照明無眩光會車燈的製作方法
2023-09-21 20:04:05 2
專利名稱:照明無眩光會車燈的製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能夠解決現有車輛夜間會車眩光的車燈裝置,可增強路面照度,適合於汽車、摩託車、拖拉機一切陸地機動車輛。
現有車輛夜間會車時,採用開大燈滅小燈交替閃爍的辦法,雖然間斷地減弱了一些眩光,但雙方駕駛員仍有一方處於眩光之下。另外,近光或小燈仍有很大眩光。同時使路面照度減小二分之一以上,而且,雙方配合較難,嚴重影響夜間行車安全。
本實用新型是在現有車燈基礎上改進的,會車時不需交替開關大小燈或變光,不僅無眩光,而且路面光照度還有所提高。會車完成後即可恢復正常行車照明。
本實用新型是以如下形式完成的在現有車燈的基礎上加裝燈光變向器及控制機構和與其配套的電子控制器。夜間會車時,變向器落下,使燈光只射向路面和燈以下高度的前方空間,故使對方駕駛員無眩光感。會車完成後,變向器升起,恢復正常行車照明。要求集光碗為拋物面,燈泡燈絲位於其焦點上,變向器位於燈泡上方並與扇形齒輪相連。扇形齒輪與微型直流電機驅動的減速齒輪咬合。
作業系統是一個推拉開關控制下的特殊電子延時電路。本實用新型結構簡單,操作方便可靠。
以下將結合附圖對實用新型詳述。
圖1是本實用新型的一種具體結構的放大圖。
圖2是
圖1的側視圖。
圖3是本實用新型的光路分析圖。
圖4是本實用新型的電子控制器原理圖。
參圖,設繼電器(13)處於吸合狀態,常閉觸點(14)開路,變向器(1)位於升起位置,為正常行車照明,如會車,拉動推拉開關(10),瞬間電路失電,繼電器(13)釋放,常閉觸點(14)閉合,當推拉開關(10)到位時,電路重新得電,電機(6)逆時針方向起動,帶動減速齒輪(7)轉動並驅動扇形齒輪(4)以變向器軸(2)為圓心逆時針方向轉動。變向器隨之下降,撞上定位柱(3)後停止;電機(6)堵轉。此時,燈光路線如圖3,隨之由於電路延時作用,觸點(14)斷開,電機(6)失電。會車完成後,按推拉開關(10)重複以上過程,只是電機(6)反轉(順時針),變向器升起,恢復正常照明。
據體參數與要求變向器(1)可用0.8毫米鋁板壓成凸形;減速齒輪(7)為同軸的大、小兩個齒輪,直徑分別為20毫米和5毫米。扇形齒輪(4)半徑15毫米,可調電阻(12)為2000歐;單結管分壓比為0.5,其第一、第二基極偏置電阻分別為1000和200歐。
穩壓管為5伏,繼電器(13)的線圈吸合電壓9伏,吸合電流小於20毫安;電容為100微法;整流二極體額定電流大於0.5安。三極體、整流二極體、單結管耐壓均大於20伏。電機(6)為袖珍12伏直流電機。(11)接12伏電源。
變向器及驅動機構,電機應裝在燈泡座上;電子控制器安在一塊板上。
調限位柱應使變向器(1)的前沿最低處低於燈泡的燈絲,且前沿與燈絲的連線應與水平面成1-1.5度的角為宜。
如做成真空燈可將變向器、驅動機構、電機密封於燈內即可。
權利要求1.一個由外殼、拋物面集光碗(9)、燈泡(8)或燈絲組成的車燈裝置,其特徵是在燈泡或燈絲的上方安裝凸形變向器(1),變向器(1)的另一端與固定軸(2)動配合且與扇形齒輪(4)連成一體。
2.按權利要求1規定的車燈裝置,其特徵是扇形齒輪(4)與減速齒輪(7)的小直徑齒輪咬合,減速齒輪(7)的大直徑齒輪與電機(6)的齒輪相咬合。
3.按權利要求1規定的車燈裝置,其特徵是燈泡燈絲應位於集光碗焦點上。
4.按權利要求1規定的車燈裝置,其特徵是在與變向器(1)相連的扇形齒輪(4)中,安裝限位柱(3)。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公開了一種能夠防止夜間會車眩光的車燈裝置。適用於汽車、拖拉機、摩託車等陸地交通車輛。它主要由拋物面集光碗、燈泡或燈絲、變向器、驅動機構、電子控制器等組成。該裝置,夜行車照明與普通車燈無異,會車時雙方不產生眩光。同時地面照明度還有所增強。從而減少了夜間行車會燈時事故的發生。
文檔編號B60Q1/14GK2041643SQ8821956
公開日1989年7月26日 申請日期1988年4月22日 優先權日1988年4月22日
發明者董玉章 申請人:董玉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