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四季網

戲劇大全:崑曲桃花扇唱詞全本賞析

2023-10-12 23:25:50 1

  桃花扇是「南孔北洪」之一的孔尚任寫的劇本。《桃花扇》是一部表現亡國之痛的歷史劇,劇中塑造了很多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現如今也是崑曲中的著名劇目,至今都有在演出中上演,深受戲迷們的追捧。那麼崑曲中《桃花扇》唱詞賞析是什麼樣的?本期的崑曲文化帶你了解。

  其一,深沉的家國情懷。《桃花扇》是描述南明王朝興亡的一部歷史悲劇。身為孔門子孫的孔尚任,目睹明清易代之血雨腥風、生靈塗炭。他雖被清廷籠絡,卻志不得伸,深為明王朝的覆滅而惋惜、痛心。

  他以藝術的曲筆探尋悲劇的成因,以醒後人。劇中一曲「哀江南」傾訴著作家深沉痛切的家國情懷:「俺曾見金陵玉殿鶯啼曉,秦淮水榭花開早,誰知道容易冰消。眼看他起朱樓,眼看他宴賓客,眼看他樓塌了……殘山夢最真,舊境丟難掉,不信這輿圖換稿。謅一套哀江南,放悲聲唱到老。」

  其二,虛實相生、史戲渾一的創作理念。《桃花扇》是一部嚴謹的歷史正劇,寫的就是剛剛發生不久的國家社稷情狀,亦可視為彼時的現代劇。作家遵循嚴謹的現實主義創作方法,劇中的主要人物、事件皆本諸史實,描繪了一幅波瀾壯闊、迴腸盪氣的歷史畫卷,給今人以真實的歷史認知和啟迪。

  然而,戲劇藝術不是史料的堆積,要集中、提煉、編織生動的故事情節、戲劇場面,要描畫人物的言談舉止、音容笑貌,就必須發揮作家的想像力,進行剪裁、加工和虛構,準確地處理歷史真實與藝術虛構的辯證關係。

  《桃花扇》中的某些關節,如史可法的「沉江」、侯朝宗與李香君一同「出家」及李香君的「罵筵」等,顯然是作家根據戲劇情景與人物性格的需要而加以想像的。《桃花扇》的典範意義在於做到了虛實相生,史與戲渾然一體,真實可信,引人入勝。

  其三,人物性格的多重敘說。《桃花扇》圍繞李香君與侯朝宗的愛情主線狀寫了眾多人物,有名有姓的就有二三十個,呈現一幅駁雜的社會斷面。


  這些人物有的濃墨重彩,有的稍加點染,但各有不同的面貌神態,各自「面目精神,跳躍紙上,勃勃欲生」。其手法,一是同類人物的對比,如同為妓女的李香君與李貞麗,同為文人的侯朝宗、陳定生、吳次尾,同為將帥的史可法、左良玉……各有不同的音容笑貌、待人處世。二是不將人物單一化、臉譜化,而是多層面地寫出人物性格的豐富性。

  劇中既濃墨重彩地讚頌了李香君的忠於愛情、忠奸分明,也寫了她對國家大勢的朦朧;既寫了侯朝宗不與馬士英、阮大鋮奸黨同流合汙,也寫了他的猶豫彷徨;既寫了史可法的忠烈,也寫了他對奸黨的忍讓;既寫了楊龍友遊走於忠奸兩黨之間,左右逢源,也寫了他的尷尬和無奈……寫出了人物的階級屬性、本真人性、先天秉性,寫出了活躍於社會的「真的人」的鮮明性格。

  其四,精巧縝密的戲劇結構。《桃花扇》通過李侯的聚散哀樂這條主線,將關乎南明王朝興亡的朝野上下的芸芸眾生,縝密有機地編織在一起,有主有次,有詳有略,描畫出一幅生動的社會圖卷。

  而李侯的愛情又通過一把具象的點染著一朵豔麗桃花的扇子貫穿始終,由第五出的「贈扇題詩」始,到第二十二出的「血濺詩扇」、第二十三出的「寄扇」,直到最後第三十九出的「撕扇」,細針密線,環環相扣,將扇子主人的命運與國家的興亡緊密地聯繫在一起。

  其五,選材與賓白歌詞的雅俗共賞。戲劇是觀眾的藝術,觀眾有的喜俗,有的賞雅,作品亦是,而雅俗共賞是最高的審美層次。《桃花扇》借離合之情,寫興亡之感,贏得了最廣泛社會人群的青睞。

  而劇作的敘說,人物的語言既是個性化的,又是生活化的,是當時社會最普遍的語言表達。歌詞詩化,按腔合律,雖有不少用典,但表敘淺顯易懂。如此,文人學士可從用典中領略深邃的歷史意蘊,而普通觀眾也能明了大意。因之,300多年來,古今觀眾對《桃花扇》鍾情不減,百聽不厭。

  【結束語】桃花扇是借離合之景,寫興亡之感,有點像寫文章用的「借物喻人」的手法,而《桃花扇》中的整個基調與故事情節就都已明了。而唱詞寫的淺顯易懂,不論是文人雅士還是社會平民,都能零落其蘊含的意義,這也是為什麼《桃花扇》歷經這麼久的歲月依然能讓人喜愛的原因了。

你可能也喜歡:


黃梅戲名家名人:慕容曉曉資料簡介
崑曲有多少年歷史,有什麼雅稱
什麼是道教,道教文化的基本意義
傳統文化:傳統漢族服飾文化

同类文章

湖南衛視2020片單出爐 流量和實力齊頭並進

  湖南衛視向來都是衛視臺的領軍人物,推出了不少受到廣大觀眾喜愛的好劇,而最近,湖南衛視2020招商大會舉行,2020年的影視劇片單也出爐了。從這份片單來看,既有新進的流量小生的劇,也有頗具爆款的實力劇,可謂是流量和實力兩頭抓,顯示出湖南衛視的野心!下面我們一起去戲劇文化那裡看看這份片單吧!  金鷹

關於浙江越劇的由來,浙江越劇的特點

  越劇是很膾炙人口的經典劇種之一,發源於浙江,又有紹興文戲之稱,以唱為主,在國內外都享有很高的聲譽與廣泛的群眾基礎,是我國流傳最廣的劇目。本期的越劇文化帶你瞧一瞧關於浙江越劇的由來,浙江越劇的特點。  越劇,又名紹興戲,是中國漢族五大戲曲種類之一,是目前中國第二大劇種。越劇長於抒情,以唱為主,聲腔

廬劇文化之《五女拜壽》劇情簡介

  廬劇《五女拜壽》講述的是楊繼康被株連削職為民後,爭先恐後拜壽的五個女兒只有被嫌棄的養女願意收留題目,後楊繼康沉冤得雪的故事。接下來,就讓我們一起到廬劇文化中具體看看《五女拜壽》的劇情吧。  明代嘉靖年間,戶部侍郎楊繼康,因對嚴嵩專橫擅權深為不滿,欲告老還鄉。在他六十壽誕之期,眾女兒女婿均奉厚禮進

廬劇文化之《老先生討學錢》唱詞

  廬劇,安徽省傳統地方戲主要劇種之一。是在大別山一帶的山歌、淮河一帶的花燈歌舞的基礎上吸收了鑼鼓書(門歌)、端公戲、嗨子戲的唱腔發展而成的。接下來,廬劇文化要介紹的是《老先生討學錢》的唱詞,一起去看看吧。  老先生:巍巍乎啊欠起身蕩蕩乎走出門庭  一路走來一路行來來往往都是人  家家都把那年來過小

戲曲文化說,京韻大鼓的板式特點

  京韻大鼓是在清末由河北省滄州、河間一帶流行的木板大鼓經藝人改革後發展而來。木板大鼓傳入天津、北京後,劉寶全改以北京的語音聲調來吐字發音,吸收石韻書、馬頭調和京劇的一些唱法,創製新腔,專唱短篇曲目。本期的為大家介紹下京韻大鼓的板式特點。  木板大鼓發展成京韻大鼓後,伴奏樂器在原來的基礎上,加上了三

眉戶戲文化傳承:刺目勸學的劇情介紹

  在中國歷史上,關於考取狀元的典故不少,其故事情節或讓人深受鼓舞,或讓人義憤填膺,或唏噓不已。今天,要介紹的眉戶戲劇目之一《刺目勸學》,也與考取狀元相關,那麼,接下來,就和小編一起去了解吧。  《刺目勸學》也叫《曲江歌女》又名《曲江打子》。故事發生在唐代曲江池畔,見文於唐白行簡李娃傳。  唐、常州

京韻大鼓名家有誰,及其代表作

  京韻大鼓清末民初形成並流行於北京、天津地區。由當時的鼓書藝人劉寶全等把原用河北語音演唱的木板大鼓改用北京語音演唱,廣泛吸收京劇唱腔及北京流行的民間曲調創製新腔,並在木板大鼓原有伴奏樂器三弦外,增加了四胡和琵琶,形成了一直流傳至今的京韻大鼓。且看本期的。  京韻大鼓有以劉寶全、白雲鵬、張小軒為代表

蘇州彈詞伴奏樂器,必不可缺的兩個

  「有些事,有機會做的時候,就去做,別等沒機會了,再去做,就來不及了;有些人,有機會珍惜的時候,就去珍惜,別等失去了,再去把握,就沒意義了。」  那麼,接下來我們一起來了解了解蘇州評彈伴奏樂器,必不可缺的兩個。  小三弦:  三弦:又稱「弦子」,中國漢族傳統彈撥樂器,其他少數民族受漢族文化影響,也

一步一個腳印,淮海戲發展歷程

  淮海戲,江蘇省傳統地方戲曲劇種。2008年6月,經國務院批准列入第二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接下來,就讓我們一起去了解關於淮海戲的發展歷程吧,看它是如何一步步發展起來的。  1、正式定名  淮海戲曾在民間稱為「小戲」,與柳琴戲、泗州戲同源於「拉魂腔」,因流行於淮海地區,曾稱"淮海小戲",19

北路梆子賈桂林人物生平介紹

  山西的北路梆子,在山西的戲曲發展史上,有著不可替代的文化價值。當然在不可替代的價值裡,就有創造價值的人,本期梆子戲文化,讓我們一起來看卡北路梆子賈桂林人物生平介紹。  戲劇家。一級演員。中國戲劇家協會二、三、四屆理事,山西分會二屆理事、三屆副主席、四屆名譽主席,山西省文學藝術界聯合會二、三、四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