帶有映日荷花別樣紅的詩(映日荷花別樣紅)
2023-09-22 00:53:14 2
近日,因為與詩友一起對其創作的詩進行琢磨,引發了對「桃花映日彩雲飄」中映日的討論,也即我上一篇文章裡的琢磨問題,這裡不多講。主要是當時有另外詩友提出,「桃花映日」是沒有問題的,並舉例宋代楊萬裡的名句「接天蓮葉無窮碧,映日荷花別樣紅。」
因為,詩友提出「映日荷花」與「荷花映日」在表達上沒什麼不同的,都可以。所以他的」桃花映日「也無問題。
「映日荷花」與「荷花映日」看似所用的字詞與所寫東西都沒有變化,只是次序調轉而已。但是,這個次序就決定了這一句要表達的重點。「映日荷花別樣紅」這句可以翻譯為:在陽光下的荷花分外鮮豔。如果調整為「荷花映日別樣紅」,意思就變為:荷花曬著陽光分外紅,或者荷花被陽光照耀著分外紅。感覺到區別沒有?句子表達的重點變了,」曬著陽光「或」被陽光照耀著「成了句子的重點。變成了作者在強調」映日「荷花才紅。
作者的本意不是說在曬陽光,而是在陽光下的荷花,荷花才是他的重點,映日只是輔助。所以,詩詞裡邊一些文字的次序有講究的。次序不同,關注點或者說鏡頭的重點就不同。有朋友說,先說映日是因為格律平仄問題,但這不是關鍵,關鍵是作者表達的重點不是在映日本身,所以他把映日放前面。
我們在創作詩詞的時候也需要注意這些細節。一定要針對我們要表達的重點去鋪陳文字,文字先後次序也要注意。次序不同,側重點也不同。
詩友又提出」桃花映日彩雲飄「和」映日荷花別樣紅「這句是不一樣的。前句是說桃花和彩雲兩種景物的狀態,只是並列並無邏輯關係;而後一句則刻畫的是荷花狀態,所以有前後邏輯關係。古人也有一句詩裡描寫兩種事物而沒有邏輯關係的。譬如」吹角當城漢月孤「和」露溼晴花春殿香「,而感覺」吹角當城「跟」漢月孤「兩者之間也沒什麼邏輯關係,」露溼晴花「和」春殿香「也是沒邏輯關係。
這兩句詩真的沒有邏輯關係嗎?邏輯關係,並不一定要表現在字面上,也可以有內在暗含的邏輯。如果把」露溼晴花春殿香「調整為」露溼晴花美酒香「,這種就是沒有多少邏輯關係的,花與美酒無關係,所以這種就是把兩種事物羅列在一起而已。我們寫作時候也要避免把字詞無機的堆砌,那樣會割裂讀者的感知。調整前調整後的兩句讀起來,哪句給人感覺到優美?只是把春殿改為美酒而已,美感與意境就有很大區別。說句不中聽的,我們現代人寫詩詞,很多人就是成」露溼晴花美酒香「這樣詩質比較稀鬆的句子,就是因為不注重細微處的邏輯統一,令要表達的東西變得弱化了。
」吹角當城漢月孤「的 」吹角當城」與「漢月孤「也是有內在的協調統一的。不信?改動一個字再讀讀,漢月改為月色或者明月,變成」吹角當城月色孤「。感覺如何?是不是感覺又變成流水帳,與原句相比味道淡了很多。因為,月色兩個字不如「漢月」包含的意味多,漢月不單含有月色,而且還包含了歷史時間的跨度,滄桑感明顯暴漲。所以,這句詩畫面的內在勾連就在於一個「漢」字。一個漢字,這句詩就不僅僅只有空間感,時代感也一併勾勒出來,詩的三維立體感就出來,所以讀起來內在張力就很強。
本文的幾個例子再總結下,我們寫詩詞時,要注意什麼?一是要注意字詞的次序,不要因混亂而導致表達的意思弱化。二是要注意字詞意象的內在邏輯關係,表面上可以毫無相關,但是一定要有內在的統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