體內結節是由於什麼原因引起(體內的結節從何而來)
2023-09-20 06:24:17 3
現如今人們養生意識越來越強,為了維持身體健康狀況,很多人養成了定期體檢的好習慣,這樣便可對疾病早發現,早治療,及早將疾病扼殺在萌芽狀態。
但是很多人在體檢的時候卻發現體內存有結節,比如說甲狀腺結節,乳腺結節,肺結節等等。
再加上現如今疾病的高發,尤其是癌症,依舊是目前臨床無法徹底根治的疾病,檢查時被發現有結節以後勢必令人恐慌,害怕以為這就是癌症出現的前兆。
其實大家不必過多擔心,首先要清楚95%以上的結節都屬於良性的,只有5%左右的結節,才會有惡變的可能。
01
體內的結節從何而來?
其實所謂結節也就是指各個器官內細胞異常增生也可以理解為器官異常增生形成的肉疙瘩,一般通過影像學或者是觸診等方法,可被發現。
可是結節出現的原因有很多,就拿肺結節來講,因為長期吸菸或者是生活在環境汙染較重的空氣下,本身患有肺炎或者肺結核等等都可能刺激細胞異常增長,導致肺部結節的發生。
02
查出結節之後,離癌症還有多遠?
體檢時檢查出患有結節,狗都會出現癌變呢?
從上面我們了解到不是所有的結節都會向惡性發展,結節也需要通過病理學檢測才能夠最終宣判,是不是惡性的,當然也可以通過結節的形態判斷是良性還是惡性。
1、甲狀腺結節
有調查數據顯示,每5人中可能就有人患有甲狀腺結節,而超過90%的甲狀腺結節都屬於良性的。
當體檢時發現有結節以後,醫生會根據臨床判斷以及患者所做的各項檢查數據,比如說甲狀腺超聲和穿刺活檢等來進行評估,總體來說,低回聲、實心、有鈣化、形狀不規則、看起來「張牙舞爪」的結節更可能是惡性,如果結節的體積過大,或許也屬於惡性結節,就需要通過手術的方式進行切除。
一般在甲狀腺超聲檢查以後,發現某個結節非常可疑,醫生也可能會建議你進一步做穿刺活檢,通過活檢便能最終定論,因此當出現甲狀腺結節後,一定要聽從醫生的建議,通過有效的檢測方法判斷結節是良還是惡。
2、肺結節
肺結節也就是肺部裡密度增高的結節,其實並非某種固定的疾病,而是一種影像學上的定義,有研究指出我國正常人群體檢肺部結節檢出率大概為20%~40%,其中90%的肺結節都屬於良性的。
體檢時發現有肺部結節,而且已被確診為是良性,一般不需要手術,只需謹遵醫囑服用藥物或者定期復檢便可。
對於初次檢查便發現一釐米以上的結節,而且評估為是高危結節,那麼肺癌的可能性就比較大,這時候可以考慮及時通過手術的方式切除。
3、乳腺結節
乳腺結節也是我們臨床上經常遇到的問題,乳腺結節惡性的可能性比較低,而且臨床上乳腺結節也僅有4%~10%屬於惡性的。
同樣要想區分乳腺結節的性質,我們首先要做一系列的檢查,比如說B超檢查、鉬靶X線檢查來鑑別。
當日常可以通過手感觸摸的方式,感覺有明顯的結節存在,可通過硬度以及手術是否可以推動,以及短期內有無增大,觸摸時有無疼痛感等等,來判斷其良惡程度。
03
少吃4種「發物」,結節或可慢慢消除
現如今網絡的普及,很多人在網上發現有一些治療結節的偏方,比如說蒲公英具有清熱解毒消腫散結的功效,可治療疔瘡腫毒、瘰癧等疾病。那蒲公英是否有消除結節的功效?
醫生表示:單純的依靠移一味藥物就能消掉肺結節是完全不可能的。
因為結節的形態非常複雜,而且每個人都屬於獨立個體,體質不同病因不同,在沒有專業醫生的辯證基礎之下,是無法起到消散結節的目的。
提醒體內有結節的人,想要消除結節,不妨少吃這幾種「發物」:
1、含碘量高的食物
如若患有甲狀腺結節合併甲亢的患者,要知道甲狀腺對碘的生物利用能力要比正常人還高,攝入點只會加重病情,所以當患有甲狀腺結節後,應限制碘的攝入。
而對於不合併甲亢的甲狀腺患者,可通過檢測提示碘是否過量,如果發現碘過量,建議改為無碘鹽或者是少吃海帶,紫菜等含碘豐富的食物。
2、菸草
對於肺部結節的預防最有效的措施就是避免直接吸一手或者是二手菸,要知道香菸中的焦油,含多種化學成分,進入肺部後會對肺部造成異常刺激,尤其是長時間的攝入,含量不但增大,對肺部會造成嚴重損傷。
3、高鹽、高脂食物
經常性食用醃製類食品,比如酸菜或者各種小醃菜,其中含一定亞硝酸鹽會增加癌變風險,除此之外高脂肪類食物不僅會刺激腸胃,還會刺激結節使結節異常增大甚至出現惡化的風險,容易引發結節癌變。
4、酒精
酒精同樣會刺激結節,促進其快速增長,甚至會加速惡變的風險。
因此建議患者當體檢時發現有結節的存在,儘量少喝酒或者直接不喝。
身體檢查時出現結節,最主要的是先判斷其性質,若是良性的要注意定期複查,注意改變生活方式,如果是惡性的,要積極配合醫生治療,通過手術的方式幹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