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於srv四驅車的分動器的製作方法
2023-09-20 19:01:15 4
專利名稱:用於srv四驅車的分動器的製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汽車分動器,具體地說是用於SRV四驅車的分動器。
技術背景國內現有的用於四輪驅動汽車上的分動器是靠齒輪或鏈條傳動的,其作 用是在遇到後輪動力不足時,將發動機的一部分動力傳遞到後輪,以達到驅 動的效果。上述現有的分動器在進行動力轉換時且需要人操作控制,它存在 的不足是整體尺寸較大,調整前後輪扭矩時精確性不佳、且有滯後感;工 作時振動較大。針對上述問題進行廣泛檢索,尚未發現相關的技術方案。實用新型內容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於提供一種用於SRV四驅車的分動器,它能夠快速 的自動的調整前後車輪的轉速,並能對後車輪實現增速降扭。為實現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採用以下方案四輪驅動汽車分動器,殼 體與蓋體連接,在殼體及蓋體上裝有耦合裝置,輸入軸、輸出軸與耦合裝置 聯接。所述的耦合裝置的構成為兩隻具有軸孔的端蓋分別與一環狀且外表 及內孔均具有傳動齒的外齒圈的兩端連接,在外齒圈的內部設有一環狀且外 表及內孔均具有花鍵的內齒圈,內齒圈由兩端蓋支撐, 一端蓋的軸孔上設有 花鍵,在外齒圈與內齒圈之間的環狀空腔內設有一組外沿具有傳動齒的外摩 擦片及一組內孔具有傳動齒的內摩擦片,外摩擦片與外齒圈內孔上的傳動齒 嚙合,內摩擦片與內齒圈外表的花鍵嚙合,且外摩擦片與內摩擦片呈交叉間 隔布置,在外齒圈與內齒圈之間的環狀空腔內充滿有黏度極高的矽油。輸入 軸、輸出軸為空心軸,輸入軸、輸出軸通過各自外部具有的花鍵分別與端蓋、 內齒圈嚙合;在殼體上裝有主動齒輪軸,在殼體及蓋體上裝有相連的圓柱齒 輪和傘齒輪,外齒圈與圓柱齒輪嚙合,傘齒輪與主動齒輪軸嚙合,主動齒輪 軸的外端連接有連軸器。本實用新型提供的四輪驅動汽車分動器在汽車上配置後,其輸入軸由發 動機的輸出軸傳動,其輸出軸通過變速箱傳動汽車的前輪,主動齒輪軸通過 其外端連接的連軸器傳動汽車後輪軸。當汽車的前後輪存在轉速差時,耦合 裝置中外摩擦片、內摩擦片則存在轉速差,這時,矽油與外摩擦片、內摩擦 片的摩擦力增大,通過矽油與外摩擦片、內摩擦片的摩擦力即可調輸入軸、輸出軸的轉速,即調節前後車輪的轉速。本實用新型結構合理、性能可靠,它可精確並快速的調整前後車輪間的 轉速,且沒有任何的滯後感。另外它還能夠有效的對後車輪實現增速降扭, 且在工作時振動小,可提高整車的舒適感。
圖l本實用新型一實施例的結構圖;圖2圖1的A—A剖視圖;圖3圖2中外摩擦片的結構圖;圖4圖2中內摩擦片的結構圖。
具體實施方式
以下結合實施例及附圖進一步說明本實用新型。結合圖1、圖2,本實用新型提供的用於SRV四驅車的分動器具有殼體1 及蓋體16,殼體1與蓋體16連接。在殼體1及蓋體16上裝有的耦合裝置的 構成為端蓋8、端蓋13分別與一環狀且外表及內孔均具有傳動齒的外齒圈 9的兩端連接,在外齒圈9的內部設有一環狀且外表及內孔均具有花鍵的內齒 圈12,內齒圈12由端蓋8、端蓋13支撐,內齒圈12與端蓋8、端蓋13間為 間隙配合。 一端蓋13的內孔上設有花鍵,在外齒圈9與內齒圈12之間的環 狀空腔內設有一組外摩擦片11及一組內摩擦片10,外摩擦片11的外沿、內 摩擦片10的內孔分別具有傳動齒,外摩擦片11與外齒圈9內孔上的傳動齒 嚙合,內摩擦片IO與內齒圈12外表的花鍵嚙合,外摩擦片11與內摩擦片10 呈交叉間隔布置,在外齒圈9與內齒圈12之間的環狀空腔內充滿有黏度極高 的矽油21。端蓋8、端蓋13分別由殼體1、蓋體16支撐,在端蓋8與殼體1 間裝有軸承7,在端蓋13與蓋體16間裝有軸承14。輸入軸5、輸出軸6為空 心軸,輸入軸5、輸出軸6通過各自外部具有的花鍵分別與端蓋13、內齒圈 12嚙合。在殼體1上裝有主動齒輪軸2,主動齒輪軸2的外端連接有連軸器3。 在殼體1及蓋體16上裝有連為一體的圓柱齒輪19和傘齒輪20,外齒圈9與 圓柱齒輪19嚙合,傘齒輪20與主動齒輪軸2嚙合。在殼體1及蓋體16上支 撐有一中心軸15,中心軸15與蓋體16間設有軸承17,輸入軸5套在中心軸 上15,.輸出軸6套在輸入軸5上。另外,由圖2可見,在殼體1及蓋體16的兩端還分別裝有保護套4、保護套18。保護套的作用是,在本分動器銷售運輸中,對中心軸15、輸入軸5、 輸出軸6進行保護。當本分動器投入安裝使用時,將保護套4、保護套18拆去。參見圖3外摩擦片11的外沿具有傳動齒lla,在外摩擦片11上開有若干縫隙llb。 參見圖4內摩擦片10的內孔具有傳動齒10a,在內摩擦片7上開有若干縫隙10b。 結合圖2、圖3可見,外摩擦片11通過其上的傳動齒lla與外齒圈9內 孔上的傳動齒嚙合。結合圖2、圖4可見,內摩擦片10通過其上的傳動齒10a與內齒圈12外表的花鍵嚙合。結合圖1、圖2可見,本四輪驅動汽車分動器在汽車上配置後的傳動路線 為 一、發動機輸出一輸入軸5—端蓋8 —外齒圈9一外摩擦片11一內摩擦片 IO—內齒圈12 —輸出軸6—變速箱一中心軸5—左右前輪;二、發動機輸出一 輸入軸5 —端蓋8_外齒圈9_圓柱齒輪19_傘齒輪20—主動齒輪軸2 —後輪。由圖2可見,本實用新型提供的分動器在汽車上配置後,當汽車的前後 輪存在轉速差時,耦合裝置中外摩擦片11、內摩擦片IO則存在轉速差,這時, 矽油與外摩擦片11、內摩擦片10的摩擦力增大,通過矽油與外摩擦片11、 內摩擦片10的摩擦力即可調整二者的轉速,即調整主動齒輪軸2、輸出軸6 的轉速,進而實現前後車輪的轉速調節。另外,使外齒圈9的齒數多於圓柱 齒輪19的齒數、傘齒輪20的齒數多於主動齒輪軸2的齒數,本實用新型還 具有雙級增速降扭的性能,主要體現在外齒圈9和圓柱齒輪19嚙合時,由 於外齒圈9的齒數多、圓柱齒輪19的齒數少,從而實現了增速;傘齒輪20 與主動齒輪軸2嚙合,同樣由於傘齒輪20的齒數多、主動齒輪軸2的齒數少, 而實現了又一次增速。由於傳動軸的扭矩與其本身的的轉速有關,且成反比 關係,所以,在增速的同時也實現了降扭。
權利要求1、用於SRV四驅車的分動器,殼體(1)與蓋體(16)連接,在殼體(1)及蓋體(16)上裝有耦合裝置,輸入軸(5)、輸出軸(6)與耦合裝置聯接,其特徵在於所述的耦合裝置的構成為,兩隻具有軸孔的端蓋(8、13)分別與一環狀且外表及內孔均具有傳動齒的外齒圈(9)的兩端連接,在外齒圈(9)的內部設有一環狀且外表及內孔均具有花鍵的內齒圈(12),內齒圈(12)由兩端蓋(8、13)支撐,一端蓋(13)的軸孔上設有花鍵,在外齒圈(9)與內齒圈(12)之間的環狀空腔內設有一組外沿具有傳動齒的外摩擦片(11)及一組內孔具有傳動齒的內摩擦片(10),外摩擦片(11)與外齒圈(9)內孔上的傳動齒嚙合,內摩擦片(10)與內齒圈(12)外表的花鍵嚙合,且外摩擦片(11)與內摩擦片(10)呈交叉間隔布置,在外齒圈(9)與內齒圈(12)之間的環狀空腔內充滿有黏度極高的矽油(21);輸入軸(5)、輸出軸(6)為空心軸,輸入軸(5)、輸出軸(6)通過各自外部具有的花鍵分別與端蓋(13)、內齒圈(12)嚙合;在殼體(1)上裝有主動齒輪軸(2),在殼體(1)及蓋體(16)上裝有相連的圓柱齒輪(19)和傘齒輪(20),外齒圈(9)與圓柱齒輪(19)嚙合,傘齒輪(20)與主動齒輪軸(2)嚙合,主動齒輪軸(2)的外端連接有連軸器(3)。
2、 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用於SRV四驅車的分動器,其特徵在於在殼 體(1)及蓋體(16)上支撐有一中心軸(15),輸入軸(5)套在中心軸(15) 上,輸出軸(6)套在輸入軸(5)上。
專利摘要四輪驅動汽車分動器,相連的殼體(1)及蓋體(16)上裝有的耦合裝置的構成為兩端蓋(8、13)與外表及內孔均具有傳動齒的外齒圈(9)連接,外齒圈(9)的內部設有內齒圈(12),一端蓋(13)的內孔上設有花鍵,在外齒圈與內齒圈之間設有內摩擦片、外摩擦片(10、11)及矽油,外摩擦片、內摩擦片分別與外齒圈、內齒圈嚙合。為空心軸的輸入軸(5)、輸出軸(6)分別與端蓋(13)、內齒圈嚙合;殼體及蓋體上裝有主動齒輪軸(2)以及為一體的圓柱齒輪(19)和傘齒輪(20),外齒圈與圓柱齒輪嚙合,傘齒輪與主動齒輪軸嚙合。本實用新型可精確快速的調整前後車輪間的轉速,且沒有任何的滯後,還能對後車輪實現增速降扭,且在工作時振動小。
文檔編號B60K17/344GK201099175SQ20072002734
公開日2008年8月13日 申請日期2007年9月4日 優先權日2007年9月4日
發明者何欽章, 唐自玉, 杜長春, 黃民鋒 申請人:合肥車橋有限責任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