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灌增壓噴射泵的製作方法
2023-08-13 11:39:51 1
專利名稱:自灌增壓噴射泵的製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自灌增壓式噴射泵,特別適用於高揚程深井提水作業。
在本實用新型作出之前,本人曾向中國專利局提出過一項《自灌噴射泵》的專利申請。該《自灌噴射泵》是通過在泵體的泵腔內加設噴射裝置來提高其流量和出口壓力的,由於自灌噴射泵的泵體和泵腔受到整體結構的限制,因此,安裝於泵腔內的噴射裝置的結構也受到了相應的制約,從而影響了自灌噴射泵的增壓效果和揚程。
本實用新型旨在克服上述問題,提供一種可顯著提高出口壓力和揚程的適用於深井提水作業的自灌增壓噴射泵。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通過在泵體外加設增壓噴射器來實現的。在增壓噴射器內,設置有噴嘴和噴管。並通過增壓管和進水管直接與泵體內的進水口相連接,使進入泵腔葉輪內的進水壓力得到有效的提高,從而顯著地提高了出口壓力和揚程。
經過上述設計後的自灌增壓噴射泵結構合理、製作簡單,安裝、使用方便,出口壓力大、揚程可達到60米,是一種理想的深井提水作業工具。
本實用新型的具體實施方案如附圖所示
圖1是本實用新型的結構示意圖圖2是本實用新型的機泵部分的結構示意圖圖3是本實用新型泵體的結構示意圖圖4是本實用新型葉輪的結構示意圖圖5是本實用新型葉輪的側示圖圖6是本實用新型增壓噴射器的結構示意圖圖7是本實用新型增壓噴射體的結構示意圖
以下結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的具體結構及工作原理和工作過程進行詳細說明自灌增壓噴射泵採用機電一體化結構,它主要包括有電機1、壓力罐2、泵座3、泵體4、增壓噴射器8,底閥9、壓力表10、壓力自動開關11等部分。泵座3與電機前端蓋製成一體,泵座3與泵體4共同構成水泵泵腔16,葉輪14通過密封圈13安裝在泵腔16內的電機軸18上,在葉輪14的前端部,設置有出水蓋15。在泵體4上,設置有進水孔17、出水孔19和增壓孔20。壓力罐2通過出水管5安裝在泵體的出水孔19處。在壓力罐2內,設置有氣囊12。氣囊12採用富有彈性的橡膠製作,以調節泵腔和管道內的壓力。增壓噴射器8由導管24、噴管25、噴射器主體26及噴嘴27所組成。噴射器主體26呈U形結構,在噴射器主體上,設置有出水口28、增壓口29、進水口31及噴嘴座30。噴管25套裝在導管24內,並與導管24一起共同安裝在噴射器主體的出水口28處,噴嘴27安裝在噴射器主體內的噴嘴座30上,噴嘴27與噴管25內腔呈同一軸線設置。噴管25的內腔星喇叭形結構,以利於加速噴管內腔水流的流速。噴射器主體的進水口31通過導管與底閥9相連接,增壓口29通過增壓管6與泵體4上的增壓出水孔20相連接;出水口28通過導管24,進水管7與泵體4上的進水孔17相連接。
自灌增壓噴射泵的葉輪14採用封閉式結構,在葉輪14內,設置有螺旋式葉片22。葉輪14的進水口21呈軸向設置,其螺旋形出水口23星徑向設置。葉輪的材料可採用ABS材料製作,以便於成形。安裝於葉輪14前端部的出水蓋15內,亦設置有螺旋形的出水孔。設置於泵體4上的壓力表10和壓力自動開關11則能自動顯示出泵腔內及管道內的壓力,並自動控制水泵的開啟運行。
自灌增壓噴射泵的電機機殼採用鋁製薄壁結構,以減輕其整體重量。電機的冷卻風扇採用大直徑風葉,可有效提高其冷卻效果。電機風罩與電機機殼之間,則採用卡式結構,使其具有良好的拆裝性能。
自灌增壓噴射泵的工作原理及工作過程是這樣來實現的將自灌增壓噴射泵的底閥9及增壓噴射器8部分置於深井內,同時將泵腔和管道內注入引水。然後啟動電機,電機帶動葉輪14高速旋轉,產生吸力,將水從底閥9,經增壓噴射器8內的噴管25,進水管7進入泵腔內的葉輪14內,在葉輪高速旋轉所產生的離心力的作用下,產生壓力,壓力水經葉輪和出水蓋15上的螺旋形出水口,進入泵體內腔。此後分成兩股,一股經泵體上的出水孔19經出水管5排出;另一股壓力水從泵體上的增壓出水孔20,經增壓管6回流至增壓噴射器主體上的增壓口29進入噴射器主體,並由噴嘴27噴向噴管25,經進水管7再次進入葉輪14,以提高葉輪的進水水壓,達到增壓的目的。
安裝在泵體出水管5上的壓力罐2內的橡膠氣囊12內,通常充填有0.25~0.3MPa的空氣。在水泵工作、管道內產生壓力時,壓力水可以進入壓力罐內,壓縮其氣囊12。當電源切斷後,泵腔及管道內的水壓下降時,由於橡膠皮囊內壓力氣體的作用,將進入壓力罐內的有壓力的水擠回到泵腔和管道內,以穩定泵腔和管道內的水壓及壓力自動開關內的壓力,保證壓力自動開關平穩地工作,並實現自動供水的目的。
權利要求1.一種包括有電機(1)、壓力罐(2)、泵座(3)、泵體(4)、增壓噴射器(8)、底閥(9)、壓力表(10)、壓力自動開關(11)的自灌增壓噴射泵,其特徵是泵座(3)與電機前端蓋製成一體,泵座(3)與泵體(4)共同構成水泵泵腔(16),葉輪(14)通過密封圈(13)安裝在泵腔(16)內的電機軸(18)上,在葉輪(14)的前端部,設置有出水蓋(15)。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自灌增壓噴射泵,其特徵是所述的壓力罐(2)通過出水管(5)安裝在泵體的出水孔(19)處,在壓力罐(2)內,設置有氣囊(12)。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自灌增壓噴射泵,其特徵是所述的增壓噴射器(8)由導管(24)、噴管(25)、噴射器主體(26)及噴嘴(27)所組成,噴射器主體(26)呈U形結構,在噴射器主體上,設置有出水口(28)、增壓口(29),進水口(31)及噴嘴座(30)。
4.根據權利要求1或3所述的自灌增壓噴射泵,其特徵是所述的噴嘴(27)與噴管(25)的內腔呈同一軸線設置。
5.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自灌增壓噴射泵,其特徵是所述的葉輪(14)為封閉式結構,在葉輪(14)內,設置有螺旋式葉片(22),葉輪(14)的進水口(21)呈軸向設置,螺旋形的出水口(23)呈徑向設置。
6.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自灌增壓噴射泵,其特徵是所述的出水蓋(15)內,設置有螺旋形的出水口。
專利摘要一種自灌增壓噴射泵,主要由電機、壓力罐、泵座、泵體、增壓噴射器、底閥、壓力表、壓力自動開關所組成。其特徵是,泵座與電機前端蓋製成一體,泵座與泵體共同構成水泵泵腔,葉輪通過密封圈安裝在泵腔內的電機軸上,葉輪採用封密式結構,在葉輪的前端部,設置有出水蓋。本實用新型結構合理、製作簡單,安裝、使用方便、壽命長,出口壓力大,揚程可達到60米,是一種理想的深井提水作業工具。
文檔編號F04D1/04GK2258925SQ9522172
公開日1997年8月6日 申請日期1995年9月12日 優先權日1995年9月12日
發明者林六富, 潘先華, 林文萍, 林子才, 林子明 申請人:溫嶺市輕工電機總廠, 溫嶺市東寶機泵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