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建即時通訊群組的方法及裝置製造方法
2023-08-14 05:12:51 1
創建即時通訊群組的方法及裝置製造方法
【專利摘要】提供了一種創建即時通訊群組的方法和裝置,所述包括:接收終端用戶的地理位置信息;根據接收的地理位置信息,對所述終端用戶進行聚類;基於聚類的簇結果,創建具有所述簇的成員的即時通訊群組。採用本發明所述方法及裝置不僅能夠實現即時通訊群組自動創建和管理,而且能夠根據地理位置及人群會聚的程度的變化實時改變即時通訊群組的成員構成。
【專利說明】創建即時通訊群組的方法及裝置
【技術領域】
[0001]本申請涉及一種創建即時通訊群組的方法,尤其涉及一種採用聚類劃分人群的方法創建即時通訊群組的技術。
【背景技術】
[0002]在現有的即時通訊應用中,即時通訊群組的創建主要是通過管理員邀請或者 申請人:申請來組建的,群內成員的管理主要通過人為操作來實現(如申請加入某個群組),因此這樣創建的群組只能局限在好友、熟人的範圍內進行即時通訊的交流,群組以外的人由於沒有加入群組是無法和群內的人溝通交流的。
【發明內容】
[0003]本發明的目的在於提供一種創建即時通訊群組的方法和裝置,不僅能夠實現即時通訊群組自動創建和管理,而且能夠根據地理位置及人群會聚的程度的變化實時改變即時通訊群組的成員構成。
[0004]據本發明的一方面,提供一種創建即時通訊群組的方法,所述方法包括:接收終端用戶的地理位置信息;根據接收的地理位置信息,對所述終端用戶進行聚類;基於聚類的簇結果,創建具有所述簇的成員的即時通訊群組。
[0005]優選地,所述方法還包括:將創建的即時通訊群組的成員信息發送給所述終端用戶。
[0006]優選地,對所述終端用戶進行聚類的步驟包括:對所述終端用戶進行周期性聚類;或,對所述終端用戶進行實時聚類。
[0007]優選地,對所述終端用戶進行聚類的步驟包括:根據接收的地理位置信息及預設的簇聚類特徵對所述終端用戶進行聚類。
[0008]優選地,所述預設的簇聚類特徵為同一簇中的任意兩個終端用戶之間的距離小於第一預設距離;和/或,任意兩個不同簇的終端用戶之間的距離大於第二預設距離;和/或,任一簇內的任一終端用戶與該簇內的其他終端用戶之間的最短距離小於該終端用戶與其他簇內的任一終端用戶之間的距離。
[0009]據本發明的另一方面,提供一種創建即時通訊群組的裝置,所述裝置包括:接收單元,用於接收終端用戶的地理位置信息;聚類單元,用於根據接收的地理位置信息,對所述終端用戶進行聚類;創建單元,用於基於聚類的簇結果,創建具有所述簇的成員的即時通訊群組。
[0010]優選地,所述裝置還包括:發送單元,用於將創建的即時通訊群組的成員信息發送給所述終端用戶。
[0011]優選地,所述聚類單元對所述終端用戶進行周期性聚類;或,對所述終端用戶進行實時聚類。
[0012]優選地,所述聚類單元根據接收的地理位置信息及預設的簇聚類特徵對所述終端用戶進行聚類。
[0013]優選地,所述預設的簇聚類特徵為同一簇中的任意兩個終端用戶之間的距離小於第一預設距離;和/或,任意兩個不同簇的終端用戶之間的距離大於第二預設距離;和/或,任一簇內的任一終端用戶與該簇內的其他終端用戶之間的最短距離小於該終端用戶與其他簇內的任一終端用戶之間的距離。
[0014]有益效果
[0015]與現有技術相比,本發明具有以下優點:不僅能夠實現即時通訊群組自動創建和管理,而且能夠根據地理位置及人群會聚的程度的變化實時改變即時通訊群組的成員構成。這不僅實現了即時通訊群組的會聚性和流動性,即隨著人群的會聚而創建和改變,隨著人群的離散而消亡,還使得創建的即時通訊群組更加智能化,避免用戶再去人為操作和管理,由於群組內天然的為地理上相鄰的用戶組成,更有利於用戶線上線下交互,同時為偶遇的陌生人增加結實新朋友的機會。從而增強了用戶體驗。
【專利附圖】
【附圖說明】
[0016]通過下面結合附圖進行的描述,本發明的上述和其他目的和特點將會變得更加清楚,其中:
[0017]圖1是示出根據本發明的示例性實施例的創建即時通訊群組的方法的流程圖;
[0018]圖2是示出根據本發明的示例性實施例的創建即時通訊群組的裝置的結構框圖;
【具體實施方式】
[0019]以下,將參照附圖來詳細說明本發明的實施例。
[0020]圖1示出了本發明一種創建即時通訊群組的方法的優選實施例的流程圖。圖2示出的創建即時通訊群組的裝置可用於實現圖1中所述的方法。
[0021]參照圖1,在110中,所述裝置接收終端用戶的地理位置信息。
[0022]由於大多數移動終端上都集成有GPS (GlobalPositioningSystem全球定位系統)模塊,通過GPS定位技術可準確獲得各個終端用戶的地理位置信息;除此之外,對於沒有GPS模塊的各個終端也可採用現有的其他定位技術(如=W1-Fi熱點定位等)獲得終端設備的地理位置信息。
[0023]這些地理位置信息可以是地域實體的名稱(如:街道的名稱、名勝古蹟等),也可以是地理位置的經緯度,還可以是坐標位置,甚至可以是它們當中一個或多個信息。
[0024]各個終端設備在獲得的地理位置信息後,通過網際網路或其他無線通訊技術將其發送給所述裝置所在的終端或者伺服器設備。
[0025]在120中,所述裝置根據接收的地理位置信息,對所述終端用戶進行聚類。
[0026]通過對終端用戶進行聚類,所述裝置可按照地理位置的聚集程度對終端用戶進行聚類劃分,從而使得地理位置上相近的終端用戶劃分在同一簇中,由於每一個簇即一個人群集合,因此每一個人群集合體現了同一地理位置的人群的會聚程度。考慮到終端用戶的地理位置隨時都在改變,為了使得聚類的結果及時得到相應地更新,根據本發明的一個可選實施例,所述裝置對所述終端用戶進行聚類的具體步驟為:所述裝置對所述終端用戶進行周期性聚類。也就是說,各個終端可按照預設時間間隔(如:10分鐘、20分鐘等)採用前面所述的自動定位技術周期性地採集並獲得各個終端用戶所在的地理位置,然後將獲得的地理位置信息發送給所述裝置。所述裝置按照預設時間間隔(如:10分鐘、20分鐘等)周期性地對終端用戶進行聚類。
[0027]此外,也可以採用實時計算的方法使聚類的結果得到更為及時、準確的更新,根據本發明的另一可選實施例,所述裝置對所述終端用戶進行聚類的具體步驟為:所述裝置對所述終端用戶進行實時聚類。因此,只要終端用戶的地理位置發生改變,便將其改變的地理位置信息發送給所述裝置所在的伺服器,以便所述裝置實時地對終端用戶進行聚類計算。
[0028]具體實施時,為提高計算效率,無論是周期性地聚類,還是實時地聚類,所述裝置都可以在已經計算好的聚類結果上,周期性地或者實時地根據接收到的地理位置信息來優化和更新聚類結果。
[0029]從前面所述的實施過程可以看出,所述裝置通過對所述終端用戶進行周期性地聚類劃分處理,可使得簇的劃分結果不僅隨著各個終端用戶位置的變動而發生改變,而且還能夠隨著人群會聚程度的變化而得到及時地更新。例如,當人們在同一車廂內會聚時,雖然車廂的地理位置在不停地發生改變,但是車廂內的人群沒有變化時,所述裝置基於該車廂劃分的簇對應的人群集合是相對固定的;當有新的終端用戶進入/離開該車廂時,則所述裝置通過周期性地聚類計算可相應地增加/減少該人群集合包含的成員;當車廂內的人群停車散去時,則該人群集合對應的簇將消失,這樣不僅實現了群組的自動創建,而且能夠使得創建的群組隨著人群的地理位置及人群的會聚度而發生相應的改變。
[0030]具體地,根據本發明的一個可選實施例,所述裝置對所述終端用戶進行聚類的具體步驟為:所述裝置根據接收的地理位置信息及預設的簇聚類特徵對所述終端用戶進行聚類。
[0031]由於同一個簇內的終端用戶的地理位置是相近的,因此根據本發明的一個示例性實施例,預設的簇聚類特徵可以為同一簇中的任意兩個終端用戶之間的距離小於第一預設距離。
[0032]為使得不同簇內的終端用戶的地理位置是相距較遠的,根據本發明的另一示例性實施例,預設的簇聚類特徵也可以為任一簇內的任一終端用戶與該簇內的其他終端用戶之間的最短距離小於該終端用戶與其他簇內的任一終端用戶之間的距離。
[0033]此外,根據本發明的又一示例性實施例,預設的簇聚類特徵還可以為同一簇中的任意兩個終端用戶之間的距離小於任意兩個不同簇的終端用戶之間的距離。
[0034]具體實施時,可單獨實施其中任一方案,也可以組合在一起同時實施,對此本發明不作限制,只要根據地理位置信息對終端用戶所在的簇進行準確劃分即可。
[0035]除此之外,所述裝置還可以採用現有的各類聚類算法對所述終端進行簇的劃分,對此本發明也不作限制。
[0036]在130中,所述裝置基於聚類的簇結果,創建具有所述簇的成員的即時通訊群組。
[0037]需要指出的是,當120中簇的計算結果發生改變時,創建的各個即時通訊群組包含的成員也隨之發生相應的改變。
[0038]為了使得各個終端用戶所在的即時通訊群組得到同步和及時的更新,根據本發明的另一優選實施例,在圖1所示的實施例中,所述方法還包括:所述裝置將創建的即時通訊群組的成員信息發送給所述終端用戶。其中,即時通訊群組的成員信息可以創建的即時通訊群組對應的標識,也可以是即時通訊群組成員的構成標識等信息,對此本發明不作限制,只要使得各個終端用戶所在的即時通訊群組的成員的構成得到同步和更新即可。
[0039]各個終端根據接收到的創建的即時通訊群組的標識更新本端用戶所在的即時通訊群組,以便隨時和該即時通訊群組中自動添加的成員及時進行溝通,從而進一步方便了人們的社交活動。
[0040]圖2示出了本發明一種創建即時通訊群組的裝置的優選實施例結構框圖。
[0041]參照圖2,所述裝置至少包括接收單元201、聚類單元202和創建單元203。
[0042]其中,接收單元201,用於接收終端用戶的地理位置信息。
[0043]聚類單元202,用於根據接收的地理位置信息,對所述終端用戶進行聚類。
[0044]創建單元203,用於基於聚類的簇結果,創建具有所述簇的成員的即時通訊群組。
[0045]由於大多數移動終端上都集成有GPS (GlobalPositioningSystem全球定位系統)模塊,通過GPS定位技術可準確獲得各個終端用戶的地理位置信息;除此之外,對於沒有GPS模塊的各個終端也可採用現有的其他定位技術(如=W1-Fi熱點定位等)獲得終端設備的地理位置信息。
[0046]這些地理位置信息可以是地域實體的名稱(如:街道的名稱、名勝古蹟等),也可以是地理位置的經緯度,還可以是坐標位置,甚至可以是它們當中一個或多個信息。
[0047]通過對終端用戶進行聚類,所述裝置可將各個終端用戶劃分至相應的簇中,由於每一個簇即一個人群集合,因此每一個人群集合體現了同一地理位置的人群的會聚程度。
[0048]考慮到終端用戶的地理位置隨時都在改變,為了使得聚類的結果及時得到相應地更新,根據本發明的一個可選實施例,所述聚類單元202對所述終端用戶進行周期性聚類。
[0049]此外,也可以採用實時計算的方法使聚類的結果得到更為及時、準確的更新,根據本發明的另一可選實施例,所述聚類單元202對所述終端用戶進行實時聚類。
[0050]具體地,根據本發明的一個可選實施例,所述聚類單元202根據接收的地理位置信息及預設的簇聚類特徵對所述終端用戶進行聚類。
[0051]由於同一個簇內的終端用戶的地理位置是相近的,因此根據本發明的一個示例性實施例,預設的簇聚類特徵可以為同一簇中的任意兩個終端用戶之間的距離小於第一預設距離。
[0052]為使得不同簇內的終端用戶的地理位置是相距較遠的,根據本發明的另一示例性實施例,預設的簇聚類特徵也可以為任一簇內的任一終端用戶與該簇內的其他終端用戶之間的最短距離小於該終端用戶與其他簇內的任一終端用戶之間的距離。
[0053]此外,根據本發明的又一示例性實施例,預設的簇聚類特徵還可以為同一簇中的任意兩個終端用戶之間的距離小於任意兩個不同簇的終端用戶之間的距離。
[0054]具體實施時,可單獨實施其中任一方案,也可以組合在一起同時實施,對此本發明不作限制,只要根據地理位置信息對終端用戶所在的簇進行準確劃分即可。
[0055]除此之外,所述裝置還可以採用現有的各類聚類算法對所述終端進行簇的劃分,對此本發明也不作限制。
[0056]為了使得各個終端用戶所在的即時通訊群組得到及時的更新,根據本發明的另一優選實施例,在圖2所示的實施例中,所述裝置還包括:發送單元(圖中未示出),用於將創建的即時通訊群組的成員信息發送給所述終端用戶。[0057]各個終端根據接收到的創建的即時通訊群組的標識更新本端用戶所在的即時通訊群組,以便隨時和該即時通訊群組中自動添加的成員及時進行溝通,從而進一步方便了人們的社交活動。
[0058]由此可見,與現有技術相比本發明不僅能夠實現即時通訊群組自動創建和管理,而且能夠根據地理位置及人群會聚的程度的變化實時改變即時通訊群組的成員構成。這不僅實現了即時通訊群組的會聚性和流動性,即隨著人群的會聚而創建和改變,隨著人群的離散而消亡,還使得創建的即時通訊群組更加智能化,避免用戶再去人為操作和管理,從而增強了用戶體驗。
[0059]需要指出,根據實施的需要,可將本申請中描述的各個步驟拆分為更多步驟,也可將兩個或一組步驟或者步驟的部分操作組合成新的步驟,以實現本發明的目的。
[0060]上述根據本發明的方法可在硬體、固件中實現,或者被實現為可存儲在記錄介質(諸如CD R0M、RAM、軟盤、硬碟或磁光碟)中的軟體或計算機代碼,或者被實現通過網絡下載的原始存儲在遠程記錄介質或非暫時機器可讀介質中並將被存儲在本地記錄介質中的計算機代碼,從而在此描述的方法可被存儲在使用通用計算機、專用處理器或者可編程或專用硬體(諸如ASIC或FPGA)的記錄介質上的這樣的軟體處理。可以理解,計算機、處理器、微處理器控制器或可編程硬體包括可存儲或接收軟體或計算機代碼的存儲組件(例如,RAM、ROM、快閃記憶體等),當所述軟體或計算機代碼被計算機、處理器或硬體訪問並且執行時,實現在此描述的處理方法。此外,當通用計算機訪問用於實現在此示出的處理的代碼時,代碼的執行將通用計算機轉換為用於執行在此示出的處理的專用計算機。
[0061]儘管已參照優選實施例表示和描述了本發明,但本領域技術人員應該理解,在不脫離由權利要求限定的本發明的精神和範圍的情況下,可以對這些實施例進行各種修改和變換。
【權利要求】
1.一種創建即時通訊群組的方法,其特徵在於,包括: 接收終端用戶的地理位置信息; 根據接收的地理位置信息,對所述終端用戶進行聚類; 基於聚類的簇結果,創建具有所述簇的成員的即時通訊群組。
2.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徵在於,還包括: 將創建的即時通訊群組的成員信息發送給所述終端用戶。
3.如權利要求1或2所述的方法,其特徵在於,對所述終端用戶進行聚類的步驟包括: 對所述終端用戶進行周期性聚類;或, 對所述終端用戶進行實時聚類。
4.如權利要求1或2所述的方法,其特徵在於,對所述終端用戶進行聚類的步驟包括: 根據接收的地理位置信息及預設的簇聚類特徵對所述終端用戶進行聚類。
5.如權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特徵在於,所述預設的簇聚類特徵為 同一簇中的任意兩個終端用戶之間的距離小於第一預設距離;和/或, 任意兩個不同簇的終端用戶之間的距離大於第二預設距離;和/或, 任一簇內的任一終端用戶與該簇內的其他終端用戶之間的最短距離小於該終端用戶與其他簇內的任一終端用戶之間的距離。
6.一種創建即時通訊群組的裝置,其特徵在於,包括: 接收單元,用於接收終端用戶的地理位置信息; 聚類單元,用於根據接收的地理位置信息,對所述終端用戶進行聚類; 創建單元,用於基於聚類的簇結果,創建具有所述簇的成員的即時通訊群組。
7.如權利要求6所述的裝置,其特徵在於,還包括: 發送單元,用於將創建的即時通訊群組的成員信息發送給所述終端用戶。
8.如權利要求6或7所述的裝置,其特徵在於,所述聚類單元 對所述終端用戶進行周期性聚類;或, 對所述終端用戶進行實時聚類。
9.如權利要求6或7所述的裝置,其特徵在於,所述聚類單元根據接收的地理位置信息及預設的簇聚類特徵對所述終端用戶進行聚類。
10.如權利要求9所述的裝置,其特徵在於,所述預設的簇聚類特徵為 同一簇中的任意兩個終端用戶之間的距離小於第一預設距離;和/或, 任意兩個不同簇的終端用戶之間的距離大於第二預設距離;和/或, 任一簇內的任一終端用戶與該簇內的其他終端用戶之間的最短距離小於該終端用戶與其他簇內的任一終端用戶之間的距離。
【文檔編號】H04W4/08GK103686617SQ201310717813
【公開日】2014年3月26日 申請日期:2013年12月23日 優先權日:2013年12月23日
【發明者】孫鑫 申請人:百度在線網絡技術(北京)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