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凸輪分離輪的製作方法
2023-08-13 16:00:41 2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鏈條技術領域,更具體地說,它涉及一種無凸輪分離輪。
背景技術:
目前,公告號為CN205432101U的中國專利公開了一種無凸輪分離輪,包括傳動軸和與傳動軸連接的軸套,軸套外部設置配氣座,配氣座的內腔連接於扇形的負壓氣道;配氣座分別套設有座圈、前輪體和後輪體,所述前輪體和後輪體之間設有滑軸,滑軸上設有滑塊,滑塊上設有用於連接座圈和滑塊上的鉸接機構,鉸接機構包括與座圈和滑板鉸接的連杆,連杆上設有拐角。
這種無凸輪分離輪能夠使連杆更加方便、快速、牢固地安裝在滑塊和座圈之間,不過,由於與螺紋孔連接的鉸接柱在工作過程中,既需要承受滑塊移動時的徑向載荷,又需要承受在自身與連杆配合轉動時、不同角度的載荷,長期單向的轉動、工作,鉸接柱與螺紋孔的螺紋容易鬆動、或因疲勞發生磨損或變形,減少設備的使用壽命。
技術實現要素:
針對現有技術存在的不足,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於提供一種無凸輪分離輪,能夠延緩鉸接柱與螺紋孔的作業疲勞,延長設備的使用壽命。
為實現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提供了如下技術方案:一種無凸輪分離輪,包括滑軸、以及設置在滑軸上的滑塊,所述滑塊上設有鉸接結構,所述鉸接結構包括連杆,所述滑塊朝向連杆的一側設有鉸接柱與牴觸塊,牴觸塊位於連杆與滑塊之間,鉸接柱遠離滑塊的一端與連杆鉸接,鉸接柱靠近滑塊的一端穿過牴觸塊與所述滑塊固定連接,所述鉸接柱包括與滑塊螺紋連接的螺紋段,所述螺紋段上設有緊固塊,所述緊固塊為旋轉體結構、並與所述螺紋段同軸設置,所述滑塊相對連杆的一側設有與緊固塊抵接的緊固槽。
通過採用上述技術方案,由於緊固塊強度高,能夠輔助鉸接柱的螺紋段在工作過程中承受各方向上的載荷,在滑塊滑移、以及轉動過程中,利用自身與緊固槽的牴觸,減少螺紋段與滑塊螺紋連接面之間的鬆動現象,同時減少螺紋的磨損以及形變的程度,延長設備的使用壽命。
進一步的,所述緊固塊呈圓柱狀、並與所述螺紋段一體成型。
通過採用上述技術方案,緊固塊能夠承受360度的周向載荷,而且外側為圓周面,在運行中能夠避免應力集中的現象,分散載荷,進一步延長工件的使用壽命;同時,配合螺紋段與滑塊的螺紋連接,裝配方便;緊固塊與螺紋段一體成型,能夠保證自身的結構強度,以及載荷的傳遞。
進一步的,所述螺紋段包括第一螺紋部與第二螺紋部,所述緊固塊位於第一螺紋部與第二螺紋部之間,且第一螺紋部的直徑小於第二螺紋部,緊固塊外圓周面的直徑介於第一螺紋部的直徑與第二螺紋部的直徑之間。
通過採用上述技術方案,利用兩個螺紋部,將緊固塊固定在滑塊內,保證設備該處的結構緊湊,改進後不影響設備該處的正常裝配、運行;
同時,這樣的設計,緊固塊與兩個螺紋部不同的直徑,可以將自身承受的載荷以不同的角度分散到不同的部位,進一步減緩在長期固定荷載下的疲勞、磨損、形變的情況發生。
進一步的,所述牴觸塊相對滑塊的一側設有金屬面,滑塊的表面設有供金屬面嵌入的凹槽;
所述金屬面與鉸接柱抵接。
通過採用上述技術方案,金屬面能夠加強牴觸塊該部位的結構強度,在起到緩衝作用的同時,配合滑塊一同加強對鉸接柱的徑向限位,使得鉸接柱的連接更加穩固;
凹槽的設計,則是方便牴觸塊的裝配,使設備的該處結構更加緊湊。
進一步的,所述連杆的投影呈「V」字形結構;
所述連杆的夾角朝向自身的轉動方向。
通過採用上述技術方案,「V」字形結構的連杆,能夠在滑塊通過連杆與座圈的配合時,改變驅動力的方向,從現有技術中接近橫向拉動的作用力,變為接近垂直於運動方向、推動式或拉動式的作用力,座圈可以用最小的驅動力驅動滑塊滑移,提高對作用力的利用率。
進一步的,所述緊固塊背向連杆一端的邊緣設有圓弧面。
通過採用上述技術方案,利用圓弧面受力均勻的特點,在工作過程中,能夠防止緊固塊、乃至該段鉸接柱的應力集中現象,進一步延長工件的使用壽命。
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通過緊固塊的設計,分擔鉸接柱螺紋部分的載荷,延緩鉸接柱與螺紋孔的作業疲勞,延長設備的使用壽命。
附圖說明
圖1為本實施例剖視圖;
圖2為圖1中的A處放大圖;
圖3為本實施例中的連杆的俯視圖。
圖中:1、滑軸;2、滑塊;21、緊固槽;3、鉸接結構;31、連杆;4、鉸接柱;41、螺紋段;42、第一螺紋部;43、第二螺紋部;5、牴觸塊;51、金屬面;6、緊固塊;61、圓弧面。
具體實施方式
以下結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詳細說明。
圖1所示,本實施例中包括滑軸1、滑塊2,滑塊2通過滑軸1實現滑移效果。
結合圖1與圖2所示,鉸接結構3主要包括連杆31,用於連接座圈與滑塊2,從圖3中可以看出,連杆31呈「V」字型的結構,開口需要朝向、或背向自身的轉動方向,改變座圈與滑塊2之間,驅動力傳遞的角度,實現高效率的利用滑塊2周向轉動帶來的驅動力。
結合圖1與圖2所示,鉸接柱4與牴觸塊5均位於滑塊2朝向連杆31的一側,牴觸塊5位於連杆31與滑塊2之間,從圖2中可以看出,牴觸塊5與滑塊2抵接的一面為硬質合金構成的金屬面51,套接於鉸接柱4,並嵌於滑塊2上的凹槽內。
結合圖1與圖2所示,鉸接柱4遠離滑塊2的一端與連杆31鉸接,鉸接柱4靠近滑塊2的一端穿過牴觸塊5,其螺紋段41與滑塊2螺紋連接,緊固塊6為圓柱體形結構,並與螺紋段41同軸及一體加工成型。
如圖2所示,螺紋段41分隔為第一螺紋部42與第二螺紋部43,緊固塊6位於第一螺紋部42與第二螺紋部43之間,第一螺紋部42、緊固塊6、第二螺紋部43三者的外圓周面的直徑依次減小,且緊固塊6背向連杆31一端的邊緣為圓弧面61。
本實施例的裝配過程,鉸接柱4穿過牴觸塊5,其第二螺紋部43首先與滑塊2螺紋連接,轉動過程中,緊固塊6逐漸嵌入緊固槽21,第一螺紋部42與第二螺紋部43同時旋入與滑塊2上的螺紋孔,最終完成該處的裝配。
在設備運行過程中,利用自身與緊固槽21的牴觸,減少螺紋段41與滑塊2螺紋連接面之間的鬆動現象,同時減少螺紋的磨損以及形變的程度,延長設備的使用壽命;
此外,本實施例中的連杆31改變了驅動力的方向,從現有技術中接近橫向拉動的作用力,變為接近垂直於運動方向,將驅動力變為推動式或拉動式,座圈可以用最小的驅動力帶動滑塊2滑移。
本具體實施例僅僅是對本實用新型的解釋,其並不是對本實用新型的限制,本領域技術人員在閱讀完本說明書後可以根據需要對本實施例做出沒有創造性貢獻的修改,但只要在本實用新型的權利要求範圍內都受到專利法的保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