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基於發光金納米簇檢測米託蒽醌的方法
2023-09-21 12:51:25 1
一種基於發光金納米簇檢測米託蒽醌的方法
【專利摘要】本發明公開了一種基於發光金納米簇檢測米託蒽醌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驟:製備金納米簇,在469nm波長光的激發下,測定金納米簇在619nm波長處的螢光強度,記為F0;在步驟一中加入不同質量米託蒽醌後,測定含有不同濃度米託蒽醌的金納米簇在469nm波長光激發下,在619nm波長處的螢光強度,記為F,根據加入不同質量米託蒽醌後,螢光強度的變化值,計算出加入米託蒽醌前後金納米簇螢光強度的變化值與米託蒽醌濃度的線性關係;將待測樣品加入金納米簇中,測試其加入前後在469nm波長光的激發下,在619nm波長處的螢光強度的變化值,根據得到的線性關係,計算出加入米託蒽醌的質量或濃度建立的檢測。該方法具有高選擇性、高靈敏度、簡便、易行等特點。
【專利說明】一種基於發光金納米簇檢測米託蒽醌的方法
【技術領域】
[0001]本發明屬於米託蒽醌藥物檢測領域,具體涉及基於水溶性發光納米金簇的生物傳感螢光檢測抗癌藥物米託蒽醌新方法。
【背景技術】
[0002]米託蒽醌是正在被臨床上廣泛使用的一種新型抗癌藥物,屬於蒽醌類抗癌藥物,其對多數惡性腫瘤均有顯著的臨床功效[參見:Thackery, Ellen.The GaleEncyclopedia of Cancer: L-Z.Detroit: Thomson Gale.2002, pp: 708-710.],對該藥物的定量測定有助於臨床醫學診斷。當前,蒽醌類抗癌藥物的測定方法主要有高效液相色譜法、毛細管電泳法、HPLC-MS聯用法,而光譜分析研究很少,且僅有的螢光光譜法和分光光度法大都有缺陷例如靈敏度低、選擇性差,因此,尋找新的高靈敏、高選擇性、簡便、快速的光譜檢測新方法具有重要的研究意義。《分析化學》2012年12月8卷12期中《米託蒽醌在金電極上的電化學研究及其應用》報導了一種利用金電極檢測米託蒽醌的方法,其實驗方法為步驟一:金電極的處理,將金電極用Al2O3粉拋光,在無水乙醇、丙酮和純水中分別超聲洗滌5 min,並重複3次,然後進行電化學活化處理(即在0.5 mol/L H2SO4中於一
0.3~1.5 V電位範圍內進行循環伏安(CV)掃描),直到獲得穩定的循環伏安響應;步驟二循環伏安(CV)實驗先將金電極在BR緩衝溶液中進行多次循環伏安掃描(掃描範圍為一 0.5~1.6 V)直至獲得穩定的循環伏安曲線,然後加入適量米託蒽醌標準溶液,攪拌Imin,通氮除氧2 min後放入電極,等待4 min,在一0.5~1.6 V電位範圍內以80 mV/s的掃描速率進行循環伏安掃描。每次測定完後,將電極用二次蒸餾水衝洗,並在空白底液中循環伏安掃描至電流穩定,以除去吸附在電極表面的物質,達到活化電極的目的,實驗表明,米託蒽醌的氧化峰電流與其濃度在1.0X Kr9~1.0X10-8 mol/L、1.0X Kr8~1.0X IO^7mol/L、1.0Χ10-7~1.0Χ10-6 mol/L範圍內均呈良好的線性關係,線性方程和相關係數分別為 y=1.2421x + 0.5639,r=0.9906 ; y=l.6952x + 10.3, r=0.9998 ; y=3.7636x +23.575,r=0.9994。檢出限可達5.6 X 10, mol/L ;對1.0 X 1(T7 mol/L的米託蒽醌平行測定10次的相對標準偏差為3.8%。
【發明內容】
[0003]近年來,貴金屬納米簇正在逐步成為可替代傳統螢光基團的新型的螢光探針而備受關注,這主要是由於其具有超小尺寸、高量子產量、光穩定性、無毒等特性[參見=ZhengJ., Nicovich P.R., Dickson R.M.Annu.Rev.Phys.Chem., 2007, 58, 409-431.]。尤其是以生物大分子物質如蛋白質作為模板合成出的具有水溶性、良好的生物相容性、發光的金納米簇吸引了相當廣泛的關注[參見:Wei H., Wang Z., Yang L., Tian S.,HouC.,Lu Y.Analyst, 2010,135, 1406-1410.]。迄今為止,利用BSA為模板合成的螢光納米金簇測定米託蒽醌的工作尚未見報導。
[0004]本發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種基於水溶性發光納米金簇的生物傳感螢光檢測抗癌藥物米託蒽醌新方法,以解決現有檢測米託蒽醌技術中的不足。本發明的技術方案如下:一種基於發光金納米簇檢測米託蒽醌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驟:步驟一,製備金納米簇,在469nm波長光的激發下,測定金納米簇在619nm波長處的螢光強度,記為Ftl ;步驟二,在步驟一中加入不同質量米託蒽醌後,測定含有不同濃度米託蒽醌的金納米簇在469nm波長光激發下,在619 nm波長處的螢光強度,記為F,根據加入不同質量米託蒽醌後,螢光強度的變化值,計算出加入米託蒽醌前後金納米簇螢光強度的變化值與米託蒽醌濃度的線性關係;步驟三,將待測樣品加入金納米簇中,測試其加入前後在469nm波長光的激發下,在619nm波長處的螢光強度的變化值,根據步驟二得到的線性關係,計算出加入米託蒽醌的質量或濃度。
[0005]所述螢光強度測試時儀器的狹縫寬度設定為5 nm。
[0006]所述步驟一中金納米簇的製備步驟為:製備10 mg/mL的四氯金酸溶液,取剛製備的溶液加入到牛血清白蛋白溶液中,期間進行劇烈攪拌,使之充分混均,2分鐘後,再加入NaOH溶液,繼續攪拌12小時,保持溫度在37X。
[0007]本發明的有益技術效果:
1、本發明的檢測方法具有高選擇性、高靈敏度、簡便、易行等特性。
[0008]2、該檢測方法可以推廣到蒽醌類抗癌藥物的測定,以及其它藥物的檢測中。
[0009]3、該方法的建立可以為藥物的高靈敏、快速檢測提供新思路。
【專利附圖】
【附圖說明】
[0010]圖1發光納米金簇螢光猝滅檢測米託蒽醌示意圖
圖2加入實施例1中不同濃度的米託蒽醌藥物後的金納米簇的螢光強度值。
[0011]【具體實施方式】:
實施例1
以BSA為模板合成具有螢光特性的納米金簇:螢光納米金簇的合成是根據文獻報導的方法[參見:Xie J.,Zheng Y.,Ying J.Y.J.Am.Chem.Soc.,2009,131,888-889.],做了一些改進,過程如下:首先,將Ig四氯金酸溶於100 mL雙蒸水,形成10 mg/mL的儲備液。然後,取4.1 mL剛製備的溶液加入到10 mL濃度為50 mg/mL牛血清白蛋白溶液中,反應溫度37T,期間進行劇烈攪拌,使之充分混均。2分鐘後,再加入I mL濃度為1.0 mol/L NaOH溶液,繼續攪拌12小時,保持溫度在37 X。改進後,合成時間由三天縮短為12小時。製備出的金納米簇探針,具有穩定的螢光特性,在619 nm波長處有最大發射峰,激發波長為469 nm。
[0012]利用製備得到的螢光金納米簇探針檢測抗癌藥物米託蒽醌具體步驟:取300 μ L製備的納米金簇樣品,加入到離心管中,然後加入一系列濃度的米託蒽醌藥物工作溶液,分別檢測不同濃度米託蒽醌對金納米簇探針的螢光信號的影響(終濃度為0、2、4、6、8、10、12、14、16、18、20、22、24、26、28、30、32、34、36、38、40、42、44、46、48、50、52、54 Pg/mL)。用雙蒸水稀釋到終體積為3 mL,混合均勻,進行測定。在469 nm波長光的激發下,測試金納米簇的螢光光譜,儀器的狹縫寬度設定為5 nm,檢測619 nm波長處的發射峰螢光強度。測試加入藥物後樣品的螢光信號,記錄在該最大發射峰位置的螢光強度,表示為:= & - F,其中,&和Z7分別為納米金簇自身及加入抗癌藥物後的螢光強度。加入藥物,探針的螢光信號出現螢光猝滅現象,且隨著藥物濃度的增加,探針螢光信號強度隨之減弱,在f 20 μδ/mL濃度範圍內,米託蒽醌濃度與探針的螢光強度呈現出良好的線性關係,其檢出限為I Pg/
mLo
[0013]人血清樣品測試:取新鮮人血清樣品,加入適量的酚一氯仿一異戊醇(v/v/v =25: 24:1)溶液沉澱樣品中的蛋白質,高速離心後取上清液稀釋100倍作為待測溶液。在PE管中依次加入300 μ L血樣、300 μ L合成的納米金簇、一定量的米託蒽醌,用雙蒸水稀釋到3 mL,混合均勻,然後進行分析測定,結果見表1。
[0014]表1人血清樣品的測試結果
【權利要求】
1.一種基於發光金納米簇檢測米託蒽醌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驟:步驟一,製備金納米簇,在469nm波長光的激發下,測定金納米簇在619nm波長處的螢光強度,記為Ftl ;步驟二,在步驟一中加入不同質量米託蒽醌後,測定含有不同濃度米託蒽醌的金納米簇在469nm波長光激發下,在619 nm波長處的螢光強度,記為F,根據加入不同質量米託蒽醌後,螢光強度的變化值,計算出加入米託蒽醌前後金納米簇螢光強度的變化值與米託蒽醌濃度的線性關係;步驟三,將待測樣品加入金納米簇中,測試其加入前後在469nm波長光的激發下,在619nm波長處的螢光強度的變化值,根據步驟二得到的線性關係,計算出加入米託蒽醌的質量或濃度。
2.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基於發光金納米簇檢測米託蒽醌的方法,其特徵在於螢光強度測試時儀器的狹縫寬度設定為5 nm。
3.如權利要求1或2所述的基於發光金納米簇檢測米託蒽醌的方法,其特徵在於步驟一中金納米簇的製備步驟為:製備10 mg/mL的四氯金酸溶液,取剛製備的溶液加入到牛血清白蛋白溶液中,期間進行劇烈攪拌,使之充分混均,2分鐘後,再加入NaOH溶液,繼續攪拌12小時,保持溫度在37X。
【文檔編號】G01N21/64GK103575715SQ201310544623
【公開日】2014年2月12日 申請日期:2013年11月6日 優先權日:2013年11月6日
【發明者】馮大千, 劉國良, 王偉 申請人:鹽城工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