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文解字草字頭(說文部首屮)
2023-10-21 18:31:35 1
說文部首:丨、屮、艸、蓐、茻
丨、屮、艸、蓐、茻
丨:上下通也。引而上行讀若囟,引而下行讀若
。
丨,是指事字,而且是多義字,可以為囟,可為
。可上可下,因此說是「上下通也」。凡是一字的豎畫,在古人看來,都有引而上和引而下的區別,比如屮、木、生字,都屬於引而上;而至、下、竹屬於引而下。我們不得不佩服古人的嚴謹精細,現在分不清引而上、引而下沒關係,知道它是豎就好了。
破土而出的春筍就是丨的形象
艸:百卉也。
《說文解字》「卉」字下說「卉,艸之總名也。」艸是各種各樣的艸,卉是艸的總名。
艸、草原為二字。草是草鬥櫟實,一說是象鬥子。從艸,早聲。徐鉉說:「今俗以此為艸木之艸,別作皂字,為黑色之皂。按:櫟實可以染帛,為黑色,故曰草。俗書皂或從白從十,或從白從七,皆無意義,無以下筆。」宋代的俗體字用「草」作為「艸木」的「艸」,又有一種別體字寫作「皂」,從白從十,或者從白從七。於是本為草鬥櫟實的「草」反而代替了艸木的「艸」成為百艸的代稱,成了我們現在最常用的字。「艸」字也表示很委屈。
蓐:陳艸復生也。從艸辱聲。一曰蔟也。
「蓐」就是「離離原上草,一歲一枯榮。野火燒不盡,春風吹又生」的草。為什麼另立一個「蓐」部呢?因為有一個「薅」字從「蓐」。江淮一代現在還稱除草為「薅草」。小編小時候就下地薅過草,凡是薅過草的小夥伴們一定知道這個「薅」字讀什麼。
茻:眾艸也。從四屮。
茻、莽原為二字。莽,南昌稱善於在艸中逐兔的犬為莽,從犬從茻,茻亦聲。現在以「莽」字為「茻」,「茻」自反倒廢止不用了。茻字也表示很委屈。
作者:紫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