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四季網

第十八章 探海觀南龍(上)

2023-09-20 10:58:30

  珊瑚螺旋外圍密集的暗礁,就如同一道天然屏障,潮落到最低處的時候,會現出一半,大潮生時則會完全沒在水下,擋住了探寶者的去路,大船過不去,小船過去不頂事,所以暗礁群後的海域至今在世人眼中仍是神秘未知。明叔與阮黑都能識得風信水性,可以使「三叉戟」藉助潮頭躍過一層接一層的暗礁,但這片礁群間針迷舵失,洋流與風向混雜難辨,要在不明方向的情況下連行數海裡,則難於登天。這就好比讓一個優秀的短跑運動員,蒙住了眼睛參加百米衝刺比賽,他就算不摔個狗啃泥,也頂多圍著原地兜起圈子,永遠不可能跑到終點。

  所以眾人的希望全寄托在搬山道人留下的搬山分甲術上了,只要有了方向作為參照,待到潮水一漲就能過海採蛋了。在大夥的注視下,就見Shirley楊不慌不忙取出若干事物,先把木匣打開,木匣中用紅緞裹有一隻琉璃瓶,瓶身大腹通透,薄如蟬翼。瓶中用水浸著一枚丹丸,清輝澄澈,顯得極為眩目,只有小指甲蓋大小。明叔等人都不知那是何物,感覺有些摸不著頭腦。

  Shirley楊又取出另一個漆黑的瓦罐,裡面以清水養著數條小魚。小魚僅有一指來長,頭極大,全身赤紅,長得怪模怪樣,在瓦罐裡遊得很歡。她小心翼翼地撈出一尾小魚放在瓶裡,然後把瓶子放在盒中以軟緞固定。那尾小魚在瓶裡圍著丹丸轉了幾遭,就開始把它拱向一邊,無論瓶裡的清水如何晃動,小魚也會盡力把丹丸推向固定的方位。

  眾人看得眼晴直勾勾的,都想問這是什麼名堂?我為他們解釋道:「這就是搬山道人的司天魚,這魚把太陰散頂向哪個方向,哪個方向就是正東,屢試屢驗。雖然抬頭看不見北鬥星,但低頭能望見司天魚,有它給咱們指明方位,諸位還有什麼可犯愁的?」

  搬山道人久居江浙沿海,不斷在各地古墓中尋找雮塵珠,也曾有渡海躲避無底鬼洞災禍之心,又於海上尋訪仙山靈藥,在漫長地歲月中,獨創了一套方術,後世稱之為「搬山分甲」,其中搬山填海之術中不僅有尋藏掘冢的方法,也囊括了星土物生克制化的法門和秘方。

  方向感是人類一切行動所必須依賴的,單在風水一道中,最重要的龍、砂、穴、水,都離不開一個「向」,沒了方向的指引,便無法進行分金定穴。最早的時候人們是以日月星辰來確認方位,後來知道地下有大磁山,就發明了司南,再後來逐漸進化為更精確的指南車。明代形勢宗風水完善成形之後,相地尋龍的堪興羅盤也隨之進化到了極至。盤上要標有陰陽太極、五行八卦、河洛二圖、納甲、九星、二十八宿,二十四節氣、十二宮、二十四山、六十龍等等,最少的也有三層以上,多者可達四十餘層,盤上最主要的是「正、縫、中」三針。

  古代用羅盤定位的原理,離不開地磁,認為磁與針,是母子之道,而在一些特殊的場合,羅盤失去了效力,就只有使用司天魚了。司天魚的使用之法,原藏於虞王司天墓中,世上本已失傳,偶為搬山道人所得。所謂的「太陰散」,其實就是那墓主口中所含防腐丹,蘊藏太陰之精,死屍嘴裡裝了這東西,即使暴曬在日光下長達數月之久,也不會腐爛發臭,直到丹丸裡的太陰之精散盡為止。秦漢時期煉丹之道大盛,宋代後期開始衰落,這種丹丸的配方也就無處尋覓了。

  搬山道人用特製的藥水浸泡,可以使丹內重新聚集陰精,月屬太陰,放於琉璃盞中猶如明月在盤,司天魚天生有應月之性,見有清輝皎潔,就一定會從西首遊出,魚頭朝東吸納太陰之精華,這是天然物性所鍾,不為外界因素幹攏,魚首永遠自然向東。

  若是形如舟船的大司天魚,在月明極清之時更會吐珠爭光,不過這只是虞王司天墓裡的一個傳說。如今能找到的司天魚,最大不過成人食指長短,在羅盤失靈,星月無蹤的情況下,將小司天魚的魚頭作為參照,雖然並不一定精準,卻絕不會讓船在海上兜圈子迷路。

  另外Shirley楊還有「魁星盤」為輔,據說魁星乃是「九九星中第一龍」,古星學中「魁「為北鬥第一星,堪稱九宮之魁首。此星在天為萬靈之主宰;在地為百脈之權衡。魁星也就是貪狼星,傳說貪狼星君相貌奇醜,突面而獠牙,魁星盤同樣是搬山盜人自古可天墓中掘出的秘器,相當於一個小形的風水觀星盤,能夠不受天候,以及地磁和電磁的幹擾。古人認為天地人是一個整體,可以用山海之間氣息的微妙變化來觀取天星,權衡百脈。雖然搬山道人不擅風水觀星之類的勾當,但我那本《十六字陰陽風水秘術》卻詳論其中奧秘。有「司天魚「和「魁星盤「,幾乎等於開了天目,駕駛「三叉戟號」出入這片神秘莫測的螺旋迷宮,如履通衛。

  眾人聽明白了這「司天魚」和「魁星盤」的作用,激動得都快不知道說什麼好了,想不到這道難以逾越的鴻溝,早在千百年前,就有古人想出了破解的辦法。雖然現代科技越來越發達,但不得不承認,過度依賴於科技和裝備,使人們在某些方面有所退化,不過這些爛事還是留給哲人們去思考吧。現在南海中最大的寶藏,幾乎就在眾人眼前已經觸手可及了,富貴逼人,哪還顧得上去擔憂社會進步和人類退化之間的矛盾。

  沒過多久,就聽遠海洪波怒滔之聲傳了過來,海水湧動的動靜如同巨鍾,頃刻間海潮暴漲,有了搬山填海的司天秘術,「三叉戟」乘風破浪穿越了暗礁群。只見前方海面,有團異彩雲霞,海上跑船的人們管這東西叫「仙山」,仙山並不是特指露出海面的山石島嶼,所謂仙山,就是指的有雲霞墜於海面,舟船之客望見這種奇特的景象,都會認為是好的兆頭。

同类文章

第四章 吞舟之魚(下)

  漁人到珊瑚螺旋去採珠是一項暴富的手段,但危險係數實在太大,若非到了山窮水盡的絕境,也不會有人願意冒那個風險,而且即使是到珊瑚螺旋捕蚌採珠,也都是在外圍活動,沒人敢接近海眼,一是自古傳說那裡邊鬧鬼,有水鬼拖人入海溺斃,二是暗礁密布,船隻進去就會觸礁,稍有不慎,就會成為珊瑚螺旋沉船墓場中的海

第七章 海中古玉(下)

  「掰武」見大金牙要盤道,雖然心裡不以為然,卻只好洗耳恭聽,只聽大金牙邊喝啤酒邊雲山霧罩地給他一通高論,在商周戰國年間,民間根本不允許買賣玉件,因為那時候玉器都是特權階級專用物品,象徵著身份和地位,所以那會兒倒鬥的手藝人去倒鬥摸金,往往都不取明器中的玉件,而專摸真金白銀,有些考古學者去到古

第六章 青頭

  陳教授告訴我們,早在殷商時期,由於戰爭和自然災害的威脅,居住在中華大地上的先民,就曾進行過若干次大規模遷徙,其中一支向南渡海而去後,失其所蹤。  據史書所載,在珊瑚螺旋的海島上曾經有過一個青銅文明高度發達的恨天之國,他們善於使用海底的龍火,與周王朝互有往來,國中有深不見底的洞穴,這個海上

第四章 吞舟之魚(上)

  明叔餓了多半宿,一看飯菜端上來,也顧不得說話了,我見狀也沒辦法,有什麼事等他吃完再說吧,大金牙先給明叔端上熱騰騰一碗掛麵湯,湯上薄薄地浮了層碎韭菜沫,麵條上頂著著倆雞蛋黃,大金牙告訴明叔:「這麵湯有個雅稱,雞蛋黃是黃的,韭菜沫是綠的,故此喚作兩個黃鸝鳴翠柳,下面這面就更不得了,吃一口掛麵

第一章 盜墓祖師爺(下)

  我對Shirley楊說:「搬山卸嶺拜伍子胥和西楚霸王,還真是頭回聽說,終於有點茅塞頓開的感覺了,不過摸金校尉的祖師爺是曹操,這倒不出我之所料,老早以前我就知道了,不過聽我祖父講這未必準確,其中是不是還有隱情?」   Shirley楊說:「摸金拜曹公是自後漢開始的,但實際上摸金校尉穿梭往來

第三章 龍火(上)

  Shirley楊對我說:「你先別著急,先聽聽教授是什麼意思。」然後她請陳教授接著把話講完,我和胖子等人也只好耐下性之來聽,陳教授說:「沉船要是真找不到了,我也就不這麼著急了,珊瑚螺旋海域雖然遼闊,可有條線索非常關鍵,如果用古代風水秘術找尋,想來應該有著手之處,海難過後,那艘船的水手中有一

第一章 盜墓祖師爺(上)

  陳瞎子似乎在北京城裡突然消失了,我遍尋無果,只得作罷,想來他是躲到什麼地方避風頭了,於是一方面託人給他留了口信,另一方面就準備著要動身去美國了,去國遠行在即,我們想再好好看看冬天的北京,於是我帶著Shirley楊一路信步而行,到北海湖去看溜冰的熱鬧場面,順便商量出國後的安排,冬日的北京寒

第七章 海中古玉(上)

  明叔抱怨道:「有沒有搞錯啊,你阿叔我和這三位朋友什麼仙丹沒見過?這些爛青頭根本不入我們的法眼,你這到底有沒有象樣點的東西?沒有的話就不要浪費我們的時間了。」   掰武為難地說:「在珊瑚廟這座島上確實有好東西,不過得碰運氣,你們來得太不巧了,前些天有批法國人在海溝裡找到一艘明代寶船,保存十

第八章 三叉戟號(上)

  明叔是橫挑鼻子豎挑眼,在船支的挑選上半點不肯含糊,畢竟出海後身家性命都要繫於此船,最後「掰武」終於明白了:「幾位出海這是要有大動作啊?我看你們也不象普普通通來撈青頭的,一般的船根本達不到你們的要求,實不相瞞,在這水洞深處還有艘老船,是當年英國探險隊改裝過的,但那批英國人沒等出海就全部莫名

第十章 桅燈魅影

  我眺望遠海,見鯨鯢起伏,覺得胸懷大暢,驀地裡又生出一陣「人生天地間,忽如遠行客」的生死茫茫之感,對未卜的前途隱隱有些擔憂,於是我對胖子說:「摸金校尉的祖師爺曹老大當年東臨竭石,以觀滄海,咱倆這當代摸金校尉也算是南臨竭石有遺篇了,真是往事越千年,換了人間。不過你瞧這大海浩瀚,無邊無際,咱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