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懸回歸單身(可以給寶貝唱寶貝了)
2023-08-13 17:23:12 1
張懸(焦安溥)po出了一封寫給歌迷的電子信,宣布懷孕的好消息。
「今年與為了明年綁在身上的幕後工作依然繁重,工作的日子裡那天我發現自己懷孕了。
(看電子報的人別驚慌這種事我驚慌就可以了,而且我已經驚慌完了XD)」
真是可可愛愛。
很難想像,如今以柔軟的、鬆弛的姿態出現在大家面前的安溥,十幾年前是一個煙不離手、離經叛道的樂隊主唱。
01
2003年8月,臺北海灘,舞臺上張懸抱著吉他。
短髮、黑背心、牛仔褲,她臉上沒有一點妝,說起話來,手腕上的nike紅色腕帶一直在晃。
「這是我們第一次表演給這麼多人看,所以,你們就是對的人。」
她23歲,臉和語言都青澀,平生第一次有這麼多觀眾。「其實我們的團員,一起經歷很多事,只是為了這個比賽。」鏡頭切到貝斯和吉他手,兩個年輕的影子在風中木立。
開始有人歡呼,大聲喊她的名字。去看《海洋熱》的人,大都是為了張懸。
張懸擦擦眼角,笑著衝臺下說:「我沒有哭,沒哭。」
前奏響起,她唱了《並不》。這是當年臺灣海洋音樂祭的決賽現場,也是紀錄片《海洋熱》的開頭。
「海洋音樂祭」是臺灣一年一度的獨立音樂大賞比賽,導演陳龍男跟拍賽事,卻沒想到大獲成功。
《海洋熱》斬獲04年臺北電影節的評審團特別獎和觀眾票選最佳影片,受邀參加釜山影展,在豆瓣上評分高達8.7。
而今的她長髮長裙,化著精緻的妝。難以想像15年前,她還是樂團Mango Runs的主唱,煙不離手,像個假小子。
02
《海洋熱》讓人重新認識了她,也因此更愛她。
23歲那年,她年輕又成熟。作為樂團的精神領袖,她已經表現得與眾不同,會說明自己的理念,會嚴肅地問團員:「我們這首歌是想表達一個什麼樣的態度,嗯?」
鏡頭一轉,她又感性而敏感,特別愛哭。和團員溝通不暢會哭,臺上破音會哭,最後的演出也會感慨得掉淚。
如今小女孩兒長大了,換了一張理智知性的臉。可是回頭看看《海洋熱》,會明白10多年來,她想堅持的是什麼,這一路靠什麼走到今天。
大賽勝出者能拿到20萬獎金,可她對此毫無興趣。「我才不要20萬啦,拿去捐給孤兒。」
她把比賽當成一次練團:「我實在不知道這比賽裡有什麼我想要的東西,唯一有意義的,就是它給我們進步的壓力。」
她很酷,很瘋,上了臺就盡情揮灑自己,下了臺為表演絞盡腦汁。「青春最大的字眼在音樂裡面,就是original。」
這種純粹,在之後乃至今天,都成了難得一見的奢侈品。
幾年之後,大陸選秀熱興起,「超女」等一眾音樂比賽成為潮流,但它們都和獨立音樂大賞有本質的區別:唱別人的歌、商業化運作、賽後按公司要求立人設….
而在《海洋熱》裡,獨立音樂就是追求自己想做的東西,讓別人一聽就知道,「那個只能是我。」
獨立與自我,比冠軍、20萬獎金乃至之後的成功成名更加重要,這就是獨立音樂的精神。豆瓣上有人說,看《海洋熱》,就像看著他們在幫自己追逐一個夢。
或許作為一部音樂紀錄片,《海洋熱》最大的意義,是幫我們挖掘出獨立音樂背後的東西:年輕、釋放生命、不顧一切去追求自我的熱血。它其實是一種人生態度。
03
現實有它殘酷的一面。比賽過後,大多數樂團的生涯戛然而止。
Mango Runs不久後解散,鼓手和吉他手都加入了其他的樂團,張懸獨自尋求發展;更多的參賽者礙於生存壓力,告別音樂另謀出路。
最後拿獎的時候,張懸激動地在舞臺上搶話筒大喊:「你們知道搖滾是什麼嗎?搖滾就是我們永遠在一起!」
這群年輕人在臺上抱成一團。待到燈光暗下,人潮散去,他們很快各奔東西。
後來的張懸,還是一如既往地做音樂,每隔兩三年就出一張優質的專輯,然後獲獎無數。
她活躍在各大音樂節的舞臺上,也不排斥與好朋友一起演出。
還記得2013年,她在「樹與花」演唱會的現場,與樸樹同臺演唱蘇打綠的《你在煩惱什麼》,二人眼裡的光芒,是相似的快樂與清澈。
樸樹與張懸《你在煩惱什麼》
都是沒有多少名利心的人,所以享受舞臺,享受音樂本身。
2015年,她首度擔任導演,在高雄巨蛋策劃演出「潮水箴言概念演唱會」,那場演唱會結束後,她宣布把名字改回本名「焦安溥」,退居幕後,短期內不會再發唱片。
好幾年了,每隔一段時間就有歌迷呼喚她什麼時候回來,沒想到是以這樣的方式。但,真的值得高興。
這個13歲時就寫下《寶貝》的女孩兒,如今也擁有了自己的寶貝。
從前她說,《寶貝》是寫給自己,寫給當年那個與媽媽吵架後,無助、自卑、無法把自己當成寶貝的小小的自己。
她完整地愛過自己,也有一天能夠毫無保留地去愛自己的寶貝。正如一個巧妙的輪迴。
現在,她可以把這首歌唱給自己的孩子聽了,在她寫出這首歌的25年之後。
她會幸福,她的寶貝也會。
作者:洪蔚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