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人為什麼要把武士刀做成彎的(為了試試是否鋒利)
2023-10-13 12:52:29 4
常見的日本刀,從外形上看,就像中國的寶劍被拗彎了的模樣,跟中國刀外形相去甚遠。歷史上,日本刀原來不是這樣。大概在古墳時代(相當於中國的三國時期,當時日本還叫倭國),日本刀就是直挺挺的,跟中國寶劍一模一樣。
典型的日本刀
公元七世紀到八世紀,唐朝的冶鐵技術傳到日本。按照日本人的說法,當時日本社會最有名的刀是來自大唐吳地的刀,也就是來自中國東南沿海地區。這種刀被稱為唐大刀。在此基礎上,日本人開始發展出細長彎曲的日本刀,據說這樣的弧度有利於斬殺。
一把日本刀的鋒利程度,要通過斬殺試驗才可以得到驗證。今天已經文明了許多,試刀更多使用草蓆、鎧甲、硬木板作為砍殺目標。歷史上,那些貴族使用的日本刀,為了獲知其鋒利程度,一般都用人體進行試驗,就是用刀對人體進行直接砍殺。
用草蓆進行試刀
江戶時代(相當於中國明晚期到清中期),有一個山田淺右衛門家族,專門為幕府將軍和官員貴族提供試刀服務,他們就經常使用活人作為試驗對象。
在江戶時代早期,原本由谷衛好和衛友父子為幕府試刀。後來,這一技藝在這個家族和他們的傳人中逐漸失傳,幕府找到了山田淺右衛門,於是這門獨特的技藝在山田淺右衛門家族和他們的門人中代代相傳。
當然,他們在試刀中使用的活人都是已經被判處死刑的罪人。這些人對社會已經沒有任何貢獻了,乾脆為將軍的刀劍增添鋒銳。
試刀之前,山田淺右衛門先要堆出一個土臺子,接著讓那些死囚面朝下倒在土臺子上,然後用需要試用的刀劍向死囚砍去。因為要經常砍殺人體,山田淺右衛門的技藝日益精熟,以至於成了幕府的專職劊子手。
山田淺右衛門對人體試刀
要知道,幕府製作的刀劍數不勝數,而死囚的數量是有限的。因此,並不是每一把刀都能有幸讓活人成為他們的刀下鬼。為此,那些死在試刀臺上的死囚遺體要經常被重複利用。山田淺右衛門經常需要將這些屍體在砍殺後再次縫合,等待接受下一次砍殺。
由於有屍體可用,為了評判一把刀的鋒利,山田淺右衛門經常用刀一次性進入屍體的深度作為標準。最牛級別的刀被稱為「最上大業物」,表示這把刀一次能切開90%以上的人體。其後還有「大業物」、「良業物」和「業物」的分別,能切開的人體數量依次降低。其中「業物」級別的刀僅能切開20%-40%。
山田淺右衛門家族
有些時候,也堆疊其屍體,看這把刀一次能砍斷幾層。能砍斷一層的稱為一胴,兩層的稱為二胴。據說最鋒利的寶刀曾經有過七胴的記錄。
雖然山田淺右衛門是專職的試刀者和劊子手,但是這兩樣工作的收入並不足以讓他發家致富。山田淺右衛門最賺錢的買賣還是賣藥。由於工作方便,他能經常拿到各種人體組織、內臟等東西。他使用這些原料製造藥物。
當時的日本人相信,一些人體器官製成的藥物對於某些疾病的治療有奇效。山田淺右衛門家族以及他的門人弟子憑藉這項獨特的「產品」,在江戶時代長盛不衰。
然而,幕府結束,明治時代到來後,由於斬首等處罰死囚的刑罰被廢除,山田淺右衛門這一門的手藝徹底失去的存在的意義,因而這個家族也迅速衰敗了下去。此後,日本人試刀也不再使用人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