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懸吊式晶狀體囊袋鞏膜固定器的製作方法
2023-09-20 01:50:05 1
本發明涉及眼科手術中晶狀體囊袋固定於鞏膜的裝置技術領域,適用於晶狀體脫位,尤其適用於脫離範圍比較大的患者。尤其涉及一種懸吊式晶狀體囊袋鞏膜固定器。
背景技術:
晶狀體依賴其懸韌帶與睫狀體的連繫而被維持在一定的位置上,其位置異常有二種原因:一是外傷引起晶狀體懸韌帶斷裂,二是先天性晶狀體懸韌帶發育不全或鬆弛無力,均能導致晶體脫位(dislocation of lens)或半脫位。根據晶體脫位的程度和形態,可分為晶體不全脫位和完全脫位。晶狀體脫位後常會出現以下併發症:嚴重的屈光不正、葡萄膜炎、繼發性青光眼、視網膜脫離、角膜損傷等。晶體脫位的治療是困難的。因為摘除脫位的晶體比一般白內障摘除風險大,盲目手術可能導致視力的損害甚至眼球的喪失。因此應慎重決定的治療方案。晶體脫位的治療取決於晶體的位置、晶體的硬度、患眼的視力和對側眼的視力、年齡、有無先天異常、有無出現併發症及手術的條件等。傳統手術方式為脫位晶狀體連同晶狀體囊袋一起摘除,摘除後植入懸吊式人工晶體,雖然恢復了一定的視覺質量,但其破壞了眼部生理解剖,同時帶來一系列併發症如:高眼壓、出血、人工晶體偏位、懸吊線斷裂人工晶體掉入玻璃體腔等,目前,公知的眼睛晶狀體脫位後需要植入一個由圓環組成的晶狀體囊袋張力環,起到支撐作用,但因其要求晶狀體脫位範圍不能超過1/2,限制了其使用,因此,提出了一種懸吊式晶狀體囊袋鞏膜固定器。
技術實現要素:
本發明的目的是為了解決現有技術中存在的缺點,而提出的一種懸吊式晶狀體囊袋鞏膜固定器。
為了實現上述目的,本發明採用了如下技術方案:一種懸吊式晶狀體囊袋鞏膜固定器,包括縫針、縫線與固定器,所述縫針表面一端開有通孔,所述縫線通過通孔與縫針相連接,所述縫線的另一端連接在固定器上,所述固定器呈α度弧形。
優選的,所述α度弧形具體為60度圓弧,且圓弧的直徑為12mm。
優選的,所述固定器的材料為聚甲基丙烯酸甲脂製成。
優選的,所述縫線具體為聚丙烯材料製成,且縫線的直徑為0.02mm,所述縫線的長度為150mm。
優選的,所述縫針的直徑為0.08mm,且縫針的長度為12mm。
優選的,所述縫針遠離通孔一端的直徑呈遞減狀態。
本發明提供的一種懸吊式晶狀體囊袋鞏膜固定器,與現有技術相比:本發明克服了晶狀體脫離範圍大不能植入晶狀體囊袋張力環,不能實現晶狀體最大程度的恢復生理解剖的缺點,本發明專利提供一種懸吊式晶狀體囊袋鞏膜固定器,該懸吊式晶狀體囊袋鞏膜固定器不僅能恢復比較小的晶狀體脫位,對大範圍脫位的晶狀體囊袋也能最大程度的恢復其生理解剖,可以在治療眼科疾病的同時,能更好的恢復晶狀體的生理解剖,並且操作簡單,治療效果確切,該懸吊式晶狀體囊袋鞏膜固定器不僅能恢復比較小的晶狀體脫位,對大範圍脫位的晶狀體囊袋也能最大程度的恢復其生理解剖,且操作簡便,效果好,減少了很多併發症。
附圖說明
圖1為本發明的結構示意圖。
圖中:1縫針、101通孔、2縫線、3固定器。
具體實施方式
為了使本發明的目的、技術方案及優點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結合具體實施例,對本發明進行進一步詳細說明。此處所描述的具體實施例僅僅用以解釋本發明,並不用於限定本發明。
本發明提供了如圖1所示的一種懸吊式晶狀體囊袋鞏膜固定器,包括縫針1、縫線2與固定器3,縫針1表面一端開有通孔101,縫針1的直徑為0.08mm,且縫針1的長度為12mm,縫針1遠離通孔101一端的直徑呈遞減狀態,使用時,縫針1一端的直徑遞減,使得在手術時,縫針1易於穿透皮膚。
縫線2通過通孔101與縫針1相連接,縫線2具體為聚丙烯材料製成,且縫線2的直徑為0.02mm,縫線2的長度為150mm。
縫線2的另一端連接在固定器3上,固定器3的材料為聚甲基丙烯酸甲脂製成,固定器3呈α度弧形,α度弧形具體為60度圓弧,且圓弧的直徑為12mm。
使用時,懸吊式晶狀體囊袋鞏膜固定器由一個由帶針針聚丙烯縫線固定的聚甲基丙烯酸甲酯1/6個圓弧組成,當施行手術時,先將晶狀體進行環形撕囊,水分離,將30G注射器針頭由鞏膜刺入晶狀體囊袋內,同時由角膜緣穿刺口將帶針縫線針頭穿入30G注射器針頭內,由30G注射器針頭帶出帶針縫線,牽拉帶針縫線,將聚甲基丙烯酸甲酯1/6圓弧植入晶狀體囊袋內,同時用帶針縫線固定在鞏膜組織上,如果脫離範圍較大,可以同時植入2-3個以期達到最佳的治療效果。該懸吊式晶狀體囊袋鞏膜固定器不僅能恢復比較小的晶狀體脫位,對大範圍脫位的晶狀體囊袋也能最大程度的恢復其生理解剖,且操作簡便,效果好,減少了很多併發症。
以上所述,僅為本發明較佳的具體實施方式,但本發明的保護範圍並不局限於此,任何熟悉本技術領域的技術人員在本發明揭露的技術範圍內,根據本發明的技術方案及其發明構思加以等同替換或改變,都應涵蓋在本發明的保護範圍之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