑對於提高農作物的產量與質量
具有重要意義。
【發明內容】
[0005]本發明的目的在於提供一類傳粉昆蟲或天敵昆蟲引誘劑,增強傳粉昆蟲對目標農作物的傳粉能力及天敵昆蟲對目標農作物害蟲的控制能力,提高目標農作物的產量與質量。
[0006]本發明的第二個目的在於提供上述一類傳粉昆蟲或天敵昆蟲引誘劑的應用。
[0007]—類傳粉昆蟲或天敵昆蟲引誘劑,其特徵在於,所述引誘劑的活性成分為大茴香醇、大茴香醛或其衍生物1- (4-甲氧基苯基)-5_ (β_紫羅酮環)-1,4_二烯-3-酮中的一種以上,所述大茴香醇、大茴香醛或其衍生物1- (4-甲氧基苯基)-5- (0-紫羅酮環)_1,4- 二烯-3-酮的結構式分別為式(I )、式(II)、式(III)所示。
[0008]
【權利要求】
1.一類傳粉昆蟲或天敵昆蟲引誘劑,其特徵在於,所述引誘劑的活性成分為大茴香醇、大茴香醛或其衍生物1- (4-甲氧基苯基)-5- (0-紫羅酮環)-1,4-二烯-3-酮中的一種以上,所述大茴香醇、大茴香醛或其衍生物1- (4-甲氧基苯基)-5- (β-紫羅酮環)_1,4-二烯-3-酮的結構式分別為式(I )、式(II)、式(ΠΙ)所示。
2.權利要求1所述的傳粉昆蟲或天敵昆蟲引誘劑在傳粉昆蟲或天敵昆蟲引誘中的應用。
3.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傳粉昆蟲或天敵昆蟲引誘劑在傳粉昆蟲或天敵昆蟲引誘中的應用,其特徵在於,在每個橡膠載體中加入2-100mg引誘劑活性成分,製備誘芯;在田間間隔2-20m放置誘芯,活性成分以氣體形式釋放到周圍環境中,吸引傳粉昆蟲或天敵昆蟲,增強傳粉昆蟲對目標農作物的傳粉能力和天敵昆蟲對目標農作物害蟲的控制能力。
4.根據權利要求2或3所述的傳粉昆蟲或天敵昆蟲引誘劑在傳粉昆蟲或天敵昆蟲引誘中的應用,其特徵在於,所述傳粉昆蟲為中華木蜂或苜蓿切葉蜂,所述天敵昆蟲為長尾管蚜蠅。
5.權利要求1中所述的傳粉昆蟲或天敵昆蟲引誘劑活性成分在製備傳粉昆蟲或天敵昆蟲引誘藥物中的應用。
6.根據權利要求5所述的應用,其特徵在於,所述傳粉昆蟲為中華木蜂或苜蓿切葉蜂,所述天敵昆蟲為長尾管蚜蠅。
【文檔編號】A01N35/02GK103719080SQ201310684527
【公開日】2014年4月16日 申請日期:2013年12月13日 優先權日:2013年12月13日
【發明者】孫玉鳳, 吳孔明, 餘昊 申請人:中國農業科學院植物保護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