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位脫螺紋機構的製作方法
2023-10-21 04:28:27 1
專利名稱:行位脫螺紋機構的製作方法
技術領域:
行位脫螺紋機構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壓力鑄造或噴射模鑄造成型的模具、屬機械技術領域,尤指一種行位脫螺紋機構。
背景技術:
行位是指在動模和定模分離之前,提前從壓鑄件中抽離的機械活動部件,其運動方向具有垂直於動模和定模運動方向的分量。在鑄造帶有螺紋的產品中,為了在脫模時不損螺紋,一般是使用專用的油缸或者是電動機來傳動,帶動油缸或者是馬達來傳動,帶動螺紋軸旋轉,最後將螺紋軸旋出模外。這種採用油缸或者是馬達的機構,結構複雜、製造成本比較高,並且在成型機臺上需要有附屬機構匹配,成型周期也比較長。
發明內容針對現有技術的缺點,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於提供一種結構簡單、製造成本比較低高、無需附屬機構匹配且成型周期較短的行位脫螺紋機構。本實用新型解決其技術問題所採用的技術方案是:提供一種行位脫螺紋機構,包括鏟機和裝於鏟機上的行位本體、其特徵在於:還包括齒條、過渡軸、傳動軸及齒輪組,所述齒條固定安裝於行位本體上,與過渡軸上的一個齒輪嚙合,過渡軸上的另一個齒輪與傳動軸上的一個齒輪嚙合,傳動軸上的另一個齒輪與齒輪組中的4個齒輪同時嚙合,齒輪組中的一個以上的齒輪與帶有螺紋的產品聯結。開模時,鏟機帶動行位本體及齒條移動,使過渡軸轉動,進而帶動傳動軸旋轉,傳動軸使齒輪齒輪組旋轉,使得螺紋退出。
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結構簡單、製造成本比較低高、無需附屬機構匹配且成型周期較短。
以下結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的描述。
圖1是本實用新型的軸側立體圖。圖2是
圖1垂直翻轉180度的軸側立體圖。圖3是本實用新型的俯視圖。圖中:1為伊機、2為行位本體、3為齒條、4為過渡軸、5為齒輪組、6為傳動軸。
具體實施方式參見附圖,本實用新型一種行位脫螺紋機構,包括鏟機I和裝於鏟機I上的行位本體2、其特徵在於:還包括齒條3、過渡軸4、傳動軸6及齒輪組5,所述齒條3固定安裝於行位本體2上,與過渡軸4上的一個齒輪嚙合,過渡軸4上的另一個齒輪與傳動軸6上的一個齒輪哨合,傳動軸6上的另一個齒輪與齒輪組5中的4個齒輪同時哨合,齒輪組5中的一個以上的齒輪與帶有螺紋的產品聯結。開模時,鏟機I帶動行位本體2及齒條3按
圖1箭頭方向移動,使過渡軸4轉動,進而帶動傳動軸6旋轉,傳動軸6使齒輪齒輪組5旋轉,使得螺紋退出。
權利要求1.種行位脫螺紋機構,包括鏟機(I)和裝於鏟機(I)上的行位本體(2)、其特徵在於:還包括齒條(3)、過渡軸(4)、傳動軸(6)及齒輪組(5),所述齒條(3)固定安裝於行位本體(2)上,與過渡軸(4)上的一個齒輪嚙合,過渡軸(4)上的另一個齒輪與傳動軸(6)上的一個齒輪P齒合,傳動軸(6)上的另一個齒輪與齒輪組(5)中的4個齒輪同時哨合,齒輪組(5)中的一個以上的齒輪與帶有螺紋的產品聯結。
專利摘要一種行位脫螺紋機構,包括鏟機(1)和裝於鏟機(1)上的行位本體(2)、其特徵在於還包括齒條(3)、過渡軸(4)、傳動軸(6)及齒輪組(5),所述齒條(3)固定安裝於行位本體(2)上,與過渡軸(4)上的一個齒輪嚙合,過渡軸(4)上的另一個齒輪與傳動軸(6)上的一個齒輪嚙合,傳動軸(6)上的另一個齒輪與齒輪組(5)中的4個齒輪同時嚙合,齒輪組(5)中的一個以上的齒輪與帶有螺紋的產品聯結。是一種結構簡單、製造成本比較低高、無需附屬機構匹配且成型周期較短的行位脫螺紋機構。
文檔編號B22D17/22GK202921893SQ201220556488
公開日2013年5月8日 申請日期2012年10月26日 優先權日2012年10月26日
發明者陳福明, 易瑞, 蔡俊傑 申請人:鴻利達模具(深圳)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