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內閣首輔王家屏簡介 王家屏人物結局
2023-10-13 05:18:49 2
王家屏是明朝萬曆年間內閣首輔,出生於嘉靖年間,隆慶年間中進士,萬曆年間受到重用,入內閣,在閣臣先後離職之後,升任內閣首輔的位置。
王家屏是山陰縣河陽堡人,家中算是書香之家,五歲的時候開始跟隨父親學習。王家屏天資聰穎,慧於常人。據說他寫文章,雖不說提筆見文,但也只需思考一會兒,便能一揮而就。每次讀書,無需刻意背誦,過目即不忘。
有這樣的天賦,又自幼接受良好的教育,讓王家屏在十三歲的時候中秀才,二十九歲中舉,三十三歲隆慶二年中進士,選翰林院庶吉士,授編修一職。
萬曆三年,王家屏晉為修撰,充日講官。萬曆帝繼位的時候,年僅九歲,所以除了每日在朝堂上坐著之外,還需進行學習。王家屏當時就是萬曆帝的講師之一,而且是萬曆帝最重視讚揚的就講師。
萬曆帝講師不少,然而卻對王家屏不吝讚譽,他曾稱王家屏「經術宏深,目無睨視,端人也。」王家屏確實是一位端正君子,不僅嚴格要求自己,也嚴格規勸君王。
萬曆十一年,王家屏進詹事府,仍兼任翰林侍讀學士之職,後提為禮部右侍郎改吏部左侍郎。王家屏為皇帝十分看重的老師,有才能有德行,自然受到皇帝重用。所以升官不久之後,便家東閣大學士的稱號,入內閣參預機務。
在擔任輔臣期間,王家屏盡職盡責,直言上諫,不結黨營私,不貪汙受賄,因此受到朝臣讚嘆。他本人勤奮為民,也不允許他人偷懶,就連皇帝也免不了受他規勸。對於王家屏所言,萬曆帝最初還會聽從。次數多了,也就覺得煩了,後來因此還不怎麼待見王家屏。
萬裡十七年的時候,因為家中至親去世,按照禮儀請辭回家守孝。孝期滿後歸內閣,皇帝竟一連三月都未曾召見他。王家屏因此憤憤指責皇帝:「有朝夕顧問之臣而可三月不面見者也。」
當然雖然皇帝不待見他,但也並不意味著他會對此妥協,此後再不規勸皇帝,惹他厭煩。他仍然堅持自己的原則,在皇帝有錯誤的時候指出,在皇帝犯錯之時規勸。實話不好聽,但是對於一個國家而言,這樣一個敢於說實話的大臣還是必需要有的。
萬曆十八年,在朝廷為官日久的王家屏,終於對於不問政事的皇帝而感到灰心。在儲位不建,擯斥忠謀的政治環境中,起了退避之心。他連上兩書請辭,皇帝都沒答應,不過對其「忠愛」之言表示獎勵。
萬曆十九年,在內閣的申時行、許國、王錫爵等先後離職,王家屏因此得以成為內閣首輔,位極人臣,執掌大權。年少之時,誰都有一個英雄夢。到了內閣首輔的位置,是王家屏政治生涯的巔峰。不過可惜的是,因為當時的政治環境,王家屏並無法實現自己的政治抱負。
萬曆二十年,僅為首輔一年的王家屏,上書勸皇帝立長子朱常洛為太子。因為皇帝想要寵妃鄭氏之子為太子,於是藉口說等鄭妃之子朱常洵長大之後再說。
在當時立太子,相當於安定國本,到了一定時候是一定要立的。而且按照規矩,是立長子為太子。所以大臣們對萬曆帝的逃避表示不滿意,王家屏直接以請辭來規勸皇帝冊立朱常洛為太子。
這事兒最後並沒有成功,但是皇帝卻順勢罷了他的相位。一直到他回家八年之後,朱常洛才被冊立為太子,好歹沒有白白犧牲。
萬曆三十一年,王家屏在家中去世,享年六十八歲,追封為少保、諡文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