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如何告別假期綜合症(教你幾招幫寶寶擺脫)
2023-08-13 17:17:53 1
孩子如何告別假期綜合症?元宵吃了、燈會逛了,這個春節算是徹徹底底地過完了身體乏力、睏倦、焦躁不安或失眠……長假過後,這些「假期症候群」找到你了沒?其實,對於即將回歸幼兒園的寶寶來說,假期同樣顯示「餘額不足」……,下面我們就來聊聊關於孩子如何告別假期綜合症?接下來我們就一起去了解一下吧!

孩子如何告別假期綜合症
元宵吃了、燈會逛了,這個春節算是徹徹底底地過完了。身體乏力、睏倦、焦躁不安或失眠……長假過後,這些「假期症候群」找到你了沒?其實,對於即將回歸幼兒園的寶寶來說,假期同樣顯示「餘額不足」……
家長們也不要忽視了我們的寶寶們,他們也面臨假期的結束和幼兒園生活的開始,尤其是一些剛剛上了幾個月幼兒園、第一次放寒假的寶寶們,他們也會和成人一樣出現「假期症候群」。
如果說成人「假期症候群」是因為一段時間生活不規律、過度娛樂、過度興奮與消耗等造成的,那麼孩子也難免出現晚睡晚起、進食紊亂、撒嬌耍賴、天天看電視或手機等問題。與此同時,孩子們在假期暫時擺脫了幼兒園規則的約束,重返被寵愛的中心,尤其在春節期間更是全家人的「焦點人物」。眼看假期消耗殆盡,對徹底「放飛自我」的寶寶們來說是眼前享受的待遇即將消失,並且還要重返幼兒園的「約束」。於是,寶寶們開始出現「假期症候群」,有的哭鬧,有的不想去幼兒園,有的甚至會出現一些身體的不舒服等等。
變「矯情」愛哭鬧 你家娃中招沒?
我們來了解一下寶寶假期症候群的表現:
1.生活節律失調睡眠不規律:到睡覺時間仍很興奮,起床又很困難;飲食不規律:假期飲食時間和飯菜品種都會有很大變化,出現消化不良、胃口不好等。
2.節後失落情緒春節期間長輩親戚眾星捧月,爸爸媽媽天天陪玩,寶寶們享受著假期的美好。眼看假期結束,爸爸媽媽要上班,寶寶也回歸到日常的平靜,有的會有不適應的失落感。
3.變「矯情」 節日期間,寶寶被大家捧在手心,即使偶爾撒嬌任性,家長也會因為大過節的,不過多苛責,甚至有時當著客人礙於面子,對寶寶的一些任性行為,睜一隻眼閉一隻眼。然而,這些「小放縱」難免會助長寶寶的「壞脾氣」,變得「點火就著」,一不順心就耍賴發脾氣,讓家長們手足無措。
4.入園前哭鬧和反常行為假期結束,寶寶們要從一個家庭模式轉換到幼兒園的社會模式,要面對好久不見的老師和小朋友們,面對很多規則與約束。有的寶寶會反覆說「不去幼兒園」,有的寶寶會無緣無故地哭鬧,有的寶寶可能還會出現很多反常的表現,比如咬指甲、尿褲、尿床等等。
這樣陪伴 幫寶寶「滿血復活」
生活規律要調整
家長們要充分利用剩餘假期,為寶寶們做好生活準備。比如,按照幼兒園的作息,在家裡幫助寶寶調整起床時間、午飯時間、午休、晚餐時間、夜眠時間等,讓寶寶找回原有的生物鐘和生活習慣。如果現有作息需要做很大調整,也可以分階段逐步調整。
重溫美好回憶
家長們在自己調整「假期症候群」的同時也要注意多給寶寶一些陪伴,可以和孩子一起回顧幼兒園發生的有趣的事情,聊一聊幼兒園的好朋友和喜歡的老師,目的是讓寶寶重溫此前美好的回憶,為重返幼兒園做好心理準備;可以和寶寶一起唱幼兒園回來經常唱起的兒歌,這些歌曲都攜帶著寶寶們愉快的記憶;也可以和寶寶做一些幼兒園的遊戲。在陪伴與傾聽的過程中,家長們所有與孩子之間的言語,都是在幫助寶寶在思想上回歸幼兒園。
正確引導寶寶對幼兒園的認識
家長們要正確引導寶寶對幼兒園的認識,首先是要調整自己對幼兒園的認識。如果家長對寶寶上幼兒園有很多焦慮情緒,寶寶們也會很快感知到這種情緒,「假期症候群」不但不會減輕,有的還會逐漸加重。在假期結束前,家長們需要不止一次地引導寶寶,讓寶寶們知道幼兒園也是一個讓人愉快的場所,這種愉快和家人陪伴的愉快不同,是一種與小朋友們共處的愉快。
要強調一點,家長們請不要擔心寶寶的理解能力,他們能深刻地體會到家人和家人之外的人對於他們的不同,也能感知到與同齡人之間嬉戲的快樂和家人的寵愛所帶來的愉悅的不同,只是這裡的區別需要家長幫助他們用語言表達出來。因為孩子對話語的理解能力要先於其表達能力。父母所有方式的表達,最終都將轉換成話語的形式進入孩子的意識深處,好的話語會給孩子以正面的支持。因此,家長要相信自己話語中所存在的這種力量。
鼓勵孩子的「社會化」
家長們在寶寶整個上幼兒園期間都要非常關注這一點——鼓勵寶寶去承擔屬於他們自己的責任,培養寶寶的社會化能力。與成人必須要承擔相應的社會責任一樣,上幼兒園其實是我們的寶寶在步入「社會」後承擔的第一份「工作」。他們的社會性也是在這份工作中慢慢發展成熟起來的。這個過程中父母的話語至關重要,例如,我們可以告訴孩子,「我們一家人都在認真努力地做好自己的事情,爸爸媽媽上班,寶寶上幼兒園,我們都很棒。」或者說「我們寶寶和爸爸媽媽一樣每天都在好好工作,爸爸媽媽為你感到很驕傲呢。」等等。
當然,我們也不能忽視有一些負面情緒特別嚴重或出現一些反常行為的寶寶,在他們不想去幼兒園的背後也許還有獨特的原因,這種情況下,我們的家長切勿強硬地逼迫孩子返園,還需要帶孩子見見幼兒心理健康專業人士,接受一些心理學指導和幹預,幫助寶寶早日告別「假期症候群」。
文/羅正杰 張曉鳴 (北京回龍觀醫院孕嬰幼心理健康中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