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四季網

北宋時期契丹相當於現在哪個省(讓北宋頭疼不已的契丹)

2023-10-12 20:59:15

局勢風雲變幻,歷史的車輪滾滾向前,又一個朝代迎風而立,挺立潮頭。

提起宋朝,我們會想到繁華的鋪子,絡繹不絕的車馬道,千年前高低婉轉的吆喝聲至今仍在迴響。

那是個市井生活如花似錦,商業極度繁榮的時代。清明上河圖就細緻描繪了那時的生活,令無數人心嚮往之。

可在同時代,我們仍能聽到王安石嗚呼哀哉:「城中老人為予語,契丹此地經鈔虜。」可見就算是經濟極為發達的宋朝,也十分忌憚暴虐的契丹。

契丹早在公元907年,就在中國北方建立自己的朝代,史稱為遼。遼國的統治者契丹一族在歷史上有記載的活躍年份大概長達1000年之久。

這個民族最興盛的時候,佔據了中國東部半壁江山的疆域,甚至囊括了日本海和阿爾泰山。

一路北行可致額爾古納河和外興安嶺,與西夏、大理等相比,不可謂之不遼闊,只是人口密度稍遜一點罷了。

如此範圍廣大的領土,自然是靠血腥的廝殺,一點一點打下來的。而當契丹鐵騎橫掃過境,血流漂櫓時,宋朝首當其衝。

在我們耳熟能詳的故事裡,也沒少見到宋遼兩國的種種博弈,包括金庸小說所寫的《射鵰英雄傳》,也講述了兩國之間你來我往的爭鬥。

兩國恩怨由來已,早在宋朝北伐起,宋和遼就已經結下了梁子,兩國斷斷續續打了25年,大大小小有戰役幾十場。

北宋在兩次較大規模的北伐中都走向了兵敗,這大大削減了宋朝的兵力,在他們心底留下了較深的「恐遼」情緒。

可是曾經令人聞風喪膽的契丹,卻突然銷聲匿跡,消失在了歷史長河中。他們為何會消失?如今何在?今天我們就走進那個王朝,走進契丹。

契丹出世,繁盛一時

契丹一族出現於今天的中國東北地區,大致興起於四世紀中葉十世紀初,此時正值八王之亂後,各個少數民族趁機入主中原,紛紛建立少數民族政權。

有學者認為契丹和庫莫奚屬同一支族裔,但也有源於匈奴與鮮卑的說法,或契丹是鮮卑旁支的派別。

契丹一詞,按契丹語(現已絕跡)來說,是「鑌鐵」的意思,這個民族骨子裡也確實像鐵一樣堅硬、剛強,有著獵鷹般的血性,馳騁於草原之上,屢屢入侵邊境,燒殺搶掠,猶如蝗蟲過境。

契丹剛剛建立時,也是四面挨打的命運,直到唐初,他們才意識到了唯有統一部族,整合力量才能更好的抵禦其他族裔的進攻,為部落帶來幸福生活。

於是八部形成了統一的大賀氏聯盟,正式邁出了走向強盛的第一步。

到了唐太宗時期,大賀氏拜於強盛的唐王朝麾下,封都督府,期間契丹人依附的對象幾經變換,直到耶律阿保機放棄可汗稱號,改為皇帝,在唐朝衰微之時建立遼國。

與傳統遊牧民族不同,耶律阿保機建立的遼國執行了以草原牧業為重心,同時發展農耕經濟的政策,大大推動了本國經濟的發展。

甚至在契丹的政權穩定之後,你可以看到契丹族與漢人一起掄鋤頭種地的奇異景象。

不知是不是因為草原的浩瀚養出了一絲寬廣的胸襟,契丹算是一個比較樂意學習漢文化,移風易俗的民族。

融合了北方少數民族特色與漢文化的契丹文化在歷史上獨樹一幟,創出了自己風格的文學藝術,並促進了中華文化向中亞等地的對外傳播。

契丹人這種不全部「趕出去」,也不全部「迎進來」的文化政策,至今還有借鑑意義。

他們既不會在文化上傲慢地拒絕漢文化,也不會因為漢文化的到來,而使得自己的民族文化甘居下風,面臨被取代的危險。

契丹人甚至逐漸接受了儒家思想,用其中先進的文化理念改組國家結構,提升了整個民族的文化水平。

到了宋朝時候,著名的蕭太后執政。她收回了眾親王的兵權,確保皇權的絕對定位;又以雷霆手段攝政朝廷,確保遼國走在正確的道路上。

遼的綜合國力在這時達到了頂峰,遼宋之爭也就發展到了高潮階段。

宋遼之爭,鼓角難歇

北宋的開局可能不是最低地獄級別的副本,畢竟還有「掃六合」的秦王和乞丐逆襲朱元璋,但北宋邊境群狼互踞,這「契丹」讓北宋歷代統治者都頭痛不已!

因為自從宋朝立國起,契丹就沒少騷擾宋朝,在兩國的戰爭中,宋朝又是敗多勝少。

幾次北伐都以失敗告終,甚至因為北伐損失了不少精兵良將,折損了自身實力。然後宋朝就在契丹的驍勇善戰的陰影下面對了歷史上著名的澶淵之戰。

公元1004年,發展致頂峰的遼國盯上了宋朝這塊肥肉,軍馬浩浩蕩蕩、揮師南下。

遼國丹聖宗耶律隆緒,太后蕭綽,統帥蕭撻凜等各路契丹名將,所帶領的精兵達到了20萬以上,消息剛傳到宋朝首都東京時,舉國震驚。

危機情形之下,已有臣子向皇上請求先行南下,再徐徐圖之。在金陵、四川等地進行考量,採取地理位置上相對合適的選擇。

正值兵臨城下,當時宋朝的皇帝宋真宗看見大臣們不談應對之事,選擇新都城,他很是頭疼和失望。

這時,宰相畢士安、寇準、樞密使王繼英等人力排眾議,向宋真宗請柬,望皇上御駕親徵。

宋真宗答道:「累得邊奏,契丹已謀南侵。國家重兵多在河北,敵不可狃。朕當親徵決勝。卿等共議,何時可以進發。」

大概意思就是,我已經下定決心出山,你們都什麼意思?我們一起商量商量出徵的具體事項吧。

三位股肱都認為宋真宗應該前往澶淵,但是畢士安、韓繼英等大臣都是懷柔之人,何況他們本來就不想迎敵。

他們認為澶淵外城並不寬廣,又長期聚集民眾,離冬天也還有一段日子,可以慢慢想、慢慢談、慢慢去。尤其是要「庶合機宜、不虧謹重」,緩緩圖之!

可是宋朝名臣寇準卻覺得一刻都不能等了!他直言:「大軍在外,須勞煩陛下暫歇澶淵,動身之日必須提前,萬萬不可遲緩!」

但當真的來到澶淵,宋真宗看到兇神惡煞的契丹人,開始後悔了自己的決定。但此時已經退無可退,寇準拉著宋真宗親徵前線。

見到天子親臨前線,本來打得很艱難的官兵們一時間士氣大振。

同時,宋真宗召集有戰鬥能力的鄉兵(地方武裝)、邊境上的居民團結一心,配合軍隊作戰,有突出貢獻者,戰後一律封賞。

由於充分發動了群眾,軍民一心,人人驍勇善戰,宋軍勢如破竹,大破遼軍。遼軍將領蕭撻凜被宋軍一箭從馬上射了下來,大挫遼軍銳氣,蕭太后更是痛哭不止,傷心欲絕。

兩軍交戰,有時候靠的就是氣勢。不管能不能贏,先拿出浩大的聲勢;不管對方認不認輸,先挫一挫對面的銳氣。

經過這樣折騰,宋軍竟在戰場上打出了自己的一席之地,穩佔上風,將遼軍納入了包圍圈。情急之下,遼軍向宋軍求和,希望以談判的方式儘快結束這場爭鬥 。

在談判中,名臣寇準一如既往拿出了鐵腕手段,他進言希望讓契丹稱臣,歸還幽州、薊州的失地,他認為只有用雷霆之勢力,才能真正威懾到這些少數民族族裔,為國家爭得安寧。

就算遼國使團不能接受「臣屬」這種傷害自尊的提議,若能收回失地,至少可以償還葬身異鄉的將士的夙願,更可以為未來的抗遼戰爭建立新的防線,讓遼國的中原夢粉碎在澶淵的悠悠碧波中。

寇準也因為這不卑不亢的外交手段和不凡的氣度,受到後世諸位史家讚嘆。

本是贏家的姿態,但宋朝仍是那個重文輕武的宋朝。

宋真宗和一眾大臣被之前的幾次失敗留下了心理陰影,不敢奢求寇準「邀使稱臣,獻幽州地」的提議,一心只求和平,與遼籤署《澶淵之盟》。

這是個屈辱的條約。宋遼籤訂協議以白溝河為國界,兩國不再起戰事,只以盟國相稱,互為兄弟。但宋朝每年為遼繳納10萬雪花銀,20萬絹布的歲幣,作為換取和平的代價。

很明顯,宋朝在這一仗中並沒有得到太多好處,打贏了仗每年還要向遼軍繳納白銀,也是極為罕見。

但客觀上北宋也用這屈辱的條約,獲得了一段相對穩定、無戰事的歲月,宋朝領導人抓住機會發展經濟,休養生息,出現了一陣繁榮和樂的景象。

遼國百年,沉浮發展

儘管此次對宋戰爭並未打贏,但談判的勝利也為遼國取得了極大的好處,如果按照這個態勢,遼國繼續休養生息,積蓄力量,假以時日又捲土重來,也未可知。

但歷史不容假設,其前進的發展方向也是難以揣測的。

誰也沒有想到,遼國後期契丹族內部出現了嚴重的問題,行政上橫徵暴斂,生活上荒淫無度。契丹貴族對民眾的壓迫更是到了令人髮指的程度。

滿眼荒唐的遼國明顯氣數已盡,這時,女真族異軍突起,給搖搖欲墜的遼國添上了埋葬他們的最後一鍬土。

1122年,完顏阿骨打率領的金軍南下,直接殺入了天祚帝的行宮,追得遼國天祚帝四處亂竄,甚至考慮去西夏避難。

1125年,逃了三年的天祚帝還是被抓了。遼國滅亡,偌大一個政權分崩離析,幾千萬的人口或是懷著亡國恨迎來新的統治者——金;或是離開了故土,各自逃亡奔命。

部分契丹人逐漸遷徙到了長江以南的地區,如湖廣行省、四川行省、江西行省等。就是現在的雲南、廣東、貴州、江蘇、江西、湖北一帶。

他們加入了蒙古軍隊,隨蒙古人南下,來到西川,雲南等地,從此在這一帶形成了聚居地。

而兵敗的遼國政權向北遷徙,由耶律大石親率200鐵騎,連夜向北逃亡,快馬加鞭行了三日,一直到達可敦城,召集各州各部首領,希望得到鼎力相助,匡扶遼國的山河。

他們建立了西遼(或稱西契丹、後契丹)的政權,耶律大石稱帝葉密,年號「延慶」,打算大展宏圖偉業。

可是,契丹人強行續命的西遼,還沒有光復昔日的光輝,便零碎在了連歐洲都能橫掃的蒙古鐵騎麾下。

契丹人也從此退出了統治者行列。契丹民眾,終於完全散入中國各地。

幾百年之間,契丹人已經在小聚居、大雜居中和其他少數民族相融合,大多融進了女真、蒙古、漢族裡面,少數融合到今維吾爾、哈薩克、土族等等,成為了其他族裔的一份子。

契丹這個名字,逐漸失去了歷史的呼喚。

到了明清,契丹民族已經與其他民族無異。

在契丹聚集地,建有大量傳授儒家思想的私塾、學社等,甚至可以見到令人心生崇敬的孔廟,四處書聲琅琅,正是在誦讀儒家經典名篇。

對契丹一族來說,這或許既是一種落寞的消融,又是一種無法撼動的延續。

契丹強盛一時,將附近一圈揍了個遍,建立政權長達218年,若按排名論,也算名列中國歷史朝代前茅,可最終雷聲大雨點小,未能頂住歷史的大龍捲風。

遼國契丹一族的強大源於他們勇於接受外來文化,包容讓他們強大,但在他們學習先進外來文化的同時,逐漸忘了自己民族以鋼鐵精神文明的內核。

在得到較好的生活以後,不思進取,安於享樂,最後只能被淘汰在歷史的浪潮中。

儘管已經找不到昔日的契丹民族,但到了今天,在烏克蘭語、俄語、保加利亞語中,外國人仍有把中國稱為契丹的習慣,這是他們曾經來過,創造過一個百年國度的見證。

其實,不管是宋也好,遼也好,世事虛幻不實,生滅無常。最終,當大江東去,世事千古都要被大浪淘盡,變成過往歷史中的一個微末,飄散風中。

歷史長河中,儘管中華民族屢屢遭險,但是時至今日,中華大陸的子孫還以炎黃自稱,五千年文化源遠流長。

反觀契丹,就算強盛一時,沒有形成自己的文化體系傳承下來,留給後人的印記,也就無法像宋那樣清晰。

消失的契丹留給了世人一個教訓:可以一無所有,但要有文化,才能延續文明的力量。

同类文章
你想燒香和崇拜佛嗎?

你想燒香和崇拜佛嗎?

雖然人們聽說過他們的手,但每個人都真的明白有很多人。手有歷史悠久的歷史,而這個過程的發展過程也更加艱難,對我們進行思考是非常重要的,因為人們可以看到自己的命運
生命線分支分叉20種圖,即新分叉更困難

生命線分支分叉20種圖,即新分叉更困難

手掌中有許多線條,這些線條不同。而不同類型的手蛤與它的含義不同。事實上,手的類型非常多。一般來說,我們明白我們必須知道屬於自己的一隻手,你可以了解自己的命運
女人手在川志紋理,四川條紋,一個女人有一個強大的

女人手在川志紋理,四川條紋,一個女人有一個強大的

四川鑲邊這隻手是以相同的方式,而手不同,它代表的意義是不同的。男女的結果也有這樣的手階段也不同。當然,雖然手可以看到我們的命運,但我們將在一生中生命
有一種手工製作的飢餓,汞極為開發。

有一種手工製作的飢餓,汞極為開發。

對於一些更好的人來說,他們很容易賺錢,可能會突然有一天,他們的生活會有意想不到的財富,這種意外的財富可以讓你更好地生活。但是,沒有人能擁有如此美好的生活
智能線條突然扭轉了智慧。

智能線條突然扭轉了智慧。

事實上,大多數人都不知道如何改變他們的手,因為我們的手會改變,這也改變了我們的命運。我們的一隻手會改變。這隻手代表著我們一天的命運
WISDOM線條被破壞,但佈線很難發展

WISDOM線條被破壞,但佈線很難發展

我相信大多數人沒有仔細理解握手,但每個人都必須聽到它,但手有一個漫長的歷史,但還有很多人都不知道。事實上,注意你的手。好處,因為它代表著我們的命運
6種面部男人注定要在窮人的窮人中有一個典型的可憐的臉

6種面部男人注定要在窮人的窮人中有一個典型的可憐的臉

臉是一個非常神奇的東西,因為我們可以通過它看到一個人的命運。許多人對自己的命運非常好奇,所以他們會去手和自己的出生和八個角色,看看他們的命運
女人臉,大,全圖,長期以來,已久期待著

女人臉,大,全圖,長期以來,已久期待著

每個人都可能有一個長的痰液和身體部位的不同位置,而不同地點的代表的含義也是不同的。最明顯的是最常見的是人臉上的痣。在我們臉上有很多職位
掌心掌心手掌的手掌手掌手掌的女人?

掌心掌心手掌的手掌手掌手掌的女人?

不同的雙手有不同的財富,有些可能具有平穩的水流,有些可能是粗糙的壽命。在性質中,手相對發展一個人未來的財富。如果一個女人真的有一隻手掌,那麼未來會發生什麼
一個男人可以在右手結婚嗎?

一個男人可以在右手結婚嗎?

對於女孩來說,嫁給是生活中最重要的事情,他們看不到。有些人不能結婚。如果你結婚,他們的婚姻生活不會幸福。人們,人們,你可以擁有幸福的婚姻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