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為蘇寧聯想阿里是什麼公司(萬達阿里京東)
2023-10-18 07:56:47 1
隨著「雙十一」的臨近,淘寶與京東之間一場沒有硝煙的戰爭又已經打響。蕭陶不是財經作家,不關心這兩家的商戰,這裡要說的是阿里巴巴、京東、萬達、聯想、華為這些耳熟能詳的名字的來歷。京東不姓京,淘寶上未必都是寶。
阿里巴巴
至於阿里巴巴的來歷,馬雲自己回憶說,成立阿里巴巴之前,他一直為取公司名字發愁,因為他想取一個具有國際範的名字。有一天,他在舊金山的一家餐館用餐。他問女服務員:「你知道阿里巴巴嗎?」女服務員回答說:「知道呀。」馬雲又問她:「什麼意思呢?」女服務員脫口而出:「芝麻開門。」隨後,馬雲又問了十幾個不相識的美國人,他們全都知道四十大盜和芝麻開門的故事。阿里巴巴,世人皆知,具有國際性,更重要的是在英文裡阿里巴巴以「A」字開頭,馬雲想辦一家全球第一的公司,這個名字當然是再合適不過了。當時的馬雲,往好了說是胸懷大志,往壞了說是好高騖遠,無論好與壞,人家最後成功了。在以成敗論英雄的今天,馬雲成為很多人心目中的大英雄。當然,阿里巴巴離天下第一還有不小的距離。
劉強東與「奶茶」章澤天京東
京東的老闆劉強東最早在中關村電子城租賃櫃檯賣電子配件。當時,劉強東的女朋友名叫龔小京。劉強東從兩人名字中各取一個字,這才有了「京東」這個名號。蕭陶第一次見到這個名字是在看一場足球比賽的轉播,「京東商城」這四個字出現在球場的廣告擋板上,當時誤以為它是一家購物中心。京東真正成為電商大鱷是這些年的事,龔小京沒能等到劉強東發達的這一天。
萬達
萬達最早並不叫萬達,而是叫「西崗區住宅開發公司」。1989年,王健林白手起家,借錢開公司。雖然叫住宅開發公司,但主要業務是拆遷。說白了,王健林當時就是個拆遷專業戶。1992年,腰包鼓起來後,王健林覺得公司的名字土掉渣了,於是在大連報紙上刊登徵名廣告,承諾一經採用獎勵2000元。這筆錢雖然算不上巨資,可也不算少,投稿的人趨之若鶩。王健林相中「萬達」二字,萬達有萬事通達之意。他希望萬事通達,可當時一定沒有料到會如此的通達,日後竟然會成為中國的首富。如今的他自然豪氣沖天,把「先掙它一個億」當成了「一個能達到的小目標」,而當年他的目標只是讓自己和家人的生活過得好一點。
聯想
1984年,柳傳志創辦聯想,但當時叫「中國科學院計算技術研究所新技術發展公司」,屬於中科院計算所的三產。名字雖然有點拗口,但反映出從屬關係。「聯想」原本是該公司生產的漢卡的名字,因為這種漢卡具有聯想功能,故稱「聯想漢卡」。後來,柳傳志要在香港成立公司,有人建議叫「香港聯想」。見反響不錯,柳傳志索性把北京公司改為「聯想集團公司」。
當時在聯想負責宣傳企劃的陳惠湘想到一句話——人類失去聯想,世界將會怎樣,柳傳志將這句話當成了聯想的廣告詞,傳遍全國的大街小巷。柳傳志退居二線後,楊元慶對聯想進行了全面的改造,最大的變化就是國際化。英文名稱由「Legend」改成了「Lenovo」,廣告詞也換成了「Innovation Never Stand Still(創新永無止境)」。不過,聯想還是叫聯想,楊元慶沒敢改中文名字。只是這個偉大的名字源自於自己產品的名字倒是很多人所不知道的事。
華為
華為成立於1987年。這之前,中國電信市場一直由外國廠家壟斷。除了華為外,另外三家通信設備生產企業也先後誕生。當時,它們成為民族電信製造業的代名詞。這四家企業分別是巨龍通信、大唐電信、中興通訊、華為技術。把這四個名字的頭一個字串聯起來,恰好是「巨大中華」。據說,這些名字都是時任郵電部部長的吳基傳取的。
如今,除了巨龍通信外,別的三家企業都發展壯大了,華為更是成為行業的排頭兵。巨龍倒下的確有點可惜,不過,要是想想老牌巨頭加拿大北方電訊,心裡也就平衡了。商場如戰場,有站起來的就一定有倒下的。
(蕭陶原創。圖片來源於網絡,轉載請註明作者姓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