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白玉石雕刻畫或書法的方法
2023-09-20 09:15:55
專利名稱:漢白玉石雕刻畫或書法的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漢白玉雕刻藝術領域,尤其是一種在漢白玉上製作各種不同藝術繪畫、書法作品的工藝方法,具體涉及漢白玉石雕刻畫或書法的方法。
背景技術:
漢白玉的主要成分為碳酸鈣,由極細的方解石組合而成,其中的碳酸鈣含量一般在50%左右,還含有二氧化矽和石棉,二氧化矽和石棉以極細的顆粒狀和纖維狀包含在碳酸鈣之中。傳統工藝中,在漢白玉上雕刻書畫作品,通常採用化學腐蝕雕刻的方法,在圓柱體、方形體、板材的漢白玉石材的表面,按照所要求的雕刻深度,採用強酸性的化學溶劑,將本不溶於水的漢白玉表面的主要成分碳酸鈣,變成可溶性鹽或不溶性的沉澱物,然後用水衝洗掉,從而達到雕刻的目的。
這種方法製作雕刻畫,很容易破壞漢白玉的材質,生產工藝不易控制,往往在腐蝕的時候,不容易控制腐蝕的深度和寬度,造成製作的書畫作品偏離了原本的藝術特色,不能達到的原本藝術效果,漢白玉的純白光亮易被化學物質破壞,在生產過程中,容易浪費昂貴的漢白玉石材,成本很高。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目的是為了克服現有技術的不足,提供一種能製作出逼真藝術畫、成品率高、節約漢白玉石材的漢白玉石雕刻畫或書法的方法。
為實現上述目的,本發明設計的漢白玉石雕刻畫或書法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驟
①、將漢白玉石料加工成漢白玉石平板;
②、在漢白玉石平板的表面上繪製藝術畫或書法;
③、按照繪製的藝術畫或書法痕跡,將漢白玉石平板雕刻成凹面藝術畫或書法;
④、研製不同色彩的礦物顏料,並按照藝術畫或書法的顏色將相應顏色的礦物顏料填充到凹面中;
⑤、凹面填平後,將漢白玉石平板打磨、拋光,製成漢白玉石雕刻畫
在上述技術方案中,步驟①中選用I級或2級漢白玉石料,選擇這種上好的石材料,製作出的石雕刻畫精美、具有高雅氣質。
在上述技術方案中,步驟①中,將漢白玉石料加工成8_20mm厚度的漢白玉石平板。
在上述技術方案中,步驟①中,根據藝術畫的尺寸將漢白玉石平板修邊、打磨,便於後續雕刻加工。
在上述技術方案中,步驟②中,採用複寫的方式將藝術畫或書法印在漢白玉石平板的表面上,書畫繪製容易。
在上述技術方案中,步驟③中,採用鑿、鏟、鑽或挖,或這幾種加工相結合的方法雕刻成凹面藝術畫或書法,製作工藝精細。
在上述技術方案中,步驟③中,凹面的深度為0. 4-0. 6mm,所填的礦物顏料附著力強,經久不易褪色。
在上述技術方案中,步驟⑤中,凹面填平後,先用水磨機打磨凹面所在的平面,然後用300-6000號的細沙盤打磨凹面所在的平面。
在上述技術方案中,步驟⑤中,將漢白玉石平板拋光後上蠟,再拋光、上蠟,直至漢白玉石平板平整光滑,然後在漢白玉石平板的周圍配置雕花實木畫框,成品精美。
本發明漢白玉石雕刻畫或書法的方法,是以漢白玉石材作為原料,將所需的畫或書法繪製在漢白玉石板表面,並通過刻、鏟的方法,將畫面雕刻成凹面,再用長期研製的不同色彩的礦物顏料填充在畫面的凹面中,經過打磨、上蠟、拋光使礦物顏料與漢白玉成為一體,達到「石不爛、畫不毀」的效果,通過本發明方法製作的石雕刻畫,能夠完美、逼真地表現出繪畫、書法等藝術作品的藝術效果,整幅畫中又透露出漢白玉的天然光亮、純白、高雅的氣質。
通過試驗,本發明方法製作的漢白玉石雕刻畫,色澤光亮,並且在經過長時間光照和長時間的浸泡,光鮮的顏色不褪卻、不脫落,在居室樓、堂館、室外的宣傳、廣告、招牌、紀念碑等場合下使用,能經歷風吹雨淋和日曬而長久保持其藝術的逼真,並且製作過程中,容易控制凹面的長度和深度,成品率高,有利於節約昂貴的原材料。
具體實施方式
以下結合具體實施例對本發明作進一步的詳細描述
實施例I
漢白玉石雕刻畫或書法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驟
①、選用I級或2級漢白玉石料,將漢白玉石料加工成8mm厚度的漢白玉石平板, 將漢白玉石平板按照藝術畫的尺寸進行修邊、打磨;
②、在漢白玉石平板的表面上,採用複寫的方式將繪製藝術畫或書法印在漢白玉石平板的表面上;
③、按照繪製藝術畫或書法的痕跡,採用鑿、鏟、鑽或挖,或這幾種加工相結合的方法雕刻成凹面藝術畫或書法,凹面藝術畫的凹面的深度為0. 6mm,保持凹面深度一致、平
④、研製不同色彩的礦物顏料,在顏料中添加附著力強的膠劑,如雲石膠,並按照藝術畫或書法的顏色將調製的相應顏色礦物顏料填充到凹面中,可按照畫面的顏色需求多次填充礦物顏料;直至凹面填平。
⑤、填充礦物顏料至凹面填平後,先用水磨機打磨凹面所在的平面,然後用300號的細沙盤打磨凹面所在的平面,將漢白玉石平板拋光後上蠟,再拋光、上蠟,直至漢白玉石平板平整光滑,製作成一幅保持原畫特色、風格的畫面,最後在漢白玉石平板的周圍配置雕花實木畫框。製作的畫面不僅能經歷風吹雨曬而保持色澤光鮮、而且製作工藝精細,製作的石雕刻畫用途廣泛。
實施例2
①、選用I級或2級漢白玉石料,將漢白玉石料加工成IOmm厚度的漢白玉石平板, 將漢白玉石平板按照藝術畫的尺寸進行修邊、打磨;
②、在漢白玉石平板的表面上,採用複寫的方式將繪製藝術畫或書法印在漢白玉石平板的表面上;
③、按照繪製藝術畫或書法的痕跡,採用鑿、鏟、鑽或挖,或這幾種加工相結合的方法雕刻成凹面藝術畫或書法,凹面藝術畫的凹面的深度為0. 4mm,保持凹面深度一致、平
④、研製不同色彩的礦物顏料,在顏料中添加附著力強的膠劑,如雲石膠,並按照藝術畫或書法的顏色將調製的相應顏色礦物顏料填充到凹面中,可按照畫面的顏色需求多次填充礦物顏料;直至凹面填平。
⑤、填充礦物顏料至凹面填平後,先用水磨機打磨凹面所在的平面,然後用6000 號的細沙盤打磨凹面所在的平面,將漢白玉石平板拋光後上蠟,再拋光、上蠟,直至漢白玉石平板平整光滑,製作成一幅保持原畫特色、風格的畫面,最後在漢白玉石平板的周圍配置雕花實木畫框。製作的畫面不僅能經歷風吹雨曬而保持色澤光鮮、而且製作工藝精細,製作的石雕刻畫用途廣泛。
實施例3
①、選用I級或2級漢白玉石料,將漢白玉石料加工成9mm厚度的漢白玉石平板, 將漢白玉石平板按照藝術畫的尺寸進行修邊、打磨;
②、在漢白玉石平板的表面上,採用複寫的方式將繪製藝術畫或書法印在漢白玉石平板的表面上;
③、按照繪製藝術畫或書法的痕跡,採用鑿、鏟、鑽或挖,或這幾種加工相結合的方法雕刻成凹面藝術畫或書法,凹面藝術畫的凹面的深度為0. 5mm,保持凹面深度一致、平
④、研製不同色彩的礦物顏料,在顏料中添加附著力強的膠劑,如雲石膠,並按照藝術畫或書法的顏色將調製的相應顏色礦物顏料填充到凹面中,可按照畫面的顏色需求多次填充礦物顏料;直至凹面填平。
⑤、填充礦物顏料至凹面填平後,先用水磨機打磨凹面所在的平面,然後用3000 號的細沙盤打磨凹面所在的平面,將漢白玉石平板拋光後上蠟,再拋光、上蠟,直至漢白玉石平板平整光滑,製作成一幅保持原畫特色、風格的畫面,最後在漢白玉石平板的周圍配置雕花實木畫框。製作的畫面不僅能經歷風吹雨曬而保持色澤光鮮、而且製作工藝精細,製作的石雕刻畫用途廣泛。
顯然,本領域的技術人員可以對本發明進行各種改動和變型而不脫離本發明的精神和範圍,這些修改和變型應屬於本發明權利要求及其等同技術的範圍之內。
本說明書中未作詳細描述的內容屬於本領域專業技術人員公知的現有技術。
權利要求
1.一種漢白玉石雕刻畫或書法的方法,其特徵在於包括以下步驟①、將漢白玉石料加工成漢白玉石平板;②、在漢白玉石平板的表面上繪製藝術畫或書法;③、按照繪製的藝術畫或書法痕跡,將漢白玉石平板雕刻成凹面藝術畫或書法;④、研製不同色彩的礦物顏料,並按照藝術畫或書法的顏色將相應顏色的礦物顏料填充到凹面中;⑤、凹面填平後,將漢白玉石平板打磨、拋光,製成漢白玉石雕刻畫。
2.根據權利要求I所述的漢白玉石雕刻畫或書法的方法,其特徵在於在步驟①中,選用I級或2級漢白玉石料。
3.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漢白玉石雕刻畫或書法的方法,其特徵在於在步驟①中,將漢白玉石料加工成8-20mm厚度的漢白玉石平板。
4.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漢白玉石雕刻畫或書法的方法,其特徵在於在步驟①中,根據藝術畫的尺寸將漢白玉石平板修邊、打磨。
5.根據權利要求I所述的漢白玉石雕刻畫或書法的方法,其特徵在於在步驟②中,採用複寫的方式將藝術畫或書法印在漢白玉石平板的表面上。
6.根據權利要求I所述的漢白玉石雕刻畫或書法的方法,其特徵在於在步驟③中,採用鑿、鏟、鑽或挖,或這幾種加工相結合的方法雕刻成凹面藝術畫或書法。
7.根據權利要求6所述的漢白玉石雕刻畫或書法的方法,其特徵在於在步驟③中,凹面的深度為0. 4-0. 6mm。
8.根據權利要求I所述的漢白玉石雕刻畫或書法的方法,其特徵在於在步驟⑤中,凹面填平後,先用水磨機打磨凹面所在的平面,然後用300-6000號的細沙盤打磨凹面所在的平面。
9.根據權利要求I所述的漢白玉石雕刻畫或書法的方法,其特徵在於在步驟⑤中,將漢白玉石平板拋光後上蠟,再拋光、上蠟,直至漢白玉石平板平整光滑,然後在漢白玉石平板的周圍配置雕花實木畫框。
全文摘要
本發明涉及漢白玉雕刻藝術領域,尤其是一種在漢白玉上製作各種不同藝術繪畫、書法作品的獨特工藝方法,具體涉及漢白玉石雕刻畫或書法的方法,它包括以下步驟①將漢白玉石料加工成漢白玉石平板;②在漢白玉石平板的表面上繪製藝術畫或書法;③按照繪製藝術畫或書法的痕跡,將漢白玉石平板雕刻成凹面藝術畫;④研製不同色彩的礦物顏料,並按照藝術畫或書法的顏色將相應顏色的礦物顏料填充到凹面中;⑤填充礦物顏料至凹面填平後,將漢白玉石平板打磨、拋光,製成漢白玉石雕刻畫。本發明方法製作的石雕刻畫,能夠完美、逼真地表現出繪畫、書法等藝術作品的藝術效果,整幅畫中又透露出漢白玉的天然光亮、純白、高雅的氣質。
文檔編號B44C1/22GK102529546SQ201110453228
公開日2012年7月4日 申請日期2011年12月30日 優先權日2011年12月30日
發明者康家坤 申請人:康家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