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四季網

平凡的世界讀後感1500字

2023-09-22 00:25:50

  《平凡的世界》中有奇蹟,孫少安的磚場起死回生,可是在他以為日子要發生改變時,他心愛的妻子去世了,平凡的世界裡這次沒有出現起死回生的奇蹟!同樣,孫少平的命運,遠不是我能遇料的,滿腹才華,執著的愛戀,順著美好的想法下去,我當然認為,他會成為曉霞的丈夫,有著無限前途,但這終究只是一個平凡的世界啊,他的愛人死了,而他選擇留在煤礦,繼續從事危險的工作!讀過這裡,心都涼了,我們是大學生,儘管我們沒有關進封閉的象牙塔,可是對未來的構想裡總是一路平坦!

  平凡的世界讀後感1500字

  我想每個人看這部小說都有不同的感受,或許也能夠從不同的人物形象、事件經歷上找到自己的影子,並引起強烈的共鳴。看了這部小說後自己感覺五味陳雜,久久不能夠平靜,若寫讀後感竟然不知道從何下筆。我想今天不妨先從苦難這個角度,寫一點自己的膚淺理解吧。

  我最大感受是,跟書中描寫的那些人物比起來,我們現在的生活太幸福了,但是正是這樣的四平八穩波瀾不驚,或許也就註定了長久的平庸,往往並不見得是不成功,我覺得這種平庸可能更多的是精神上、思想上的止步不前。的確現在中國存在這樣那樣的問題,房價高,失業正在日益嚴重,生活成本高,整個國人,尤其是我們這些初入社會的80後,都籠罩在一種迷茫、焦慮的情緒中。但是我想說的是,或許正是過去曾經還算相對順利的生活境遇,讓我們真正缺乏一種抓地感,更別提像吳秀波那樣的成熟男人的滄桑感,所以才會迷茫。吉姆柯林斯說得沒錯,優秀是卓越的大敵。大家習慣了優秀,因而總是表現得中規中矩按部就班,最後的結果卻是變得平庸,多麼諷刺。想起了以前先生總愛拿和君的一個學生舉例,一個北大光華的學生,毅然決然的放棄了大家趨之若鶩的所謂諮詢、投行的光鮮生活,而選擇去當了兩年兵,去體驗了這種跟戰友一起扛槍、接收魔鬼訓練的接地氣過程。我由衷佩服這哥們兒身上的硬氣,純爺們兒,換做是我,是不可能做如此的選擇。看看書中的少安、少平,他們從小都是成長在極其貧困的家庭,但是這樣的貧窮卻磨練出來了兄弟兩人身上堅韌不拔的意志、寬厚樸實的性情、對於自身理想的不屑追求。我想少平的原型很可能就是作者本身,如果沒有那樣的一種精神煎熬和苦難,是很難能夠把少平這個角色刻畫得如此的惟妙惟肖。兄弟兩人的不同在於,少安的理想是努力讓家人過上富足、幸福的生活,而少平的理想則是更希望去尋求一種自己生命的精神價值,他希望到一個更加廣闊的天空,哪怕去承受更多的苦難,也要去成就一種更加大氣的人生。人脆弱得就像一棵蘆葦,但是卻是會思想的蘆葦,有靈魂的蘆葦。

  我被少平所深深感動了,自己也從他身上多少看到了一些自己的影子。自己一路走來或許在眾多外人眼中也算是順風順水,但是實際上也曾一度經歷過少平這種精神上的,不能夠為別人所理解的痛苦。不會有人真正理解會理解自己高考考砸後的長期的自暴自棄,不會理解自己在考研時一度質疑考研乃至生命的意義而極度痛苦中斷複習,因為曾經把這次考試當成是自我的一次救贖和涅盤,別人不會理解為什麼當我遇到了姜老師時的那種近乎狂熱的虔誠,不會理解我當時力排眾議執意去讀博,以及後來的放棄。這一切,就像眾人完全不理解少平放棄跟他哥一起創業,卻偏要選擇遠走他鄉,哪怕是從事著最底層的體力勞動,也要去實現那個埋藏在他心中可能甚至連他自己說不清道不明的理想。當曉霞看到這樣的一個充滿骨感和硬氣的男人時,怎麼能不為他的這種氣質所深深打動?

  一路走來後自己再回望過去的足跡,覺得對這一切都充滿了感激,因為正是這樣的一種痛苦的探索歷程讓自己變得更加堅定,也讓自己遠離了很多朋友的那種小富即安的心理狀態。我現在真的是深切感覺到了,強大的機構力量給微觀的個體打下的烙印。當很多朋友已經屈服於體制內的等級森嚴,停止了自己思想和心智的成長,逐漸被社會磨滅掉了曾經校園時的激昂理想或者精神層面的追求時,我才覺得自己剛剛邁出了第一步,不光是希望到一個更廣闊的天地中去施展拳腳,還有希望更加深入的介入這個世界,希望能夠增加生命的厚度。當然,自己還需要長時間的積累沉澱。

  或許正是書中描寫得很多不幸的場景,打動著讀者的心,記得曾經有人這樣評論過悲劇的意義:喜劇是好人得到了好的結局,而悲劇卻遠非是壞人得到了好結局或者好人得到了壞結局,而是跟你類似的人因為命運的弄人卻不得不承受悲劇性的結局,而恰恰是這樣的無力感,才會產生深深共鳴。《平凡的世界》中描述著太多的不幸,潤葉,向前,郝紅梅,少平等等,他們至少在某個階段都經歷過巨大的不幸。但是我想正是這些苦難,讓讀者能夠真實的感受到這些任務的內心情感,發人深省。曾有人說過,沒有在深夜痛哭過的人不足以談人生。確是這樣的,只有經過這種苦難的洗禮,一個人才能夠真正的去感受到自己的靈魂的力量,去關注自己生命的質量和價值,才能夠得到這難得的覺醒的契機去認識到生命的另外一番風景,才能更加真實的、平靜的面對自己,也才能在這樣的淬鍊後,得到一種「行至水窮處,坐看雲起時」的胸懷和氣度。過去的朋友都覺得自己很悲觀甚至是消極,但是後來大家卻覺得我自己變得樂觀了,甚至在遭受了較大的挫折時也覺得我很樂觀和勇敢。我想,我也應該感謝過去自己所遭受的一切挫折,讓自己變得更加堅強。

  當然,也正是因為書中的這些不幸的場景,愈發能夠讓讀者能夠體會到最真實的情感,放佛這些文字也是帶著體溫的。潤葉對少安的一往情深,潤生對郝紅梅的慷慨仗義,等等,這些人物形象躍然紙上,情到深處也每每撩動心弦。社會在加速運轉,社會分工逐漸變細,大家都在強調著人脈價值,時間成本,但是卻往往忽略了親情、愛情,甚至是友情,因為友情往往成為了大家交互利用價值的外衣。而且,社會的主流也要求男人應該擯棄感性帶來的煩惱。但是當讀到這樣的一本書時,卻能夠分明的感受到每一個人物形象豐富的內心世界,並且為他們的細膩情感所深深感染。實際上這個世界是一個唯心的世界,我也深深相信,上天會眷顧那些勇敢的、堅定地、多情的人。

同类文章

精彩極了和糟糕透了讀後感

  【範例1】  在一個美好的下午,我閒著沒事就看了一本書,書名是《「精彩極了」和「糟糕透了」》,我很奇怪:為什麼要用這樣的兩句話作為文章的題目呢?  我靜下心來慢慢的欣賞著這篇文章,原來作者在七八歲的時候就寫了第一首詩,我很吃驚,這不可能吧!一個只有七八歲的小孩子就會寫這樣好的詩?真的很難

兩隻螞蟻讀後感400字(優秀)

  【範例1】  今天,我在語文課本上讀了一篇文章——《兩隻螞蟻》。主要寫的是兩隻螞蟻要去完成一項任務,但是有一塊大石頭擋住了它們的去路。一隻螞蟻毫不猶豫地往上爬,一次,兩次,三次........累得氣喘籲籲,最後,他終於爬了過去。另一隻螞蟻試了一次,兩次,爬不上去,便繞道而行,也完成了任務

《落花生》讀後感500字

  【範例1】  今天,我讀了《落花生》後,受到了很大的教育。這篇文章是通過一家人收花生時議論花生的好處,並以花生的可貴之處——藏而不露,向人們闡明一個道理:人要做有用的人,不要做只講體面,而對別人沒有好處的人。  的確,一個人如果處處想著自己,而不顧別人的利益,那麼他就不會受到大家的尊敬。

名著《茶花女》讀後感500字

  【範例1】  自古以來愛情是一個永恆的文學主題,每一個人都盼望領有一份純潔的愛情,可是在殘暴的道德觀點和虛假的殘害之下,那一段高貴純潔的愛情卻幻滅了,那段愛情就是出自《茶花女》這本書中。書中講述的是,一個漂亮仁慈的煙花女子,瑪格麗特與誕生名門的男子阿芒彼此相愛,可終極卻陰陽永隔,天各一方

輸贏讀後感(精選)

  【範例1】  《輸贏》這本書帶給我的不僅是文學上的享受,更多的是對即將參加工作的我心靈的啟迪和知識的學習積累,與其去評價其文學價值,倒不如去研究它的實用價值,特別是對我這個即將在銷售領域裡摸爬滾打的在校學生。  在內憂外患的環境下,主人公周銳臨危不懼,選擇了忍辱負重,接受重任。成為了低靡

小學生綠野仙蹤讀後感300字

  【範例1】  初次翻開這本帶著油墨香氣的的書時,就被一個稀奇古怪的小題目所吸引住了。「空中旅行」。咦?空中怎麼會旅行呢?作者該不會腦子壞掉了吧?空中「旅行」這簡直是天方夜譚。就是這一個疑惑,使我走進了《綠野仙蹤》······  《綠野仙蹤》這本書是由美國作家萊曼·弗蘭克·鮑母撰寫的。這本

課文《烏塔》讀後感400字

  【範例1】  烏塔,你真勇敢,你都敢自己去遊歐洲。烏塔,你真細心,,旅遊前都準備了三年,在家裡都設計好了旅行路線,還閱讀了與這些國家有關的書籍。烏塔,你真懂事,為了掙旅費,每個周末去幫餐館或超級市場分發廣告單,假期還到別人家裡陪小孩玩,但你也不問爸爸媽媽要一分錢,到一個地方就給家裡打個電

關於稻草人讀後感400字【精編】

  【範例1】  今天,我和媽媽一起讀了葉聖陶爺爺的《稻草人》,我很喜歡這個故事。  我知道了稻草人的骨架是用竹子做的,肌肉是用黃稻草做的,帽子是用荷葉做的。他站在田裡,用來趕走那些飛來的小雀。  一天晚上,稻草人遇見了三件讓人傷心的事。第一件事是:一位眼睛模糊的老太太八九年前死了丈夫,她只

愛的藝術讀後感【經典】

  篇一:  讀完了弗洛姆的《愛的藝術》,很好的一本薄薄的書。  人的孤獨感是無法迴避的事情,克服的辦法一是創造,主動去改造自然,實現自我和外部世界直接的聯通;另一個就是愛,分享自己的生命力,實現自我和人群之間的聯通。無論是創造還是愛,都是主動性的行為;所以弗洛姆提倡「創造性的人格」。  通

為中華之崛起而讀書讀後感

  【第1篇】  周恩來從小就熱愛學習,所以他的成績在班裡一直名列前茅。有一天,校長問他們:「你們為什麼而讀書?」有的說為父母而讀書,有的說為做官而讀書,有的說為掙錢而讀書,有的說為明理而讀書。輪到周恩來時,他大聲的說為中華之崛起而讀書,校長聽後大為滿意,後來實踐證明,這是他長期以來樹立的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