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泵體的鑄造工藝的製作方法
2023-09-20 08:26:00 1
本發明涉及一種泵體的鑄造工藝,應用於電機殼體生產製作技術領域。
背景技術:
泵是一種輸送液體或使液體增壓的機械,它將原動機的機械能或者其他外部能量傳送給液體,使液體能量增加。在採用現有技術中的鑄造工藝鑄造泵的泵體時,鑄造出來的泵體鑄件內在質量通常較差,且硬度和耐磨度往往也不能滿足泵的應用環境需求,因而限制了泵體在鑄造領域的製造。為此,我們設計一種泵體的鑄造工藝。
技術實現要素:
為解決現有技術方案的缺陷,本發明公開了一種泵體的鑄造工藝。
本發明公開了一種泵體的鑄造工藝,該泵體的鑄造工藝具體步驟如下:
1)製作消失模,根據泵體生產設計圖紙製作消失模,消失模是由重量份組成的60-70份環氧樹脂、45-50份酚醛樹脂、6-10份卡拉膠、2-3份硬脂酸鋅擠壓成型;
2)將消失模裝填入砂箱內,砂箱內採用天然矽砂填充,將填充後的砂箱放置在振動臺上,震實均勻;
3)負壓處理,將模具腔內的空氣在負壓泵抽氣作用下,負壓範圍0.05-0.07mpa排出砂箱內的空氣;
4)熔爐中燒融廢鋼原料,燒融溫度在1400-1600℃,再加入c:4-8%,si:2-4%,mo:0.5-1.5%,cu:1-3%,ni:0.5-1.2%,cr:0.5-1.3%,mn:0.5-0.88%,ni:0.4-0.9%,sn:0.03-0.05%,mg:0.03-0.05%,稀土元素:0.1-0.4%,fe:65-75%混合燒融,獲得鐵水溶液;
5)將鐵水溶液倒入鐵水包中,利用鐵水包把鐵水溶液澆注砂箱內的消失模,獲得泵體胚體,待冷卻成型後取出;
6)對成型後的泵體胚體進行機械銑孔、打磨等機械作業。
本發明的有益效果是:該泵體鑄造工藝克服了採用現有技術中的鑄造工藝鑄造出來的泵體其硬度和耐磨度較差的問題,從而提高了泵體的硬度和耐磨度,並且其內在質量也得到了保證,延長了泵體的使用壽命。
具體實施方式
本發明公開了一種泵體的鑄造工藝,該泵體的鑄造工藝具體步驟如下:
1)製作消失模,根據泵體生產設計圖紙製作消失模,消失模是由重量份組成的60-70份環氧樹脂、45-50份酚醛樹脂、6-10份卡拉膠、2-3份硬脂酸鋅擠壓成型;
2)將消失模裝填入砂箱內,砂箱內採用天然矽砂填充,將填充後的砂箱放置在振動臺上,震實均勻;
3)負壓處理,將模具腔內的空氣在負壓泵抽氣作用下,負壓範圍0.05-0.07mpa排出砂箱內的空氣;
4)熔爐中燒融廢鋼原料,燒融溫度在1400-1600℃,再加入c:4-8%,si:2-4%,mo:0.5-1.5%,cu:1-3%,ni:0.5-1.2%,cr:0.5-1.3%,mn:0.5-0.88%,ni:0.4-0.9%,sn:0.03-0.05%,mg:0.03-0.05%,稀土元素:0.1-0.4%,fe:65-75%混合燒融,獲得鐵水溶液;
5)將鐵水溶液倒入鐵水包中,利用鐵水包把鐵水溶液澆注砂箱內的消失模,獲得泵體胚體,待冷卻成型後取出;
6)對成型後的泵體胚體進行機械銑孔、打磨等機械作業。
最後應說明的是:以上實施例僅用以說明本發明而並非限制本發明所描述的技術方案;因此,儘管本說明書參照上述的各個實施例對本發明已進行了詳細的說明,但是,本領域的普通技術人員應當理解,仍然可以對本發明進行修改或等同替換;而一切不脫離本發明的精神和範圍的技術方案及其改進,其均應涵蓋在本發明的權利要求範圍中。
技術特徵:
技術總結
本發明公開了一種泵體的鑄造工藝,該泵體的鑄造工藝具體步驟如下:1)製作消失模;2)將消失模裝填入砂箱內,砂箱內採用天然矽砂填充,將填充後的砂箱放置在振動臺上,震實均勻;3)負壓處理;4)熔爐中燒融廢鋼原料;5)將鐵水溶液倒入鐵水包中,利用鐵水包把鐵水溶液澆注砂箱內的消失模,獲得泵體胚體,待冷卻成型後取出;6)對成型後的泵體胚體進行機械銑孔、打磨等機械作業。採用本技術方案,該泵體鑄造工藝克服了採用現有技術中的鑄造工藝鑄造出來的泵體其硬度和耐磨度較差的問題,從而提高了泵體的硬度和耐磨度,並且其內在質量也得到了保證,延長了泵體的使用壽命。
技術研發人員:王玉明
受保護的技術使用者:安徽華昊機械製造有限公司
技術研發日:2017.06.14
技術公布日:2017.1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