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可錯過的旅行電影清單(我想乘電影夢遊)
2023-09-11 05:08:28
Bonjour~《跟著電影去旅行》
第一站—巴黎咖啡館邂逅法國電影
總有一個電影情節讓我們魂牽夢繞不能忘懷,總有一個【城市】在我們心中早已是不朽之城。當你看電影的時候,你會變身香奈兒的【時尚】繆斯,漫步在夕陽西下的比弗利山莊,一邊驚詫於【文學】泰鬥曼妙的修辭,一邊卻被漢斯季默的【音樂】感動的一塌糊塗。
電影之中,你看到的是你可以實現的千萬種人生;而電影之外,你可以【跟著電影去旅行】,將自己活成電影中的樣子。
在夜雨下的巴黎,我們置身在花神咖啡館中,品嘗著薩特最愛的歐蕾咖啡,仿佛自己也成了《花神咖啡館的情人們》中的一員。原來曾經自認為《觸不可及》的法國文學,這一刻離我如此之近。突然一位少女坐在了我的旁邊遞上了一塊寫著自己名字的紙巾,Amelie。是的,《天使艾米麗》。
17世紀末,咖啡館一出現就成為法國人生活必不可少的部分,作家、詩人、藝術家將其作為自己的書房、工作室甚至另一個家。
法國巴黎卡普辛大街14號大咖啡館,更是歷史性的承載了世界上第一部電影的出現。
法國巴黎卡普辛大街14號大咖啡館——第一部電影誕生的地方
《跟著電影去旅行》第一站,就讓我們一起走入電影的誕生地之中,走入主角們曾經嬉笑怒罵過的咖啡館,咖啡的香氣混雜在巴黎溼潤的空氣中,不知道有沒有撩動你隨時想出發的心呢~
咖啡館與塞納河相對位置圖
花神咖啡館 CAFÉ DE FLORE
花神咖啡館以古羅馬女神Flore為名,始建於1885年,被譽為巴黎著名三大咖啡館之一,也是整個巴黎文學氣息最濃厚的咖啡館。
畢竟人送外號「薩特的辦公室」呢
2006年的傳記電影《花神咖啡館的情人們》實際取景正是這裡,導演伊蘭·迪朗·科昂以現實主義手法把控全片,講述了薩特和波伏娃匪夷所思的愛情故事。
請輸入標題 bcdef
【花神咖啡館的情人們】
Les amants du Flore (2006)
導演: Ilan Duran Cohen
編劇: Chantal Derudder / Stanislas Graziani
主演: Anna Mouglalis
請輸入標題 abcdefg
影片的重點並沒有放在兩位文學泰鬥思想的激烈碰撞上,而是以波伏娃的視角講述了一段傳奇愛戀,雙方對於愛情的嫉妒,甚至是瑣碎的爭吵貫穿了兩人的對手戲。
因為他們太愛對方的才華、靈魂以及對世界的看法,他們絕不能失去彼此,再沒有第二個人能如對方一樣了解自己。
店如其名,花神咖啡館周圍也是鮮花繚繞少女氣息滿滿,春夏的季節來到這裡,屋頂上盛開的鮮花絕對是你花神之旅最大的彩蛋。
這裡不僅記錄了薩特和波伏娃的愛情,還是「存在主義」和超現實主義的啟蒙地,那些感動天感動地的哲學思想跟椅子上的屁股印er一樣,都永遠的留在了這家咖啡館裡。
薩特與波伏娃曾說,「我們在花神咖啡館就像在家裡一樣」。巴黎的咖啡館不僅以其喧囂中的寧靜給予藝術家無限的靈感,甚至成為了他們的小型展覽廳與暫時的收容所。
此刻,仿佛時空只屬於花神咖啡館中的薩特與波伏娃
電影結尾處花神咖啡館的特寫,表達了導演對於法國文學的致敬和懷念。這份藝術的底蘊與情懷,烙印著特有的法式浪漫,他們的思想屬於全世界,但他們的愛情只屬於法國。
但爐子上永遠溫著的熱巧克力絕對是屬於我們大家的
你也許不能像薩特一樣拒絕諾貝爾文學獎,但你可以來花神咖啡館,感受花神文學獎的文學氣息,等待著屬於你的波伏娃。
膽大的也可以一試不攔著
雙叟咖啡館 LES DEUX MAGOTS
2011年《觸不可及》好像一夜之間復興了法國電影,影片由自傳《第二次呼吸》改編而成,講述了全身癱瘓的富翁菲利普和來自貧民窟的黑人小哥德瑞斯之間跨越階級、種族、身份的真摯友情。
請輸入標題 bcdef
【觸不可及 Intouchables】
(2011)
導演: 奧利維埃·納卡什 / 埃裡克·託萊達諾
編劇: 奧利維埃·納卡什 / 埃裡克·託萊達諾
主演: 弗朗索瓦·克魯塞 / 奧瑪·希 /
安娜·勒尼 / 奧德雷·弗勒羅 /
託馬·索利韋爾
請輸入標題 abcdefg
全球票房超過4.1億,一舉擊敗《鐵達尼號》成為法國本土票王
影片中一個精妙的轉折點發生在法國著名的雙叟咖啡館。導演奧利維·那卡什將自己細膩的電影手法在這場戲中發揮的淋漓盡致,燈光設計上十分考究,溫和的打光烘託出兩位主人公彼此溫暖孤獨的內心。
幾句詼諧經典的對白,勾勒出了白人富翁和黑人小哥的巨大的階級差距。但是兩人的距離沒有被拉大,而是通過這樣的談話,彼此理解,彼此欣賞。
在這個典型的法國夜晚,兩顆孤獨的心,被安放在了法國名流最愛的咖啡館——雙叟咖啡館中。
之所以把影片中打破階級壁壘的重要設計放在雙叟咖啡館這一地標性文化空間內的原因,在於利用咖啡館代表的小資格調與黑人小哥的格格不入產生意想不到的喜劇效果,同時諷刺了法國上流社會自以為是的古板優越感,體現了法國人對於文化的無限包容。
所以想喝一杯有年代的感的咖啡還得被暗中凝視唄
來雙叟咖啡館逛一圈,或者你也可以跟主人公一樣,通過吐槽熔巖蛋糕來跟巴黎小哥搭個訕也不是不可以的(圍笑)
已。看。餓。
雙風車咖啡館 LES DEUX MOULINS
《天使愛美麗》講述了經歷灰暗童年的艾米麗,沒有放棄對生活的熱愛,她在追求愛情的同時,發生了一系列讓人啼笑皆非的浪漫故事。
請輸入標題 bcdef
【天使愛美麗】
Le fabuleux destin d'Amélie Poulain
(2001)
導演: 讓-皮埃爾·熱內
編劇: 紀堯姆·洛朗 / 讓-皮埃爾·熱內
主演: 奧黛麗·塔圖 / 馬修·卡索維茨 /
呂菲斯 / 洛萊拉·克拉沃塔 / 塞爾日·梅蘭 /
請輸入標題 abcdefg
影片以3000萬美元的票房成為當時美國票房最高的法國影片,也成就了影片中的咖啡館。一夜之間,這間1912年建立,靠著紅磨坊的雙磨咖啡館,名字也與時俱進地換成了和影片一樣的雙風車咖啡館。
我就問問傳統呢創意呢骨氣呢
讓-皮埃爾·熱內選擇了飽和度極高的色彩處理影片,只有這樣的顏色才能表達自己心中對巴黎的熱愛,滿足所有影迷對這座浪漫之都的幻想,這裡成了眾多影迷的打卡聖地,即使你見不著塔圖女神還不能在她工作地方拍個照啊!
作為片中女主的工作場所,雙風車咖啡館成為當之無愧的空間主角。不同於雙叟與花神的文學氛圍,雙風車咖啡館滿溢著溫馨可愛的生活氣息,見證著每一日的煙火人生。這裡是天使的棲息地,也是城市的收容所,是每一個孤獨城市人的心靈樹洞。
店內設施跟影片中一樣,保持著50年代的風格,紅柱子、大理石吧檯還有男女混用的洗手間,甚至連咖啡的價格都一直保持著一塊錢一杯,電影火了也沒漲價!
如此良心,那收回之前吐槽沒骨氣的話嘻嘻
讓-皮埃爾·熱內將法國人的哲學觀在影片中無限放大,對咖啡與美酒的熱愛,象徵了法國人對美好生活的不斷追求,和對浪漫愛情的義無反顧。
導演用自己的才華繪製了一幅法國風情畫,《天使愛美麗》成為了眾多影迷的法語片經典。
如果胖友們真的要來雙風車咖啡館的話,答應我請別在店裡隨大流和電影海報合影好麼!你可以點一個焦糖布丁,學愛美麗一樣用勺子敲掉布丁的焦糖殼,實在不行你還可以躲在玻璃後面來一個暗中偷窺嘛~
幾部經典的影片帶我們置換了時空的概念,棲身於咖啡館中的我們,靜靜地品讀著法國電影獨有的魅力,角落裡瞥見了特呂弗與戈達爾為一個鏡頭吵得不可開交,恍惚間將你帶回現實的是侍者送來的法式甜點。
撰稿人:曾經一千王子
Hertz
螺絲阿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