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結構板切割機收塵罩的製作方法
2023-09-21 08:08:15 1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結構板切割機收塵罩。
背景技術:
目前切割機配置的相應的切割機除塵罩除塵效果比較差,收塵率為40%,原因是結構板或SIP複合板切割產生的粉末較多,比重較大,設備自帶的回收裝置氣流量較小,回收粉末不完全,造成大量殘餘粉末通過縫隙中排除後漂浮在周圍空氣中,嚴重影響工人的作業環境,危害工人的身體健康,為了改善作業環境,可通過加大收塵罩功率,此種方式費用較大,設備運轉成本較高。
技術實現要素: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為了解決現有技術中的不足,提供一種結構簡單,費用較低,收塵率高,性價比較高的結構板切割機收塵罩。
技術方案:本實用新型所述的一種結構板切割機收塵罩,包括收塵罩體,收塵罩體為下端開口的內部空腔結構,收塵罩體的頂端連接有第一吸力管道,收塵罩體的兩側分別連接有第二吸力管道和第三吸力管道,第一吸力管道、第二吸力管道和第三吸力管道與收塵罩體均相連通,收塵罩體的內部設有鋸片,收塵罩體的左側連接有氣管,氣管上設有卡子,卡子固定於收塵罩體的外部上端,氣管的底端連接有噴嘴,氣管的下端設有固定擋片,固定擋片固定於收塵罩體的內部下端,收塵罩體的底部四周設有防塵簾。
進一步的,氣管上套有彈簧,彈簧的底部固定於固定擋片上,彈簧的頂端設有彈簧固定卡子。
進一步的,防塵簾的上端設有防塵簾連接部,防塵簾連接部和收塵罩體通過固定螺釘相連接。
進一步的,防塵簾的底端設有防塵簾緩衝部,防塵簾緩衝部為鋸齒結構。
進一步的,防塵簾為透明結構。
本實用新型與現有技術相比具有以下優點:根據鋸片轉動方向,粉末在鋸片下面切割縫處向左邊噴射,噴嘴對準切割縫向相反方向噴射氣流,大量粉末被反吹進結構板與平臺間隙中,少量粉末聚集在收塵罩體內,通過第一吸力管道、第二吸力管道和第三吸力管道被回收,結構簡單,費用較低,性價比較高,收塵率為80%以上,極大改善了工人作業環境,維護了工人職業健康安全;氣管可以通過卡子進行調節固定,從而改變噴嘴的高度,用來滿足不同厚度的結構板切割要求,適用範圍更廣;氣管上套有彈簧,彈簧的底部固定於固定擋片上,彈簧的頂端設有彈簧固定卡子,彈簧可改變長度,從而控制噴嘴上方氣管的出氣量;收塵罩體的底部四周設有防塵簾,有效將粉末控制於收塵罩體內,減少粉末外溢;防塵簾的底端設有防塵簾緩衝部,防塵簾緩衝部為鋸齒結構,減少防塵簾緩衝部反覆彎折造成的損壞;防塵簾為透明結構,方便對內部進行觀察。
附圖說明
圖1為本實用新型的結構示意圖。
圖中標號:1-收塵罩體、2-防塵簾、3-第一吸力管道、4-第二吸力管道、5-第三吸力管道、6-防塵簾連接部、7-固定螺釘、8-氣管、9-噴嘴、10-卡子、11-彈簧、12-固定擋片、13-彈簧固定卡子、14-防塵簾緩衝部、15-鋸片。
具體實施方式
為了加深本實用新型的理解,下面我們將結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詳述,該實施例僅用於解釋本實用新型,並不構成對本實用新型保護範圍的限定。
如圖1示出了本實用新型一種結構板切割機收塵罩的實施方式,包括收塵罩體1,收塵罩體1為下端開口的內部空腔結構,收塵罩體1的頂端連接有第一吸力管道3,收塵罩體1的兩側分別連接有第二吸力管道4和第三吸力管道5,第一吸力管道3、第二吸力管道4和第三吸力管道5與收塵罩體1均相連通,收塵罩體1的內部設有鋸片15,收塵罩體1的左側連接有氣管8,氣管8上設有卡子10,卡子10固定於收塵罩體1的外部上端,氣管8的底端連接有噴嘴9,氣管8的下端設有固定擋片12,固定擋片12固定於收塵罩體1的內部下端,收塵罩體1的底部四周設有防塵簾2,氣管8上套有彈簧11,彈簧11的底部固定於固定擋片12上,彈簧11的頂端設有彈簧固定卡子13,防塵簾2的上端設有防塵簾連接部6,防塵簾連接部6和收塵罩體1通過固定螺釘7相連接,防塵簾2的底端設有防塵簾緩衝部14,防塵簾緩衝部14為鋸齒結構,防塵簾2為透明結構。
本實用新型中根據鋸片15轉動方向,粉末在鋸片15下面切割縫處向左邊噴射,噴嘴9對準切割縫向相反方向噴射氣流,大量粉末被反吹進結構板與平臺間隙中,少量粉末聚集在收塵罩體1內,通過第一吸力管道3、第二吸力管道4和第三吸力管道5被回收,結構簡單,費用較低,性價比較高,收塵率為80%以上,極大改善了工人作業環境,維護了工人職業健康安全;氣管8可以通過卡子10進行調節固定,從而改變噴嘴9的高度,用來滿足不同厚度的結構板切割要求,適用範圍更廣;氣管8上套有彈簧11,彈簧11的底部固定於固定擋片12上,彈簧11的頂端設有彈簧固定卡子13,彈簧11可改變長度,從而控制噴嘴9上方氣管8的出氣量;收塵罩體1的底部四周設有防塵簾2,有效將粉末控制於收塵罩體1內,減少粉末外溢;防塵簾2的底端設有防塵簾緩衝部14,防塵簾緩衝部14為鋸齒結構,減少防塵簾緩衝部14反覆彎折造成的損壞;防塵簾2為透明結構,方便對內部進行觀察。
上述具體實施方式,僅為說明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構思和結構特徵,目的在於讓熟悉此項技術的相關人士能夠據以實施,但以上內容並不限制本實用新型的保護範圍,凡是依據本實用新型的精神實質所作的任何等效變化或修飾,均應落入本實用新型的保護範圍之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