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自動搗年糕機的製作方法
2023-09-20 06:35:55 1
本實用新型涉及食品製作領域,尤其涉及一種自動搗年糕機。
背景技術:
年糕是一種常見的糯米加工食品,也稱打糕,深受百姓的喜愛。現有的年糕採用手工製作,要搗制出口感好的年糕,需要兩個工人配合操作,一個工人不斷翻轉石臼中的年糕,另一個工人不斷用石杵敲擊,勞動強度十分大,也有採用機器打制的年糕,但是現有機器搗錘動作單一,普遍存在搗制不均勻的問題,成品的口感和味道與手工製作差異很大,不能被市場所認可。
技術實現要素: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於提供一種模仿手工年糕製作的自動搗年糕機,既能省時省力,又能保證年糕的口感,解決背景技術中的問題。
為實現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採用如下技術方案:
一種自動搗年糕機,包括底座,所述底座上設有盆體,所述底座下設有第一驅動裝置,所述第一驅動裝置連接所述盆體的底部;所述底座連接有主杆,所述主杆連接有支杆,所述支杆上穿接有驅動杆,所述支杆的上端面上固定有第二驅動裝置,所述第二驅動裝置連接所述驅動杆,所述驅動杆的下端連接有杵頭,所述驅動杆與所述盆體的底部相垂直,所述杵頭的位置與所述盆體的底部相對應;所述主杆上設有撥片,所述撥片的下端伸入所述盆體內,所述撥片的一條側邊緊貼所述盆體的內側壁;所述撥片的長度不小於所述盆體深度的二分之一,所述撥片的大小和所述杵頭的大小相適配。
作為優選,所述撥片的本體向盆體的側壁傾斜,且其傾斜方向與盆體的旋轉方向相適配。
作為優選,所述杵頭的下端呈半球形。
作為優選,所述第一驅動裝置為第一電機。
作為優選,所述第二驅動裝置包括第二電機,所述第二電機連接有齒輪,所述驅動杆上設有與所述齒輪相適配的齒紋,所述驅動杆與所述齒輪相嚙合。
本實用新型中,盆體用於盛放待搗的年糕團,第一驅動裝置帶動盆體旋轉,第二驅動裝置通過驅動杆帶動杵頭上下運動,不斷搗杵盆體底部的年糕團,年糕團受力變形,面積擴大到盆體的側壁上,固定的撥片在盆體旋轉的同時,不斷將側壁上的年糕團撥返回盆體的中央位置,且聚集在原年糕團的上層,杵頭的下一次搗杵動作會將該部分年糕搗入年糕團內部,而原本位於年糕團中央的那部分年糕又被擠出到盆體的側壁上,如此反覆,完全做到均勻地搗杵,確保年糕的口感,在適當調整盆體旋轉速度和杵頭運動速度的情況下,既能省時省力,又能保證年糕的口感,甚至能比手工製作的年糕口感更好,撥片的大小和長度的設置即能使年糕團的邊緣內翻,又不會影響杵頭的作業。
附圖說明
圖1是本實用新型實施例的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圖1,對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做進一步說明,但不限於本說明。
一種自動搗年糕機,包括底座1,底座1上設有盆體2,底座1下設有第一電機3,第一電機3連接盆體2的底部;底座1連接有主杆4,主杆4連接有支杆5,支杆5上穿接有驅動杆6,支杆5的上端面上固定有第二電機7,第二電機7連接有齒輪8,驅動杆6上設有與齒輪8相適配的齒紋,驅動杆6與齒輪8相嚙合,驅動杆6的下端連接有杵頭9,驅動杆6與盆體2的底部相垂直,杵頭9的位置與盆體2的底部相對應;主杆4上設有撥片10,撥片10的下端伸入盆體2內,撥片10的一條側邊緊貼盆體2的內側壁;撥片10的長度不小於盆體2深度的二分之一,撥片10的大小和杵頭9的大小相適配。
撥片10的本體向盆體2的側壁傾斜,且其傾斜方向與盆體2的旋轉方向相適配。杵頭9的下端呈半球形。第一電機3帶動盆體2旋轉,第二電機7帶動齒輪8旋轉,所述齒輪8帶動相嚙合的驅動杆6上下移動,半球形的杵頭9更容易使年糕團伸展,撥片10的本體傾斜,更有利於伸展的年糕團邊緣的聚攏,調節好第一電機3和第二電機7的旋轉速率,使得杵頭9和盆體2配合運作,做到均勻地搗杵,確保年糕的口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