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棒材對齊輥道的製作方法
2023-09-19 15:47:56 2

本實用新型屬於機械設備技術領域,特別涉及一種用於棒材輸送的對齊輥道。
背景技術:
隨著棒材連軋技術在我國的普遍應用,棒材生產正朝著連續化、高速化、高效化的方向發展,特別是無頭軋制和切分軋制的成熟和發展,追求高水平的定尺率、成材率等經濟指標更加迫切,對冷床齊頭的要求進一步提高。切分軋制的特點是通過一系列軋制孔型,連軋機成品機架同時兩線或多線出鋼,使生產效率成倍提高。切分軋制後在冷床收集時,切分出來的兩條或多條棒材相互纏繞,由於對齊輥道動力太大,在撞擊固定擋板後彎曲;減少動力後,由於阻力太大,成品無法前進。以上的情況都使切分軋制時不能齊頭,造成定尺率低,成材率低,精整選鋼時間長,勞動強度大,嚴重降低生產效率。
技術實現要素:
本實用新型目的是提高棒材的定尺率和成材率,縮短精整選鋼時間,減輕作業人員勞動強度。
為達此目的,本實用新型採取了如下技術解決方案:
一種棒材對齊輥道,其特徵在於,所述對齊輥道的每根對齊輥輥身均是由5~10個自由輪拼接組成,自由輪外圓周上分別設有斷面為梯形的凹槽,每根對齊輥輥身上的自由輪活動套裝在一根芯軸上,並以芯軸為軸單獨被動旋轉,芯軸兩端分別安裝在軸承座內。
所述每根對齊輥輥身上的自由輪為8個。
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為:
由於本實用新型將對齊輥道採用獨立旋轉的自由輪的結構,可避免軋件在運動過程中的相互制約,有效防止彎鋼的產生,從而提高棒材定尺率和成材率,縮短精整選鋼時間,減輕作業人員勞動強度,提高生產效率。
附圖說明
圖1是原對齊輥道對齊輥剖面圖;
圖2是本實用新型對齊輥道對齊輥剖面圖。
圖中:軸承座1、對齊輥輥身2、芯軸3、自由輪4、凹槽5。
具體實施方式
由圖1可見,原對齊輥道所用的對齊輥是由兩個軸承座1、一根帶8個U型槽的對齊輥輥身2及芯軸3組成。對齊輥輥身2直接焊接在芯軸3上。由於軋件在對齊輥輥身2的U型槽中運行,運動過程中存在相互幹涉,因此會產生剎車的效果。
圖2顯示,本實用新型棒材對齊輥道的每根對齊輥輥身均是由8個自由輪4拼接組成,自由輪4的外圓周上分別加工有斷面為梯形的凹槽5,每根對齊輥輥身上的自由輪4活動套裝在一根芯軸3上,並可以芯軸3為軸單獨被動旋轉運動,芯軸3的兩端分別安裝在軸承座1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