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件去毛刺機的製作方法
2023-09-21 19:46:45 1
專利名稱:工件去毛刺機的製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屬於機械加工技術領域,尤其是涉及一種工件去毛刺機。
背景技術:
在現有的技術中,生產出的環形工件,由於車床的打磨加工,致使環形工件的外壁與內壁產生許多毛刺,一般都是由工人手工打磨或者購買專用的打磨設備進行打磨,這種設備一般成本都比較高,而且都是外壁和內壁分別進行打磨,需要兩段工序,既浪費了人力資源,也使工作效率降低了許多。
發明內容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種結構簡單、操作方便、成本低廉、打磨加工效率高的工件去毛刺機。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是工件去毛刺機,包括安裝在機架內的工件加工臺、安裝在機架兩側的內壁打磨系統和外壁打磨系統,所述工件加工臺與其下方水平放置的第一斜齒輪同軸相連,第一斜齒輪與垂直放置的第二斜齒輪相嚙合,第二斜齒輪通過履帶與下方的電機相傳動;所述內壁打磨系統包括打磨鑽和活動氣缸,活動氣缸安裝在機架的外側,活動氣缸中的活塞杆與打磨鑽的外壁 焊接在一起,打磨鑽的鑽頭朝向工件加工臺的中部;所述外壁打磨系統包括連有打磨輪的電機和活動氣缸、電機的前端軸固定在機架上,活動氣缸的活塞杆與電機的後端相接觸。本實用新型具有的優點和積極效果是由於採用上述技術方案,將待加工的工件放置在工件加工臺上,啟動活動氣缸,將打磨鑽的鑽頭貼在工件的內壁上,將與電機相連的打磨輪放置在工件外壁的位置上,然後接通電源,使兩臺電機和打磨鑽同時工作,完成對工件內壁和外壁的打磨加工。本實用新型具有結構簡單,操作方便,成本低廉、打磨加工效率聞等優點。
圖1是本實用新型的工件去毛刺機的結構示意圖圖中1、機架2、工件加工臺3、第一斜齒輪4、第二斜齒輪5、履帶6、電機7、打磨鑽8、活動氣缸9、鑽頭10、打磨輪
具體實施方式
如圖1所示,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為工件去毛刺機,包括安裝在機架I內的工件加工臺2、安裝在機架I兩側的內壁打磨系統和外壁打磨系統,所述工件加工臺2與其下方水平放置的第一斜齒輪3同軸相連,第一斜齒輪3與垂直放置的第二斜齒輪4相哨合,第二斜齒輪4通過履帶5與下方的電機6相傳動;所述內壁打磨系統包括打磨鑽7和活動氣缸8,活動氣缸8安裝在機架I的外側,活動氣缸8中的活塞杆與打磨鑽7的外壁焊接在一起,打磨鑽7的鑽頭9朝向工件加工臺2的中部;所述外壁打磨系統包括連有打磨輪10的電機6和活動氣缸8、電機6的前端軸固定在機架I上,活動氣缸8的活塞杆與電機6的後端相接觸。本實例的工作過程將待加工的工件放置在工件加工臺2上,啟動活動氣缸8,將打磨鑽7的鑽頭9貼在工件的內壁上,將與電機6相連的打磨輪10放置在工件外壁的位置上,然後接通電源,使兩臺電機6和打磨鑽7同時工作,完成對工件內壁和外壁的打磨加工。以上對本實用新型的一個實施例進行了詳細說明,但所述內容僅為本實用新型的較佳實施例,不能被認為用於限定本實用新型的實施範圍。凡依本實用新型申請範圍所作的均等變化與改進等,均應仍歸屬於本實用新型的專利涵蓋範圍之內。
權利要求1.工件去毛刺機,包括安裝在機架內的工件加工臺、安裝在機架兩側的內壁打磨系統和外壁打磨系統,其特徵在於所述工件加工臺與其下方水平放置的第一斜齒輪同軸相連,第一斜齒輪與垂直放置的第二斜齒輪相嚙合,第二斜齒輪通過履帶與下方的電機相傳動;所述內壁打磨系統包括打磨鑽和活動氣缸,活動氣缸安裝在機架的外側,活動氣缸中的活塞杆與打磨鑽的外壁焊接在一起,打磨鑽的鑽頭朝向工件加工臺的中部;所述外壁打磨系統包括連有打磨輪的電機和活動氣缸、電機的前端軸固定在機架上,活動氣缸的活塞杆與電機的後端相接觸。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提供工件去毛刺機,包括安裝在機架內的工件加工臺、安裝在機架兩側的內壁打磨系統和外壁打磨系統,所述工件加工臺與其下方水平放置的第一斜齒輪同軸相連,第一斜齒輪與垂直放置的第二斜齒輪相嚙合,第二斜齒輪通過履帶與下方的電機相傳動;所述內壁打磨系統包括打磨鑽和活動氣缸,活動氣缸安裝在機架的外側,活動氣缸中的活塞杆與打磨鑽的外壁焊接在一起,打磨鑽的鑽頭朝向工件加工臺的中部;所述外壁打磨系統包括連有打磨輪的電機和活動氣缸、電機的前端軸固定在機架上,活動氣缸的活塞杆與電機的後端相接觸。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具有結構簡單,操作方便,成本低廉、打磨加工效率高等優點。
文檔編號B24B9/00GK202894916SQ20122062924
公開日2013年4月24日 申請日期2012年11月23日 優先權日2012年11月23日
發明者魏德軍 申請人:德誠(天津)科技發展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