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用於山區受汙染水體入湖口的可旋轉式生態浮床的製作方法
2023-09-21 10:24:25 1
專利名稱:一種用於山區受汙染水體入湖口的可旋轉式生態浮床的製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對受汙染水體進行淨化的生態浮床,具體地說,本實用新型 是一種用於山區受汙染水體入湖口的可旋轉式生態浮床。
背景技術:
水體受到汙染後,一般採用栽種有植物的生態浮床對水中的富營養成分進行吸 收,以淨化水體。現有的生態浮床一般用在平原的水體基本不流動的靜態水中,它包括用於 栽種植物的浮床體,浮床體漂浮在水面上,浮床體不會轉動。這種生態浮床如果用於山區水 體,則不適於。下面說明其原因。我們知道,山區河床落差較大,在入湖口處的流水通道中流入湖泊中的水有一定 的流速,如果浮床體不轉動,生態浮床會對水產生較大的阻力,甚至堵塞流水通道。因此,現 有的生態浮床不能用於山區受汙染水體入湖口。
實用新型內容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種對水流的阻力較小、用於山區受汙染水體入湖口的 可旋轉式生態浮床。本用於山區受汙染水體入湖口的可旋轉式生態浮床,它包括漂浮在水面上的第一 浮床體、垂直固定在入湖口處水中的第一立柱,所述第一浮床體在第一立柱軸向方向上與 第一立柱成滑動連接,在第一立柱周向上與第一立柱成轉動連接。本生態浮床,由於第一浮床體與第一立柱成轉動連接,所以,在水流的作用下,第 一浮床體會繞第一立柱轉動,故不會對流入湖泊內的水產生堵塞。另外,山區湖泊中的水在 汛期一般用來發電或洩洪,在枯水季節一般進行蓄水,因而湖泊中的水位變化較大。為了適 應水位上漲或下降,第一浮床體需要在第一立柱軸向方向上與第一立柱成滑動連接,以使 得第一浮床體能夠上下浮動。為了使得第一浮床體在水流的作用下轉動順暢,第一浮床體一般設置入湖口處流 水通道中線的一側。這樣就導致該生態浮床對流水通道中線一側的水的淨化作用明顯,而 對流水通道中線另一側水的淨化效果不好。為此作為改進,上述的用於山區受汙染水體入 湖口的可旋轉式生態浮床,還包括漂浮在水面上的第二浮床體、垂直固定在入湖口處水中 的第二立柱,所述第二浮床體在第二立柱軸向方向上與第二立柱成滑動連接,在第二立柱 周向上與第二立柱成轉動連接;第一立柱、第二立柱相對設置在入湖口處流水通道中線的 兩側。上述的用於山區受汙染水體入湖口的可旋轉式生態浮床,第一浮床體呈圓形或正多 邊形,第一立柱通過第一浮床體的中心。最好第一浮床體由兩個以上的相互連接的分浮床 體組合而成。上述的用於山區受汙染水體入湖口的可旋轉式生態浮床,第二浮床體呈圓形或正 多邊形,第二立柱通過第二浮床體的中心。最好第二浮床體由兩個以上的相互連接的分浮 床體組合而成。[0009]上述的用於山區受汙染水體入湖口的可旋轉式生態浮床,所述第一浮床體與第一 立柱的連接結構是在第一立柱上套裝有可上下滑動的第一滑套,第一浮床體上固定有第 二滑套,第一滑套穿過第二滑套。第一滑套與第二滑套套接的結構,可以增大第一浮床體相 對於第一立柱的上下浮動長度。為了不使得第一立柱露出第一浮床體,第二滑套的上端與 第一浮床體上表面平齊。
圖1是可旋轉式生態浮床在用於山區受汙染水體入湖口的示意圖(高水位);圖2是可旋轉式生態浮床在用於山區受汙染水體入湖口的示意圖(低水位);圖3是第一浮床體、第一滑套、第二滑套、第一立柱連接關係示意圖。圖4的第一浮床體、第二滑套的連接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參見圖1、2所示用於山區受汙染水體入湖口的可旋轉式生態浮床,它包括漂浮在 水面上的栽種有植物9的第一浮床體1、第二浮床體11、垂直固定在入湖口處水中流水通道 5的中線6左、右側的第一立柱2、第二立柱12。第一浮床體1、第一立柱2的連接結構與第 二浮床體11、第二立柱12的連接結構相同。下面僅描述第一浮床體1、第一立柱2的連接 結構。參見圖4,第一浮床體1呈圓形,由六個沿徑向等分的、以連杆7相互連接的分浮床 體3組成。第一浮床體1的圓心處固定有第二滑套4,第二滑套的上端與第一浮床體上表面 平齊;六個沿徑向等分的分浮床體3均與第二滑套4固定連接。參見圖3,第一滑套8可上下滑動的套裝在第一立柱2上,第一滑套穿過第二滑套。 第一滑套8與第一立柱2之間、第一滑套8與第二滑套4之間在第一立柱軸向方向上均成 滑動連接,在第一立柱周向上均成轉動連接。
權利要求一種用於山區受汙染水體入湖口的可旋轉式生態浮床,它包括漂浮在水面上的第一浮床體,其特徵是它還包括垂直固定在入湖口處水中的第一立柱,所述第一浮床體在第一立柱軸向方向上與第一立柱成滑動連接,在第一立柱周向上與第一立柱成轉動連接。
2.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用於山區受汙染水體入湖口的可旋轉式生態浮床,其特徵是 它還包括漂浮在水面上的第二浮床體、垂直固定在入湖口處水中的第二立柱,所述第二浮 床體在第二立柱軸向方向上與第二立柱成滑動連接,在第二立柱周向上與第二立柱成轉動 連接;第一立柱、第二立柱相對設置在入湖口處流水通道中線的兩側。
3.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用於山區受汙染水體入湖口的可旋轉式生態浮床,其特徵是 第一浮床體呈圓形或正多邊形,第一立柱通過第一浮床體的中心。
4.如權利要求3所述的用於山區受汙染水體入湖口的可旋轉式生態浮床,其特徵是 第一浮床體由兩個以上的相互連接的分浮床體組合而成。
5.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用於山區受汙染水體入湖口的可旋轉式生態浮床,其特徵是 所述第一浮床體與第一立柱的連接結構是在第一立柱上套裝有可上下滑動的第一滑套, 第一浮床體上固定有第二滑套,第一滑套穿過第二滑套。
6.如權利要求5所述的用於山區受汙染水體入湖口的可旋轉式生態浮床,其特徵是 第二滑套的上端與第一浮床體上表面平齊。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提供一種對水流的阻力較小、用於山區受汙染水體入湖口的可旋轉式生態浮床。它包括漂浮在水面上的第一浮床體、垂直固定在入湖口處水中的第一立柱,所述第一浮床體在第一立柱軸向方向上與第一立柱成滑動連接,在第一立柱周向上與第一立柱成轉動連接。
文檔編號C02F3/32GK201713384SQ20092028428
公開日2011年1月19日 申請日期2009年12月4日 優先權日2009年12月4日
發明者何堅, 周亮, 張繼彪, 王保忠, 王壽兵, 羅興章, 鄭正 申請人:復旦大學;南京宿根花卉植物園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