摺疊上樓車的製作方法
2023-10-22 10:34:47 3
專利名稱:摺疊上樓車的製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帶盛物籃的推車,尤其是一種不僅可以載物平地推 行,還可以載物順樓梯上樓,並且不用時可以摺疊的摺疊上樓車。
背景技術:
用手推車載物平地推行,可以減輕手提負擔,但如果沒有電梯,傳統的 手推車但無法載物上樓。
實用新型內容
針對上述技術中存在的不足之外,本實用新型提供一種不僅可以載物平 地推行,還可以載物順樓梯上樓,並且不用時可以摺疊的摺疊上樓車的摺疊 上樓車。
為實現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提供一種摺疊上樓車,包括盛物籃與車把, 所述盛物籃兩側面板底部各固定有一個十字形輪架,所述十字形輪架上裝有 四個衛星小輪的滾輪。
所述盛物籃底板由兩塊等寬的、與兩側面板相連的底板組成r 所述車把由管徑大小不同的三截鋼管組成,所述車把中間的鋼管管徑大 於兩側的鋼管。
所述盛物籃左側面板上裝有用於使所述盛物籃水平固定在所述十字形輪 架上的鎖扣。
與現有技術相比,本實用新型具有以下優點
本實用新型提供一種摺疊上樓車,包括盛物籃與車把,其中,盛物籃兩 側面板底部各固定有一個十字形輪架,該十字形輪架上裝有四個衛星小輪的 滾輪,盛物籃底板由兩塊等寬的、與兩側面板相連的底板組成,車把由管徑 大小不同的三截鋼管組成,車把中間的鋼管管徑大於兩側的鋼管,可分別套
住左右兩邊的車把,盛物籃左側面板上裝有鎖扣,按下鎖扣,可以讓盛物籃水 平固定在十字形輪架上,本實用新型不僅可以平地載物推行,還可用載物上樓, 適用住在沒有電梯的樓宇裡的人們上街購物,也可作為沒有安裝電梯的工廠 從底樓往樓上搬運物品,不用時可以摺疊,減少空間佔用。
圖l為本實用新型使用狀態示意圖2為本實用新型透視圖3為本實用新型摺疊後示意圖4為本實用新型右視圖5為本實用新型俯視圖。
主要元件符號說明如下-
1鋼管 2鋼管 3鋼管
4後籃板 5前籃板 6底板
7十字形滾輪 8鎖扣
具體實施方式
為了更清楚的表述本實用新型,
以下結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的 描述—。
如圖1至圖5所示,本實用新型提供一種摺疊上樓車,採用鋁合金管制 作兩個以滾珠軸承為圓心的十字形四腿滾輪架,每支腿分別裝一個塑料小滾 輪,從而形成十字形滾輪7,兩個十字形滾輪7分別固定在盛物籃左右兩面側 板下端長邊五分之二處,長方形網格盛物籃採用鋁合金製成,底板6由兩塊分 別與盛物籃左右兩面側板底邊相連的鋁合金網格板組成,每塊底板6的寬度 為二分之一籃底寬,兩塊底板6可以沿盛物籃底板中線上拉,上拉後可以分 別與左右兩面側板相疊合,前面板採用鋁合金製成,前面板由兩塊分別與左右 兩面側板相連的等寬的前籃板5組成,這兩塊前籃板5寬度為二分之一前面 板寬,可以沿中線向籃裡推開,推開後與左右兩側面板疊合;後籃板4的構
造與前籃板5相同,由上述前籃板5構造中可以實現載物籃有序摺疊,車把採 用鋼管制成,車把由三種不同內徑的鋼管l、鋼管2與鋼管3組成,鋼管l與 鋼管3的一端分別固定在盛物籃左右兩側面板上,另一端分別被能夠實現車 把調節作用的管鋼2套住,在本車需要摺疊時,只需轉動鋼管2,鋼管1與鋼 管3分別被旋入管鋼2,使車把配合上樓車摺疊,在盛物籃右側面板上安裝一 鎖扣8,按下鎖扣8,可以讓盛物籃水平固定在十字形輪架上,使本實用新型 手推車可以像一般手推車一樣平地推行載物使用。
以上公開的僅為本實用新型的幾個具體實施例,但是,本實用新型並非 局限於此,任何本領域的技術人員能思之的變化都應落入本實用新型的保護 範圍。
權利要求1、一種摺疊上樓車,其特徵在於,所述盛物籃兩側面板底部各固定有一個十字形輪架,所述十字形輪架上裝有四個衛星小輪的滾輪。
2、 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摺疊上樓車,其特徵在於,所述盛物籃底板由兩 塊等寬的、與兩側面板相連的底板組成。
3、 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摺疊上樓車,其特徵在於,所述車把由管徑大小 不同的三截鋼管組成,所述車把中間的鋼管管徑大於兩側的鋼管。
4、 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可摺疊上樓車,其特徵在於,所述盛物籃左側面 板上裝有用於使所述盛物籃水平固定在所述十字形輪架上的鎖扣。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摺疊上樓車,其中,盛物籃兩側面板底部各固定有一個十字形輪架,該十字形輪架上裝有四個衛星小輪的滾輪,盛物籃底板由兩塊等寬的、與兩側面板相連的底板組成,車把由管徑大小不同的三截鋼管組成,車把中間的鋼管管徑大於兩側的鋼管,可分別套住左右兩邊的車把,盛物籃左側面板上裝有鎖扣,按下鎖扣,可以讓盛物籃水平固定在十字形輪架上,本實用新型不僅可以平地載物推行,還可用載物上樓,適用住在沒有電梯的樓宇裡的人們上街購物,也可作為沒有安裝電梯的工廠從底樓往樓上搬運物品,不用時可以摺疊,減少空間佔用。
文檔編號B62B3/02GK201211892SQ20082010292
公開日2009年3月25日 申請日期2008年7月8日 優先權日2008年7月8日
發明者(請求不公開姓名) 申請人:劉用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