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託車車架的製作方法
2023-09-20 04:24:00 2
專利名稱:摩託車車架的製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摩託車車架,尤指一種二輪速克達(Scootor低座小摩託車)的車架。
一般的速克達二輪摩託車的車架通常由車體外殼所包覆著,此種車架由許多管材焊接而成,為了提高車架結構的剛性及強度,一般的作法系將管材的管徑或管厚設計得較大,或將板材焊接到車架上以便加固車架結構。但是,將加固元件焊接到車架的作業增加了車架的生產成本,使用加固元件或較厚、較大的管材亦增加車架重量,增加摩託車的整體重量,從而增加能源的消耗與對引擎輸出馬力的需求。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於解決上述已知技術的缺點,而提供一種創新的速克達摩託車車架,其能承受各方向的衝擊力,具有較佳的剛性與強度,且減少使用加固用板材或較粗、較厚管材,降低車架重量。
為達成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的摩託車車架的主管連接至U型主架,主架向後延伸並再與一U型橫管連接而構成密閉的獨立矩形空間,此空間由一橫跨主架兩側的連接管分隔成兩個置物空間,且有二側管分別自主管二側延伸到主架,此二側管、主管及主架間構成密閉的另兩個置物空間及三角形結構。
本實用新型的摩託車車架是由各組成元件形成多個密閉空間,因此,增強了車架整體抗扭剛性及橫向剛性,並因減少了已知常用的加固元件,使車架的重量有所減輕,生產成本得以下降。
以下結合附圖及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的詳細說明。
圖1系使用本實用新型的車架的二輪速克達摩託車側視圖。
圖2系本實用新型車架的立體圖。
圖3系本實用新型車架的側視圖。
圖4系本實用新型車架的俯視平面圖。
圖1顯示使用本實用新型的車架1的速克達二輪摩託車。如圖2、圖3所示,車架1包括頭管3,大致呈L型的主管5的一端焊接在頭管3的下半部,且向下延伸後,彎曲成略微水平地向後方(圖面右方)延伸,主管5的另一端焊接到U型主架7、7的封閉端71的中央。主架7、7朝後上方傾斜延伸,其U型的二開放端73、73則與略呈水平的U型橫管9、9的二開放端91、91焊接,如此,主架7、7與橫管9、9構成一大致呈矩形的封閉空間,此空間被一連接主架7、7的連接管6分隔成兩個空間A、B,如圖2與圖4所示。在連接管6上可設置用來安裝緩衝器31(見
圖1)的固定架33。此外,主架7、7前端下方可設置託架41、41以安裝引擎用吊架(未繪出),又在主架7、7上方亦可裝設支架37、37用以支承及固定一置物箱20(見
圖1)。
本實用新型的另一特點系兩側管4、4分別自主管5的直立部份兩側大致水平地向後延伸連接到主架7、7,形成兩個密閉空間C與D(如圖2與圖4所示),且側管4、主管5及主架7另又構成三角形結構K(如
圖1與圖3所示),該結構有利於車架的抗扭曲剛性及橫向剛性。
再參照
圖1所示使用本實用新型的車架1的速克機車,其轉向前叉13安裝在頭管3上並支承在前輪15,減震器31一端連接到主架7、7的固定架33而另一端連接到傳動箱27外殼上。由引擎29及傳動箱27二者一體結合形成的動力單元以傳動箱27固定到後輪25的輪轂(未繪出),而引擎29則通過一安裝在主架7、7上的託架41、41的一懸吊連杆(來繪出)而懸吊在車架1上,使整個動力單元相對於後輪輪轂呈可擺動的關係。油箱51安裝在橫管9、9所形成的空間B內,其上方為座墊19,而空間A則可安放置物箱20。空間C或D則可適於安置電瓶(未繪出)。55則代表一空氣濾清器。
本實用新型的車架1的組成元件形成多個密閉空間,因此車架整體的抗扭剛性及橫向剛性皆得以提高。又車架1的頭管3,主管5,主架7、7,橫管9、9的連接管6,及側管4、4系由通常的管材經過彎曲加工、焊接而結合一起,故亦可減少已知常用的加固用板片材料,減少焊接板片的作業,且使車架總重得以下降,從而降低生產成本;且車架焊接精度得以提高。
權利要求一種摩託車車架,其特徵在於包括頭管;主管,其具有呈近似直立的第一段及呈近似水平的第二段,該第一段連接到頭管的下半部;U型的主架,其具有封閉端與二開放端,且以該封閉端連到主管的第二段,並使該二開放端朝後上方傾斜延伸;U型的橫管,其具有封閉端與二開放端,且該橫管的二開放端分別與主架的二開放端連結,使主架與橫管形成近似矩形的第一封閉空間;連接構件,其二端分別連接到靠近主架的二開放端處,將第一封閉空間分隔成第二及第三封閉空間;及二側管,各以其一端連接到主管的第一段的一側,而其另一端連接到主架,使得該二側管、該主管、及該主架形成第四及第五封閉空間,且構成三角形結構。
專利摘要一種二輪速克達(Scooter)摩託車車架,包括頭管,主管,主架,橫管及側管;主架及橫管形成矩形密閉空間,此空間由連接主架兩側的一連接管分隔成二部分;二側管分別自主管兩側延伸到主架,使側管、主架及主管形成另兩個密閉空間,且構成三角形結構;本實用新型的車架結構整體抗扭剛性及橫向剛性均優於已有車架,且因減少加固材料的使用,減輕了車架重量,並使生產成本降低。
文檔編號B62K11/02GK2284726SQ96241919
公開日1998年6月24日 申請日期1996年11月1日 優先權日1996年11月1日
發明者呂天福 申請人:三陽工業股份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