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芩素的醫藥新用途的製作方法
2023-09-21 19:23:15 1
專利名稱:黃芩素的醫藥新用途的製作方法
黃芩素的醫藥新用途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醫藥技術領域,更具體地說是涉及黃芩素的醫藥新用途。背景技術:
脫髓鞘(demyelination)是指一類以髓鞘喪失或變薄的疾病。髓鞘為神經電信號 傳導在Rarwier結之間提供了高阻抗、低電容的絕緣環境,動作電位就產生於此處。神經衝 動的傳導在相鄰Rarwier結跳躍進行,而非連續性進行,這樣的傳導方式使神經衝動以較 小的能量代價和較高的安全係數進行傳導。因此,脫髓鞘可造成明顯的傳導異常,脫髓鞘後 還會造成異常電活動產生。這種異常主要包括兩大類(1)陰性體徵如無力、感覺衰退或喪失和肌腱反射減 低,多為傳導速度減慢和傳導阻滯所致;(2)陽性體徵如感覺異常或強直性屈曲痙攣,多 為異常電活動所致。脫髓鞘病主要分為髓鞘形成障礙型和髓鞘破壞型兩種,前者由遺傳代 謝障礙因素所致,如腦白質營養不良等。後者又可分為兩型一種為繼發性,即繼發於全身 性疾病,如CO中毒、電解質紊亂、腦血管病等已知因素;另一種為原發或特發性炎性脫髓鞘 病,原因與免疫相關,但病因尚未完全明確,如多發性硬化、視神經脊髓炎、同心圓硬化、急 性播散性腦脊髓炎等。目前在脫髓鞘性疾病的治療中還沒有特效的治療方法。常用的治療方法有腎上腺 皮質激素、血漿置換、免疫球蛋白和免疫抑制劑等,另一些新的治療方法也在研究之中,如 幹細胞移植等。我們的研究發現在動物脫髓鞘模型,黃芩素能誘導的M2型小膠質細胞,能 促進髓鞘的修復,對脫髓鞘病情進展起到了很好緩解作用。黃芩素是從唇形科黃芩屬植物 的乾燥根中提取得到的單一藥效成分。黃芩素是黃酮類化合物,藥理學研究表明它具有抗感染、抗氧化、抗腫瘤等作用。 臨床上已用於小兒急性呼吸道感染、慢性氣管炎及急性菌痢等的治療。本發明公開前沒有 發現黃芩素具有間接誘導小膠質細胞形成M2型小膠質細胞,進而促進髓鞘的修復,從而緩 解脫髓鞘性疾病的病情進展的作用。中國神經免疫學和神經病學雜誌2006年第13卷第6 期宋春傑的《黃芩甙治療實驗性自身免疫性腦脊髓炎的實驗研究》一文中提到黃芩苷對減 輕髓鞘脫失有一定作用。該文所述的黃芩甙在結構上有別於黃芩素,黃芩甙是以黃芩素的 黃酮或二氫黃酮為母核,在母核相關部位加有數個糖分子的化合物(分子式C21H18O11,相對 分子質量446. 35);其次,按小鼠平均臨床評分指標,黃芩甙治療後高峰期(即10-25天)的 平均臨床評分仍在1分以上。本發明發現對小鼠建模後給予黃芩素,小鼠平均臨床評分達 到1分或1分以下,而且具有明顯的劑量-效應依賴關係;本發明在評判治療實驗性自身免 疫性腦脊髓炎的效果和機理解釋所用分析指標齊全,數據豐富,顯示出在治療自身免疫性 腦脊髓炎的模型動物中黃芩素有顯著優於黃芩甙的治療效果。黃芩素(baicalein, BA)的分子式C15H10O5,相對分子質量270. 24,熔點 264°C-265°C,旋光度為-14° (水)和-139° (吡啶)。黃芩素的結構特徵是指含有黃酮 母核或二氫黃酮母核的一類化合物,它不含糖。黃芩素的結構式為
權利要求
1.黃芩素的醫藥新用途,其特徵在於黃芩素在製備治療脫髓鞘性疾病藥物中的應用。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黃芩素的醫藥新用途,其特徵在於所述黃芩素包括黃芩素、 黃芩素的結構類似物;所述黃芩素的結構類似物是指含有黃酮母核或二氫黃酮母核的一類化合物。
3.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黃芩素的醫藥新用途,其特徵在於所述含有黃酮母核或二 氫黃酮母核的一類化合物是指漢黃芩素、千層紙素、滇黃芩新素、白楊素、柳穿魚素中的一 種或幾種。
4.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黃芩素的醫藥新用途,其特徵在於所述黃芩素、黃芩素的結 構類似物包括含有這些成分的製劑。
5.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黃芩素的醫藥新用途,其特徵在於所述脫髓鞘性疾病包括 多發性硬化症、視神經脊髓炎、同心圓性硬化、急性播散性腦脊髓炎、Guillian-Barre綜合 徵、急性壞死出血性白質腦炎、瀰漫性硬化、異染性腦白質營養不良、球樣細胞腦白質營養 不良、中樞神經系統海綿狀變性、腎上腺腦白質營養不良、佩-梅病、亞歷山大病、放射損傷 性白質腦病、缺氧性白質腦病、腦室周圍白質軟化病、動脈硬化性皮質下腦病、進行性多灶 性白質腦病和腦橋中央髓鞘溶解症。
6.黃芩素的結構類似物在製備治療脫髓鞘性疾病藥物中的應用。
全文摘要
本發明公開了黃芩素的醫藥新用途,即黃芩素在製備治療中樞神經系統脫髓鞘性疾病藥物中的應用。在小鼠實驗性變態反應性腦脊髓膜炎模型上,黃芩素顯示了很好的治療作用。其治療作用是通過抑制中樞神經系統內小膠質細胞12/15脂肪氧合酶,調節一群具有神經保護作用的分子如FIZZ1、MRC1及Arg1在mRNA水平上的表達情況,從而在中樞神經系統內誘導高水平的M2型小膠質細胞。M2型小膠質細胞具有CNS內分泌神經營養因子的作用,可促進髓鞘的修復,從而緩解病情的進展。
文檔編號A61P25/00GK102106849SQ20091020092
公開日2011年6月29日 申請日期2009年12月25日 優先權日2009年12月25日
發明者張雁雲, 徐經緯, 肖意傳 申請人:上海交通大學醫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