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汽車通風風窗的製作方法
2023-08-13 22:53:11
專利名稱:一種汽車通風風窗的製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汽車通風風窗,本汽車通風風窗出風可以去除駕駛室兩邊門
上玻璃的霜霧,從而利於駕駛員在冬天行駛過程中能更清晰的觀察後視鏡。
背景技術:
在駕駛室儀表臺上安設有通風風窗,通風風窗在儀表臺上設有左右兩個,因此可 以覆蓋整個駕駛室,以保證每個位置製冷、制熱或通風效果良好。通風風窗主要由殼體、撥 叉、葉片和風向擋板組成,葉片通過連接杆和撥叉連接在一起,輕輕撥動撥叉,可以改變葉 片的角度,從而改變出風方向,出風在風向擋板導向下吹出。在通風風窗內設有左右限位 塊,以限定撥叉的左右極限位置(即撥動範圍)。出風方向跟兩個因素有關葉片和風向擋 板,葉片是活動可調的,而風向擋板是固定的,葉片再怎麼調都是在風向擋板的導向範圍內 調整的。 現有通風風窗主要考慮的是駕駛室內製冷、制熱或通風,從這個意義上講其目的 已經達到。正因為這個目的,所以現有的通風風窗在風向擋板導向下其出風方向主要集中 在人所在位置周圍(即葉片只在這個範圍內調節出風方向),對於駕駛室兩前門上的玻璃 不能吹及,這正是其不足所在。因為冬天行駛時門玻璃差不多都是關上的,這種情況下看後 視鏡是要通過門兩側玻璃看出去的,由於車內外溫差的存在,在車門玻璃上起霧或霜的現 象非常普遍,因此勢必影響觀察的效果,從安全角度講,這是非常危險的。
實用新型內容針對現有技術存在的上述不足,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種出風可吹及前門玻 璃的汽車通風風窗。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這樣實現的一種汽車通風風窗,包括殼體、撥叉、葉片和風 向擋板,葉片通過連接杆和撥叉連接在一起,其特徵在於所述風向擋板前端向外側傾斜以 在安裝狀態下朝向前門玻璃。 所述葉片由原來的四片減為三片,在不影響出風的前提下降低了成本。 本實用新型僅僅將左右通風風窗上的風向擋板向各自所在側的前門方向傾斜,這
樣當調整風向葉片向外側時,出風便可偏向前門玻璃的有效範圍內。車輛在冬天行駛即使
駕駛室兩邊的玻璃上有霜霧,冷風通過風窗也可以將之去除,不會影響駕駛員的視線,在行
駛過程中能清晰的觀察後視鏡,消除了原來因不能清晰觀察後視鏡所帶來的安全隱患。 本實用新型結構簡單,不涉及殼體和儀表臺的任何改動,因此改動對成本影響非
常小,十分便於推廣應用。
圖1-本實用新型結構示意圖。 圖2-圖lA-A剖視3[0011] 圖3-圖l俯視圖; 圖4-圖l左視圖。
具體實施方式
以下結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的說明。 參見圖1、圖2、圖3和圖4,從圖上可以看出,本實用新型的汽車通風風窗,主要由 殼體1、撥叉2、若干葉片3和風向擋板4組成,在殼體1外表面設有與儀表臺卡接的卡扣7, 在殼體內設有若干出風隔柵,所有葉片3通過同一連接杆5與撥叉2連接在一起,輕輕撥動 撥叉2,可以改變葉片3的角度,從而改變出風方向,出風在風向擋板4與殼體1限定的範圍 內吹出。在其中兩相鄰的隔柵內設有左右限位塊6,左右限位塊6與該兩相鄰的隔柵形成一 個條形槽,撥叉位於條形槽內並可左右撥動,左右限位塊6限定撥叉的左右極限位置(即撥 動範圍)。 以上為本實用新型與現有技術相同的地方,本實用新型的改進主要在於將風向擋 板4前端(朝向駕駛室那端為前端)向外側傾斜以在安裝狀態下朝向前門玻璃,其具體的 傾斜角度可以根據通風風窗安裝在儀表臺後再確定,角度越大,出風吹掃的範圍越大。這裡 的外側對左通風風窗而言,是指左側,即風向擋板前端向左側傾斜朝向左前門玻璃;對右通 風風窗而言,是指右側,即風向擋板前端向右側傾斜朝向右前門玻璃;總之要使通風風窗出 風在調整葉片角度後能夠吹掃到前門玻璃上需要的範圍,該需要的範圍是駕駛員觀察後視 鏡需要透過前門玻璃的那個範圍。 本實用新型另一個改進是將葉片3由原來的四片減為三片,見圖1和圖2,在不影 響出風的前提下降低了成本。 圖上反映的是左通風風窗的結構,右通風風窗具有與之完全相同的結構,此處省 略。
權利要求一種汽車通風風窗,包括殼體(1)、撥叉(2)、葉片(3)和風向擋板(4),葉片(3)通過連接杆(5)和撥叉(2)連接在一起,其特徵在於所述風向擋板(4)前端向外側傾斜。
2. 根據權利要求l所述的汽車通風風窗,其特徵在於所述葉片(3)為三片。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汽車通風風窗,包括殼體、撥叉、葉片和風向擋板,風向擋板前端向外側傾斜以在安裝狀態下朝向前門玻璃。本實用新型調整葉片向外側時,出風便可偏向前門玻璃的有效範圍內。車輛在冬天行駛即使駕駛室兩邊的玻璃上有霜霧,冷風通過風窗也可以將之去除,不會影響駕駛員的視線,在行駛過程中能清晰的觀察後視鏡,消除了原來因不能清晰觀察後視鏡所帶來的安全隱患。本實用新型結構簡單,改動非常小,不涉及殼體和儀表臺的任何改動,因此改動對成本影響非常小,十分便於推廣應用。
文檔編號B60H1/34GK201456986SQ20092012787
公開日2010年5月12日 申請日期2009年7月1日 優先權日2009年7月1日
發明者周鵬, 王海波 申請人:重慶小康汽車產業(集團)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