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電池二次封口模具的製作方法
2023-08-13 09:17:16 1

本實用新型涉及電池模具技術領域,尤其涉及一種電池二次封口模具。
背景技術:
圓柱型電池由於製造工藝成熟、生產效率高、易於實現自動化、電池一致性良好等優點,受到電池製造企業的青睞。圓柱型鋰離子電池由鋼殼、導電石墨、正負極材料、隔離紙、電解液及電池蓋帽組成。電池封口體(蓋帽)由密封圈及底蓋組成。通常的封口方法是先將電池鋼殼進行滾槽,把封口體裝進鋼殼包裹的電池中,然後用封口成型機上的封口模具把封口體與電池鋼殼壓緊在一起,鋼殼的卷邊扣在封口體的底蓋上。此封口方法在將封口體向下壓向電池鋼殼的過程中,鋼殼頂端只能向下變形,鋼殼對封口體的包裹面積小,鋼殼的封口處容易出現封口不嚴緊,導致電池出現漏液的現象。
鑑於此,實有必要提供一種解決以上缺陷的電池二次封口模具。
技術實現要素: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種封口嚴緊的電池二次封口模具。
為了實現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提供一種電池二次封口模具,包括封口上模、滾槽頂模及滾刀;所述封口上模包括第一端面及與所述第一端面相背的第二端面,所述封口上模自所述第一端面依次開設有貫穿所述第一端面及所述第二端面的第一通孔、第二通孔及第三通孔,所述第一通孔與所述第二通孔的交接處形成壓合面,所述壓合面上形成凸起;所述滾槽頂模包括配合端及位於配合端一端的固定端,所述固定端遠離所述配合端的一端設置有配合塊、第一限位塊及第二限位塊;所述滾刀包括滾刀本體及位於滾刀本體兩端的滾刀刀鋒。
在一個優選實施方式中,所述凸起呈圓環狀且截面為半圓形,所述凸起與所述壓合面的連接為倒圓角連接。
在一個優選實施方式中,所述第一通孔、所述第二通孔及所述第三通孔均為圓孔,所述第一通孔的直徑大於所述第二通孔的直徑,所述第二通孔的直徑大於所述第三通孔的直徑。
在一個優選實施方式中,所述第一限位塊為圓環狀且直徑與所述凸起的圓環面直徑一致,所述第二限位塊為圓環狀且截面為梯形,所述第二限位塊的最小內徑大於所述第一限位塊的外徑,所述配合塊設置於所述第一限位塊的內環內。
在一個優選實施方式中,所述配合塊由橡膠材料製成。
本新型提供的電池二次封口模具,利用所述封口上模對所述單體電池進行二次封口,並利用所述滾刀對二次封口後的所述單體電池的鋼殼的側部進行滾槽,增大了所述鋼殼與所述封口體的接觸面積及擠壓作用力,所述鋼殼與所述封口體的密封更嚴緊,降低了單體電池的漏液風險。
【附圖說明】
圖1為本實用新型實施方式提供的電池二次封口模具的封口上模的剖視圖。
圖2為本實用新型實施方式提供的電池二次封口模具的滾槽頂模的剖視圖。
圖3為本實用新型實施方式提供的電池二次封口模具的滾槽頂模的俯視圖。
圖4為本實用新型實施方式提供的電池二次封口模具的滾刀的剖視圖。
圖5為本實用新型實施方式提供的電池二次封口模具進行封口的單體電池的剖視圖。
圖6為圖5所示的區域A的放大示意圖。
圖7為圖5所示的單體電池的俯視圖。
【具體實施方式】
為了使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技術方案和有益技術效果更加清晰明白,下面將結合本實用新型實施方式中的附圖,對本實用新型實施方式中的技術方案進行清楚、完整地描述,顯然,所描述的實施方式僅僅是本實用新型一部分實施方式,而不是全部的實施方式。基於本實用新型中的實施方式,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在沒有做出創造性勞動前提下所獲得的所有其他實施方式,都屬於本實用新型保護的範圍。
請參閱圖1至圖5,本實用新型提供的一種電池二次封口模具100,用於對單體電池10進行二次封口;所述電池二次封口模具100包括封口上模20、滾槽頂模30及滾刀40。
請參閱圖5至圖7,所述單體電池10包括鋼殼11及封口體12。所述鋼殼11包裹於單體電池10外且一端開口,所述封口體12用於對所述鋼殼11的開口進行封口。所述鋼殼11包括側部111及頂部112,所述側部111包裹於單體電池10及所述封口體12的側面,所述頂部112包裹於所述封口體12的邊緣。所述封口體12上開設有多個間隔均勻設置的防爆孔121。
請再參閱圖1,所述封口上模20包括第一端面21及與所述第一端面21相背的第二端面22。所述封口上模20自所述第一端面21依次開設有貫穿所述第一端面21及所述第二端面22的第一通孔23、第二通孔24及第三通孔25,所述第一通孔23、所述第二通孔24及所述第三通孔25均為圓孔。所述第一通孔23的直徑大於所述第二通孔24的直徑,所述第二通孔24的直徑大於所述第三通孔25的直徑。所述第一通孔23與所述第二通孔24的交接處形成壓合面26,所述壓合面26上形成凸起261,所述凸起261與所述壓合面26的連接為倒圓角連接,所述倒圓角避免了所述單體電池10二次封口後在鋼殼11的頂部112上形成鋒利的菱角。所述凸起261呈圓環狀且截面為半圓形。所述凸起261用於對所述單體電池10進行二次封口時,在所述鋼殼11的頂部112壓合形成第一凹槽1121,以增大所述頂部112與所述封口體12的接觸面積,使所述鋼殼11與所述封口體12的封口更加嚴緊。
請參閱圖2及圖3,所述滾槽頂模30包括配合端31及位於配合端31一端的固定端32。所述配合端31與外接設備相配合以固定所述滾槽頂模30。所述固定端32遠離所述配合端31的一端設置有配合塊321、第一限位塊322及第二限位塊323。所述配合塊321由橡膠材料製成,所述配合塊321用於與所述防爆孔121相配合。所述第一限位塊322為圓環狀且直徑與所述凸起261的圓環面直徑一致,所述第一限位塊322用於與所述凹槽1121相配合。所述第二限位塊323為圓環狀且截面為梯形。所述第二限位塊323的最小內徑大於所述第一限位塊322的外徑,所述配合塊321設置於所述第一限位塊322的內環內。
請再參閱圖4,所述滾刀40包括滾刀本體41及位於滾刀本體41兩端的滾刀刀鋒42。所述滾刀本體41上開設有固定孔411,所述固定孔411用於與驅動馬達固定。所述滾刀刀鋒42的厚度小於所述封口體12厚度的一半。
所述滾刀40用於對二次封口後的所述單體電池10的鋼殼11的側部111進行滾槽,所述滾槽頂模30用於所述滾刀40滾槽時固定所述單體電池10。具體的,所述滾槽頂模30的配合塊321與所述封口體12的防爆孔121相配合,所述第一限位塊322與所述第一凹槽1121相配合,所述第二限位塊323抵靠於所述鋼殼11的側部111,所述滾刀40由馬達驅動,所述滾刀刀鋒42對包裹於所述封口體12側面的所述鋼殼11的側部111進行滾槽形成第二凹槽1111,所述第二凹槽1111增大了所述鋼殼11的側部111與所述封口體12側面的接觸面積,增大了所述鋼殼11與所述封口體12的擠壓作用力。
本新型提供的電池二次封口模具100,利用所述封口上模20對所述單體電池10進行二次封口,並利用所述滾刀40對二次封口後的所述單體電池10的鋼殼11的側部111進行滾槽,增大了所述鋼殼11與所述封口體12的接觸面積及擠壓作用力,所述鋼殼11與所述封口體12的密封更嚴緊,降低了單體電池10的漏液風險。
本實用新型並不僅僅限於說明書和實施方式中所描述,因此對於熟悉領域的人員而言可容易地實現另外的優點和修改,故在不背離權利要求及等同範圍所限定的一般概念的精神和範圍的情況下,本實用新型並不限於特定的細節、代表性的設備和這裡示出與描述的圖示示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