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欽若為什麼不入《奸臣傳》?王欽若的故事 他的代表詩詞
2023-10-13 14:16:19 2
《奸臣傳》列舉了《宋史》中一些禍國殃民,危害百姓的奸臣。凡是入此列的大臣,後來幾乎都脫不開奸臣的標籤,在後世的評價十分之低。
入《奸臣傳》的大臣有:蔡確、邢恕、呂惠卿、章惇、曾布、安惇、蔡京、 趙良嗣、黃潛善、汪伯彥、秦檜、万俟禼、韓侂胄、丁大全、賈似道。這裡面的人物有罪不至此的,也有名副其實的。同樣列舉的也並不詳細,還有一些遺漏的。宋一朝著名的大奸臣史彌遠,禍國殃民,對於宋朝政治危害極大,卻沒有被列入其中。這也說明了,編撰史書之人的局限性,或多或少受了主觀因素的影響。
王欽若是北宋宋真宗一朝宰相,功績不大,卻幹了偽造天書這麼一件大事。這件事情不僅是在當時流傳甚廣,就是放在今天,也是評價王欽若這個人的重要考證。有些人就問了,王欽若做了這樣一件事,根本沒有當宰相的資格,為什麼不入《奸臣傳》之中呢?
王欽若本人為相,的確是受到許多人反對的。首先他的前一任王旦,對於提拔王欽若為相,就堅決表示反對。在宋真宗詢問王旦關於王欽若是否適合為相的時候,王旦給出了這樣的回答。王旦說:「臣見祖宗朝未嘗有南人當國者。雖稱立賢無方,然需賢乃可。臣為宰相,不敢沮抑人,然此亦公論也。」
因為王旦這麼一番話,宋真宗於是打消了當時將王欽若提拔上來的打算。不過等到後來王旦去世之後,王欽若到底還是如願的當上了宰相。為相之後,王欽若還曾經說:「為王公遲我十年作宰相。」
王旦反對王欽若上位,是因為覺得王欽若不賢,不適合為相。這個評價是十分正確的,但是卻王欽若不賢卻並不代表他是個大奸大惡之輩。
王欽若雖然曾經為了討好宋真宗。增加自己在宋真宗心目中的地位,獲取宋真宗的信任,幫助宋真宗偽造了天書,最終成功舉行了封禪大典。此事雖然的確勞民傷財,但是卻也不至於達到禍國殃民的地步。
就王欽若個人而言,雖然有做的不對,甚至危害百姓利益的地方。但是卻不至於像秦檜、蔡京、丁大全、賈似道等人,根本就是為了自己的利益,殘害國家的利益。王欽若之所以不入《奸臣傳》,實際上很簡單,雖然有錯有過,但不至於大錯大過。所以儘管他在後世評價不高,但是卻並沒有被打入《奸臣傳》之中。
而且他曾經還是幹過一些拿得出手的實事,算是為百姓謀利了的。
王欽若在為亳州判官的時候,真遇到老天爺一連下了好久的雨。連綿不斷的雨勢,讓百姓們新收的稻穀一直沒有曬乾。但是當時已經到了繳納糧食的時間,百姓們便將這些溼谷送來。
但是倉司以老百姓送來的谷不幹拒絕收納,而好些百姓遠道送糧,盤纏都用完了。不僅不收,還讓他們原封不動的運回去,然後再找幹谷送來,這哪裡有啊。百姓們都著急了,不知道該怎麼辦才好。當時主管此事的王欽若,在了解這個情況後,當即下令將老百姓送來的糧食都收了。他也考慮到糧食潮溼的問題,於是為了使稻穀不至於黴爛變質,在另放一處的同時,又奏請凡來倉要糧者,不分先後,一列先支溼谷。
王欽若完美的解決了這一問題,得到宋真宗的大肆讚揚。從這兒來看,王欽若還是有些實才的,所以他倒不至於入《奸臣傳》之中。
王欽若詩詞:
《覺林寺》
暫拂塵襟思倍清,竹風山色亂泉聲。
安民功淺君恩重,又策羸蹄向古城。
《送天柱馮先生》
鬱蕭空殿倚雲霓,玉氣珠輝冠紫微。
暫到帝城朝鬥會,卻思巖竇負琴歸。
日奔內景乾坤靜,泉漱清音杞菊肥。
卻到水鄉深邃住,晴嵐掩映簇春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