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靜定結構釋放應力裝置的製作方法
2023-08-13 23:50:26 2

本實用新型涉及建築結構工程技術領域,特別涉及超靜定結構釋放應力裝置。
背景技術:
超靜定結構是指在荷載等因素作用下,支座反力和內力不能單獨由靜力平衡條件全部確定的結構,例如固定一塊木板需要兩枚釘子阻止木板下落和轉動,這時可以認為是靜定結構,若繼續釘入多餘的釘子則為多餘的約束,也就是超靜定結構,可見超靜定結構整體性好,有較大的強度、剛度和穩定性,即使其中一個或多個約束破壞仍不至於固定物件失穩,因而在工程上得到廣泛的應用。例如土建、水利、航空、船舶等工程中的主體結構和機械工程中的支承結構通常是複雜的超靜定結構。
目前,橋梁結構工程中多次超靜定結構得到廣泛的運用,例如圖1,左右兩段橋梁往往通過配筋、配束的方式承接;而橋梁結構在受到荷載作用下在固結位置產生較大的次應力,該位置受力複雜,較易產生開裂現象。
技術實現要素: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種超靜定結構釋放應力裝置,其優點是施工過程中在固結的位置解除約束,減小成橋後在此位置的次應力。
本實用新型的上述技術目的是通過以下技術方案得以實現的:一種超靜定結構釋放應力裝置,包括與兩段相互承接的橋梁滑移連接的滑動支座,滑動支座上設有至少兩個分別用於固定不同橋梁的限位鋼構件,滑動支座的寬度小於橋梁寬度,滑動支座外周向澆築有承接兩段橋梁的混凝土。
通過上述技術方案,滑動支座滑移至兩段橋梁結構的連接處,通過限位鋼構件將兩段橋梁承接固定形成固定結點,因此臨時實現的連接關係為橋梁-滑動支座-橋梁;由於滑動支座的寬度小於橋梁的寬度,因此可使用混凝土在兩段橋梁外部澆築形成框形的連接結構,進一步的可取下滑動支座,在該框形結構內繼續澆築混凝土,利用混凝土固定兩段橋梁,該裝置的有益效果是在固結處的次應力大大減小,提高了橋梁的安全型和耐久性,且施工過程中採用該裝置較為方便,工程造價低,具有較高的市場價值。
本實用新型進一步設置為:所述滑動支座上設有四個對稱設置且貫穿滑動支座的鋼管,且限位鋼構件穿過鋼管並穿入橋梁形成固定結點。
通過上述技術方案,鋼管可供限位鋼結構穿入,實現橋梁的承接固定,鋼管的內壁結構強度較高,與限位鋼構件相互配合實現了較高的強度。
本實用新型進一步設置為:所述鋼管靠近橋梁的側壁上設有門槽,滑動支座上設有與門槽相通的導流槽,所述限位鋼構件為槽鋼。
通過上述技術方案,導流槽引導混凝土進入門槽,穿過門槽的混凝土將向橋梁的固定結點移送,實現兩段橋梁的承接。
本實用新型進一步設置為:固定於兩個橋梁上的限位鋼構件的開口相對稱。
通過上述技術方案,兩段橋梁的彎曲應力的方向與限位鋼構件的開口方向相反,限位鋼構件幫助兩段橋梁保持穩定的固定狀態。
本實用新型進一步設置為:所述滑動支座上設有聯動塊,聯動塊的側壁連接有引導杆,所述引導杆上設有兩個用於夾持橋梁的夾板,兩塊夾板上均螺接有用於牴觸橋梁側壁的調節螺栓。
通過上述技術方案,引導杆向外延伸所形成的兩塊夾板位於橋梁的兩側,夾板可通過調節螺栓調節整個滑動支座相對橋梁的中心位置,滑動支座的位置處於中心狀態。
本實用新型進一步設置為:所述引導杆上設有用於沿橋梁滑移的滑動輪。
通過上述技術方案,引導杆通過滑動輪滑移,實現了較小的滑動阻力,運行穩定流暢。
本實用新型進一步設置為:所述滑動輪為兩個,且關於引導杆對稱設置。
通過上述技術方案,兩個滑動輪提高了引導杆兩側的運動穩定性。
本實用新型進一步設置為:所述聯動塊的頂面上設有向上延伸的牽引杆。
通過上述技術方案,牽引杆可供使用者移動聯動塊,從而取出滑動支座。
綜上所述,本實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在施工過程中在固結位置通過設置滑動支座解除約束,脫架後再固結,施工方便,造價低,提高了橋梁安全性。
附圖說明
圖1是橋梁的結構示意圖;
圖2是實施例一的主視結構示意圖;
圖3是實施例一的俯視結構示意圖;
圖4是實施例一的鋼管的結構示意圖。
附圖標記:1、橋梁;2、滑動支座;3、槽鋼;4、混凝土;5、鋼管;6、門槽;7、聯動塊;8、引導杆;9、夾板;10、調節螺栓;11、滑動輪;12、牽引杆;13、導流槽。
具體實施方式
以下結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詳細說明。
實施例一:請參閱圖2和圖3,一種超靜定結構釋放應力裝置, 用於施工過程中在橋梁1固結的位置解除約束。圖2中左右兩段橋梁1相互拼接形成一段長條橋梁1,該橋梁1上滑移連接有滑動支座2,滑動支座2上設有四個均勻分布且對稱的鋼管5,鋼管5貫穿於滑動支座2,鋼管5內設有槽鋼3,且該槽鋼3插入橋梁1內形成固定結點,由此實現該長條橋梁1的固定,連接關係為:左橋梁1-滑動支座2-右橋梁1。左右相對的兩段槽鋼3的開口相對,上下相鄰的槽鋼3開口方向相同。
橋梁1沿滑動支座2的外周澆築有混凝土4,混凝土4承接兩段橋梁1並實現兩段橋梁1的固定。結合圖4,鋼管5上設有門槽6,滑動支座2上設有與門槽6相通的導流槽13,橋梁1外部澆築混凝土4後形成初步固定,此時可將槽鋼3取出,並在滑動支座2外繼續灌注混凝土4,混凝土4通過滑動支座2底部的導流槽13流通至門槽6內,並通過門槽6向橋梁1上的原有槽鋼3形成的固定結點灌注混凝土4,填補固定結點的裂紋結構。
繼續參考圖2和圖3,滑動支座2上設有聯動塊7,聯動塊7的側壁連接有引導杆8,引導上設有向兩側延伸的夾板9,兩個夾板9向下翻折,夾板9上設有調節螺栓10,調節螺栓10的螺杆端部與滑動支座2牴觸,從而夾持橋梁1。引導杆8上還設有兩個對稱的滑動輪11,引導杆8滑動時滑動輪11沿橋梁1表面滾動。聯動塊7的頂面設有牽引杆12,牽引杆12供操作人員牽引移動,移出滑動支座2後,混凝圖4將形成框形結構。
操作步驟:將滑動支座2滑移至兩段橋梁1之間的連接處,利用槽鋼3穿過不同位置的鋼管5並插入橋梁1內形成固定結點,建立兩段橋梁1的連接關係;保持該連接狀態,在滑動支座2外周緣澆築混凝土4,通過混凝土4連接兩段橋梁1,連接結構初步穩定後,將槽鋼3取出,繼續澆築適量混凝土4,填補固定結點;最後利用牽引杆12將滑動支座2取出,在圍繞形成框型結構的混凝土4內繼續灌入混凝土4實現固定,施工過程中採用該裝置較為方便,工程造價低,具有較高的市場價值。
本具體實施例僅僅是對本實用新型的解釋,其並不是對本實用新型的限制,本領域技術人員在閱讀完本說明書後可以根據需要對本實施例做出沒有創造性貢獻的修改,但只要在本實用新型的權利要求範圍內都受到專利法的保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