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治療手癬的中藥製劑的製作方法
2023-09-20 06:52:55 1
一種治療手癬的中藥製劑的製作方法
【專利摘要】本發明公開了一種治療手癬的中藥製劑,其特徵是按下列方法製成的:按重量稱取風仙花杆250份、土槿皮250份、川柏200份、花椒150份、白癬皮150份、浮萍250份,放入容器內,向容器內加入4倍藥材量的米醋,密封容器,浸泡7-20天後,過濾,向濾液中加入石碳酸、冰醋酸,加入量為:濾液:石碳酸:冰醋酸=100:3:15,攪拌均勻後,分裝即可。本發明使用方便,治癒率高,六年來,通過對220名患者的使用表明,有效率達100%,治癒率達96.36%,愈後不再復發。
【專利說明】一種治療手癬的中藥製劑
【技術領域】
[0001]本發明涉及一種中藥,特別是一種用於治療手癬的中藥製劑。
【背景技術】
[0002]手癬是指手掌部的皮膚被癬菌感染,表現為水庖、角化和鱗屑性斑片。臨床上以角化增厚、掌紋加深、如鵝掌狀者多見,故又稱之為「鵝掌風」。手癬是由真菌引起的疾病,具有一定的傳染性,得了手癬一定要及時的治療。手癬是淺部真菌引起的慢性皮膚病,常常從一隻手開始發病,又因真菌在溼熱季節容易繁殖,故在黴雨或天熱時病情易惡化,有小水皰、丘疹、鱗屑和糜爛等,冬季易有皸裂或角質(即角化過度),時有瘙癢。目前,治療手癬的方法一般是採用外用塗抹類藥物,但存在著治療時間長、治癒率的缺陷。
【發明內容】
[0003]本發明的目的是想提供一種新的用於治療手癬的中藥製劑,採用該中藥製劑治療手癬,治療時間短,治癒率高。
[0004]為實現本發明的上述目的所採用的技術方案是:一種治療手癬的中藥製劑,其特徵是按下列方法製成的:
按重量稱取風仙花杆250份、土槿皮250份、川柏200份、花椒150份、白癬皮150份、浮萍250份,放入容器內,向容器內加入4倍藥材量的米醋,密封容器,浸泡7-20天後,過濾,向濾液中加入石碳酸、冰醋酸,加入量為:濾液:石碳酸:冰醋酸=100:3:15,攪拌均勻後,分裝即可。
[0005]本發明配方中所採的各種藥材的來源及功能主治如下:
風仙透骨草【別名】透骨草、鳳仙梗、鳳仙花梗、鳳仙花秸、鳳仙花杆【來源】為鳳仙花科植物鳳仙花的莖。【功能主治】祛風溼,活血,解毒。主風溼痺痛,跌打腫痛,閉經,痛經,癰腫,丹毒,鵝掌風,蛇蟲咬傷。
[0006]土槿皮【來源】松科金錢松屬植物金錢松Pseudolarix amabilis (Nelson) Rehd.[P.kaempferi Gord.],以根皮和近根樹皮入藥。立夏後採收根皮和近根樹皮,曬乾平疊。【功能主治】止癢殺蟲。用於手腳癬,神經性皮炎,溼疹,癩痢頭。
[0007]川柏【來源】即柏木。因四川盛產柏木,故稱「川柏」。【功能主治】清熱,燥溼,瀉火,解毒。治熱痢,洩瀉,消渴,黃疸,痿甓,夢遺,淋濁,痔瘡,便血,亦白帶下,骨蒸勞熱,目赤腫痛,口舌生瘡,瘡瘍腫毒。
[0008]花椒【來源】本品為芸香科植物青椒(香椒、青花椒、山椒、狗椒)Zanthoxylumschinifolium Sieb.et Zucc.或花椒(蜀椒、川椒、紅椒、紅花椒、大紅袍)Zantho xylumbungeanum Maxim.的乾燥成熟果皮(花椒)及種子(椒目)入藥。【功能主治】溫中止痛,殺蟲止癢。用於脘腹冷痛,嘔吐洩瀉,蟲積腹痛,蛔蟲症;外治溼疹瘙癢。
[0009]白癖皮【來源】為芸香科植物白鮮Dictamnus dasycarpus Turcz.的乾燥根皮。【功能主治】清熱燥溼,祛風解毒。用於溼熱瘡毒,黃水淋漓,溼疹,風疹,疥癬瘡瘌,風溼熱痺,黃疸尿赤。
[0010]浮萍【來源】為浮萍科植物紫萍或浮萍的全草。【功能主治】發汗解表,透疹止癢,利水消腫,清熱解毒。主治風熱表證,麻疹不透,隱疹瘙癢,水腫,癃閉,瘡癬,丹毒,燙傷。
[0011]按照本發明的方法製成的中藥製劑,對治療手癬有非常顯著的療效,治療時間短,治癒率高,一般每次用此藥浸泡手15-30分鐘,每周一次,3-8次即可痊癒,輕者浸泡三次即可痊癒,重者浸泡8次即可痊癒。六年來,通過對220名患者的使用表明,有效率達100%,治癒率達96.36%,愈後不再復發。
[0012]具體治療情況見下表
【權利要求】
1.一種治療手癬的中藥製劑,其特徵是按下列方法製成的:按重量稱取風仙花杆250份、土槿皮250份、川柏200份、花椒150份、白癬皮150份、浮萍250份,放入容器內,向容器內加入4倍藥材量的米醋,密封容器,浸泡7-20天後,過濾,向濾液中加入石碳酸、冰醋酸,加入量為:濾液:石碳酸: 冰醋酸=100:3:15,攪拌均勻後,分裝即可。
【文檔編號】A61P31/10GK103690701SQ201310710333
【公開日】2014年4月2日 申請日期:2013年12月22日 優先權日:2013年12月22日
【發明者】孫斌 申請人:孫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