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電池手電筒的製作方法
2023-09-20 18:08:05 1
專利名稱:無電池手電筒的製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無電池手電筒,特指一種自配發電裝置的手電筒。
背景技術:
現有技術中,手電筒的造型多種多樣,但其結構原理大致沒有改變,皆如圖1所示,主要由外殼1』和組設在外殼1』中的電池2、開關3』、發光體4』組成,電池2』、開關3』和發光體4』構成一個發光電路,當開關3』閉合時,發光電路形成迴路,發光體4』將電能轉化為光能,實現發光。
詳觀上述手電筒,不難發現其必須直接配備電池2』,倘若電池2』用盡時,則必須更換新的電池2』,否則,無法繼續使用,這使手電筒在使用上受到影響,而且,在當今環保意識日漸增強的社會中,難以回收處理的廢舊電池2』也直接影響了手電筒的使用推廣,儘快研製一種無電池、方便使用、利於環保的手電筒,已成為手電筒業內人士亟待解決的問題。
實用新型內容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於提供一種無電池手電筒,其不需要電池,使用方便,利於環保。
為達成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的解決方案是一種無電池手電筒,主要由外殼和組設在外殼中的發電裝置、開關、發光體組成,發電裝置包括線圈和磁鐵,線圈的兩端依序與開關和發光體構成一個發光電路,線圈和磁鐵之間可以相對運動而使閉合線圈切割磁力線產生電流。
其中,發光裝置的線圈固定在外殼中,磁鐵活動設置在外殼中,線圈的內徑大於磁鐵的外徑,磁鐵恰可在線圈中做軸向運動,使閉合線圈切割磁力線產生電流。
為了便於手電筒內部構件的更換和維修,比如更換發光體時,避免損壞線圈,在外殼中另增設一個發光裝置定位管,線圈固定套在定位管上,磁鐵活動設置在定位管中。
採用上述結構後,本實用新型用發電裝置代替電池,使用時,將開關閉合,令線圈、開關和發光體形成一個迴路,通過搖晃手電筒,使處於外殼中的磁鐵與線圈產生相對運動,閉合線圈切割磁力線產生電流,將動能轉化為電能,再將電能轉化為光能,即令發光體發光。
本實用新型不需要電池,只需搖晃手電筒即可令手電發光,使用方便,避免電池用盡而無法繼續使用的現象發生,確保了手電筒的隨時使用,而且,避免產生廢舊電池,具有環保的功效,為領導手電筒業的一種嶄新設計。
圖1是習用品的結構剖視圖;圖2是本實用新型的結構剖視圖;圖3是本實用新型的使用動作圖。
具體實施方式
參閱圖2所示,本實用新型揭示的一種無電池手電筒,主要由外殼1和組設在外殼1中的發電裝置5、開關3、發光體4組成。
發電裝置5包括可以相對運動的線圈51和磁鐵52。
為了便於手電筒內部構件的更換和維修,比如更換發光體4時,避免損壞線圈51,發光裝置5和發光體4安裝在一個定位管53上。線圈51固定套在定位管53上,線圈51的兩端依序與開關3和發光體4構成一個發光電路。磁鐵52活動設置在定位管53中,線圈51的內徑大於磁鐵52的外徑,磁鐵52恰可通過搖晃在線圈51中做軸向運動,如圖3所示,使閉合線圈51切割磁力線產生電流。
本實用新型使用時,如圖3所示,將開關3閉合,令線圈51、開關3和發光體4形成一個迴路,通過搖晃手電筒,使處於定位管53中的磁鐵52與線圈51產生相對運動,閉合線圈51切割磁力線產生電流,將動能轉化為電能,再將電能轉化為光能,即令發光體發光。
本實用新型的關鍵是利用閉合線圈切割磁力線產生電流的原理,製成手電筒自配的發電裝置,避免使用電池,令使用更方便,確保了手電筒的隨時使用,而且,避免產生廢舊電池,具有環保的功效。本實用新型揭示的手電筒必將成為領導手電筒業的一種嶄新設計。
權利要求1.無電池手電筒,其特徵在於主要由外殼和組設在外殼中的發電裝置、開關、發光體組成,發電裝置包括線圈和磁鐵,線圈的兩端依序與開關和發光體構成一個發光電路,線圈和磁鐵之間可以相對運動而使閉合線圈切割磁力線產生電流。
2.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無電池手電筒,其特徵在於發光裝置的線圈固定在外殼中,磁鐵活動設置在外殼中,線圈的內徑大於磁鐵的外徑,磁鐵恰可在線圈中做軸向運動,使閉合線圈切割磁力線產生電流。
3.如權利要求2所述的無電池手電筒,其特徵在於在外殼中另增設一個發光裝置定位管,線圈固定套在定位管上,磁鐵活動設置在定位管中。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公開一種無電池手電筒,主要由外殼和組設在外殼中的發電裝置、開關、發光體組成,發電裝置包括線圈和磁鐵,線圈的兩端依序與開關和發光體構成一個發光電路,線圈和磁鐵之間可以相對運動而使閉合線圈切割磁力線產生電流。本實用新型不需要電池,使用方便,利於環保。
文檔編號F21L13/00GK2708089SQ20042001496
公開日2005年7月6日 申請日期2004年1月14日 優先權日2004年1月14日
發明者許育場 申請人:許育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