窮人讀後感400字精選
2023-10-12 20:22:09 2
《窮人》是俄國著名作家列夫.託爾斯泰的作品。作者通過桑娜一家的生活反映了那一時期窮苦人民的苦難生活和他們美好的心靈。下面請看為大家整理的讀後感,希望對你有幫助。
【篇1】窮人讀後感
我懷著激動的心情讀完了《窮人》一課。文中漁夫的妻子桑娜不顧家庭的貧困,生活的艱難,在丈夫不知情的情況下,毅然抱來了死去鄰居西蒙的兩個孩子,給本來貧困的家庭增添了更多的負擔。在自己於西蒙遺孤中,桑娜選擇了與她沒有任何血緣關係的遺孤。寧願自己被丈夫責罰,也不願丟棄西蒙的孩子。讀著讀著,一股敬意油然而生,桑娜善良的、富有愛心的心靈深深的令我折服,在丈夫生死未卜的情況下,還能想到生病的女鄰居,難道這不是善良嗎?
善良其實就在身邊,但有多少人能做到像桑娜那樣,儘自己最大的努力去幫助別人,不惜讓自己的生活過得更艱難,不惜用自己的一生去撫養孩子呢?讀著課文、我腦海裡又浮現出一個個像桑娜一樣善良的人:一生做好事無數,不求回報的雷鋒;在地震中為了保護學生而犧牲的譚千秋老師;在奧運會上無私奉獻,卻默默無聞的志願者們。他們都以無私的品格和捨己為人的精神,激勵這每一個人用美好無私的心靈讓世界變得更美好!
俗話說:「勿以善小而不為,勿以惡小而為之」。在公路上,撿起地上的垃圾,這叫善良;在公交車上,為他人讓座,這叫善良;看見有人踐踏草坪,上前阻止,這也叫善良,善良其實就在身邊,雖然只是一些小事,但也能體現出一個人的品格與精神。惡往往是於善相反,不要以為只是一些小事,就可以任意妄為,其實惡不分大小,每當你作出一件壞事的時候,你總會抱著僥倖的心理做出一件件驚天動地的犯罪行為。
其實每一個人最初都是善良的「人之初,性本善」這句話就說的很對,但每一個人對每一件事的感受與經歷不同,性格也有所改變,「如,家庭貧困,偷盜改變命運」。人只要出現這些邪念,就一定會引他們走向歧途,然後進行犯罪。
《窮人》這篇課文將成為我人生的航標,使我明白了:人要有善心,要時時刻刻為他人著想,為集體奉獻做起。桑娜將永遠激勵我做一個有善心的人!
【篇2】窮人讀後感
今天,我讀了一篇感人至深的文章——《窮人》。讀完之後,我的心情久久不能平靜。
文章主要講述了這樣一個故事:在一個夜晚,海上起著風暴,漁夫出海打魚還沒回來。他的妻子桑娜出去找他,卻意外發現鄰居西蒙已經去世。;於是,桑娜把西蒙的孩子接來,由自己和漁夫承擔起了撫養他們的重任。
這是一篇十分感人的文章,文章中有一段描寫讓我久久不能忘懷:
「......他會揍我的!那也活該,我自作自受......嗯,揍我一頓也好!」
這就是桑娜,一個善良的人。她自己是五個孩子的母親,而且丈夫打魚賺來的錢也只能勉強填飽一家人的肚子。但出於對鄰居小孩的同情與憐憫,她寧可自己讓丈夫揍一頓,也要收養孤兒。這段文字,讓人們看到了桑娜寧可自己受苦,也要幫助別人的美好心靈。
跟桑娜相比,我感到慚愧。平日在家中,媽媽讓我幫她遞一塊抹布,我也無動於衷。現在,我要向桑娜學習,學習她樂於助人的美好品質。
文章雖以《窮人》做題目,可在文中卻找不到一個「窮」字,而是從側面表現出來。
但是,我覺得漁夫一家並不窮。相反,他們跟那些擁有很多金錢,但心腸很硬的人對比之下,他們擁有著世界上最巨大的財富——那就是善良。
【篇3】窮人讀後感
想起這樣一句話:「只要能夠給予,就不貧窮。」是啊,貧窮並不可怕,可怕的是精神的貧窮。能夠給予別人愛,能夠幫助別人,這樣的人永遠是精神的富有者。
今天我讀了一篇文章《窮人》,作者是俄國著名作家列夫·託爾斯泰。文章寫的是一個漁夫和他的妻子桑娜,還有他們的五個孩子,過著艱難的日子,每天只靠漁夫捕魚維持一家人的生活。他們的鄰居西蒙死了,留下了兩個孩子,西蒙臨走前並沒有把孩子託付給桑娜一家,但善良的桑娜不顧自己的貧窮,堅定地承擔起撫養西蒙的兩個孩子!
這個故事十分令我感動。這對窮人夫婦不顧自己生活困難,主動收養兩個孤兒。儘管生活不富裕,但是他們的精神是富有的,他們擁有一顆愛心,一顆純樸善良的心,富有同情心!有這些就足夠了。
我們無需向他們一樣,收留可憐的孤兒。我們應該從點點滴滴的小事做起,也做個精神的富有者!
比如,我們可以在公交車上給老人讓座;在馬路邊扶盲人過馬路;見到一片廢紙主動撿起;關掉還在滴水的水龍頭……這些平常小事,足以反映出一個人的精神財富,一個人的優秀品質。
我想,每一個人只要去做都能做到這一點,並且會對窮人夫婦產生同情,敬佩之感。有了這種想法,我們的精神之花已經開始綻放了!
願每個人都能綻放自己的精神財富的花蕾!做精神上的富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