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於CCD器件的大焦面大視場日冕儀的製作方法
2023-09-21 02:43:00 2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基於CCD器件的大焦面大視場日冕儀。
背景技術:
空間天氣的變化起源於日冕層的太陽活動,這些太陽活動及其潛在的爆發現象的觀測數據為研究太陽耀斑、日珥的爆發、日冕震蕩和太陽磁場等提供了基礎,是開展空間天氣預報研究的第一手資料。
對日冕儀的開發研究具有重要的科學價值和現實意義。一方面,日冕儀研究起步較晚,直到1962年~1975年間軌道太陽觀測系列衛星(Orbiting Solar Observatory,OSO)發射,才開始進行連續性的太空日冕觀測,而且相關儀器和技術都掌握在歐美日等個別發達國家的手中,我國目前僅擁有雲南天文臺的地基日冕儀,遠不能滿足觀測需要;另一方面,目前的日冕儀性能比較有限,日冕儀的成像質量和成像視場亟需提高。
技術實現要素:
為了解決現有的日冕儀成像性能差的技術問題,本實用新型提供一種基於CCD器件的大焦面大視場日冕儀。
本實用新型的技術解決方案是:一種基於CCD器件的大焦面大視場日冕儀,其特殊之處在於:包括依次連接的FPGA控制系統、CCD器件和光學系統;
所述CCD器件用於將光學系統發送的光學信號轉換為圖像電信號;
所述FPGA控制系統用於驅動CCD器件工作,並控制圖像轉換和發送。
上述FPGA控制系統包括通訊單元、時序產生單元、圖像處理單元和圖像格式轉換單元;所述時序產生單元的輸入端與通訊單元相連,時序產生單元的輸出端與CCD器件相連;所述圖像處理單元的輸入端與CCD器件相連,圖像處理單元的輸出端與圖像格式轉換單元相連。
上述圖像處理單元的輸入端通過一個AD轉換器與CCD器件相連。
上述通訊單元通過RS422總線與外界通訊;所述圖像格式轉換單元通過LVDS總線向外界發送圖像。
上述CCD器件為CCD42-40晶片。
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於:本實用新型採用了改進的CCD時序驅動新方法,大大改善了儀器的性能,特別是讀出噪聲得到了較好的改善,是一套基於科學級全幀型CCD、適用於太空衛星平臺、解析度達2K*2K的大焦面大視場日冕儀。
附圖說明
圖1為本實用新型較佳實施例的系統模塊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參見圖1,本實用新型較佳實施例的結構包括依次連接的FPGA控制系統1、CCD器件2和光學系統3;CCD器件2用於將光學系統3發送的光學信號轉換為圖像電信號;FPGA控制系統1用於驅動CCD器件2工作,並控制圖像轉換和發送。
FPGA控制系統1包括通訊單元11、時序產生單元12、圖像處理單元13和圖像格式轉換單元14;通訊單元11用於與外界通訊、接收指令並發送儀器狀態;時序產生單元12向CCD器件2發送時序驅動信號;圖像處理單元13通過一個AD轉換器4與CCD器件2相連,用於將模擬圖像信號轉換為數字圖像信號;圖像格式轉換單元14用於將數字圖像信號轉換為指定格式。
通訊單元11通過RS422總線與外界通訊;圖像格式轉換單元14通過LVDS總線向外界發送圖像。CCD器件2具體可以選用CCD42-40晶片。
本實用新型日冕儀的工作方式為:光學系統將光學信號發送到CCD焦面上,由CCD轉換為圖像電信號;FPGA驅動CCD工作,並控制AD將模擬圖像信號轉換為數字圖像信號,再將數字圖像轉換為約定的格式通過LVDS總線發出。儀器通過RS422通訊接口與外界通訊,接收指令並發送儀器狀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