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飼料除溼裝置的製作方法
2023-10-12 00:00:59 6

本實用新型涉及飼料加工設備技術領域,具體涉及一種飼料除溼裝置。
背景技術:
飼料是所有人飼養的動物的食物的總稱,比較狹義地一般飼料主要指的是農業或牧業飼養的動物的食物。飼料包括大豆、豆粕、玉米、魚粉、胺基酸、雜粕、添加劑、乳清粉、油脂、肉骨粉、穀物、甜高粱等十餘個品種的飼料原料。原飼料除溼系統在飼料收儲和飼料的加工中起著重要的作用。但現有技術中的飼料除溼裝置自動化程度低,需要花費大量的時間和工人進行操作,導致生產升本居高不下。特別是缺乏適合大型企業進行流水線生產的機器,從而增加了工作量和成本,影響了企業的經濟效益,而且現有設備除溼效率低、除溼效果不均勻。
技術實現要素:
(一)解決的技術問題
針對現有技術的不足,本實用新型提供了一種飼料除溼裝置,解決了除溼效果差、除溼效率低、自動化程度低的問題。
(二)技術方案
為實現以上目的,本實用新型通過以下技術方案予以實現:
一種飼料除溼裝置,包括第一支撐架、第一除溼箱、第二支撐架、第二除溼箱和單機片控制器,所述第一支撐架和飼料箱通過螺栓固定連接,所述飼料箱的頂部固定有第一進料鬥,且飼料箱的底部安裝有第一出料鬥,所述第一出料鬥的底部連接有出料管,且出料管的下方設置有第一輸送帶,所述第一輸送帶的右端連接有第二輸送帶,所述第一除溼箱的頂部固定有第二進料鬥,且第二輸送帶的右端設置在第二進料鬥的上方,所述第一除溼箱的內腔中從上到下依次設置有第三輸送帶、第四輸送帶和第五輸送帶,所述第一除溼箱的內腔底部設置有第一加熱裝置,且第一除溼箱的左側內壁上固定安裝有第一溫度傳感器,所述第一除溼箱的底部右側連接有第二出料鬥,所述第五輸送帶的右端設置在第二出料鬥的左端上方,且第二出料鬥的右端下方設置有第六輸送帶,所述第六輸送帶的右端連接有第七輸送帶,所述第二支撐架和第二除溼箱通過螺栓固定連接,所述第二除溼箱的頂部固定有第三進料鬥,且第七輸送帶的右端設置在第三進料鬥的上方,所述第二除溼箱的底部安裝有第三出料鬥,且第三進料鬥的下方設置有第八輸送帶,所述第二除溼箱的頂部固定安裝有減速電機,且減速電機設置在第三進料鬥的右側,所述減速電機的上方安裝有旋轉電機,且減速電機的底部連接有轉動軸,所述轉動軸設置在第二除溼箱的內腔中,且轉動軸上固定安裝有多個旋轉葉片,所述第二除溼箱的左側內壁上固定安裝有第二加熱裝置,且第二除溼箱的右側內壁上固定安裝有第三加熱裝置,所述第二除溼箱的內腔頂部設置有第二溫度傳感器,所述單機片控制器的輸入端分別與第一溫度傳感器和第二溫度傳感器的輸出端電性連接,所述單機片控制器的輸出端分別與第一加熱裝置、第二加熱裝置和第三加熱裝置的輸入端電性連接。
所述出料管上安裝有活動片。
所述第三輸送帶、第四輸送帶和第五輸送帶具有不少於一種的運轉方向,且相鄰的輸送帶運轉方向相反。
所述第三輸送帶、第四輸送帶和第五輸送帶均通過固定件與第一除溼箱的內壁固定連接。
(三)有益效果
本實用新型實施例提供了一種飼料除溼裝置。具備以下有益效果:自動化程度高,節省大量的人力,降低生產成本;設置有兩個除溼箱,使得除溼效果更佳,除溼效率更高;利用輸送帶作為運輸設備,保證了生產的持續性。
附圖說明
為了更清楚地說明本實用新型實施例或現有技術中的技術方案,下面將對實施例或現有技術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圖作簡單地介紹,顯而易見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圖僅僅是本實用新型的一些實施例,對於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來講,在不付出創造性勞動的前提下,還可以根據這些附圖獲得其他的附圖。
圖1本實用新型結構示意圖;
圖2本實用新型原理框圖。
第一支撐架1、飼料箱2、第一進料鬥3、第一出料鬥4、出料管5、活動片6、第一輸送帶7、第二輸送帶8、第一除溼箱9、第二進料鬥10、第三輸送帶11、第四輸送帶12、第五輸送帶13、固定件14、第一加熱裝置15、第一溫度傳感器16、第二出料鬥17、第六輸送帶18、第七輸送帶19、第二支撐架20、第二除溼箱21、第三進料鬥2、第三出料鬥23、第八輸送帶24、減速電機25、旋轉電機26、轉動軸27、旋轉葉片28、第二加熱裝置29、第三加熱裝置30、第二溫度傳感器31、單機片控制器32
具體實施方式
為使本實用新型實施例的目的、技術方案和優點更加清楚,下面將結合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中的附圖,對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中的技術方案進行清楚、完整地描述,顯然,所描述的實施例是本實用新型一部分實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實施例。基於本實用新型中的實施例,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在沒有作出創造性勞動前提下所獲得的所有其他實施例,都屬於本實用新型保護的範圍。
一種飼料除溼裝置,包括第一支撐架1、第一除溼箱9、第二支撐架20、第二除溼箱21和單機片控制器32,所述第一支撐架1和飼料箱2通過螺栓固定連接,所述飼料箱2的頂部固定有第一進料鬥3,且飼料箱2的底部安裝有第一出料鬥4,所述第一出料鬥4的底部連接有出料管5,且出料管5的下方設置有第一輸送帶7,所述第一輸送帶7的右端連接有第二輸送帶8,所述第一除溼箱9的頂部固定有第二進料鬥10,且第二輸送帶8的右端設置在第二進料鬥10的上方,所述第一除溼箱9的內腔中從上到下依次設置有第三輸送帶11、第四輸送帶12和第五輸送帶13,所述第一除溼箱9的內腔底部設置有第一加熱裝置15,且第一除溼箱9的左側內壁上固定安裝有第一溫度傳感器16,所述第一除溼箱9的底部右側連接有第二出料鬥17,所述第五輸送帶13的右端設置在第二出料鬥17的左端上方,且第二出料鬥17的右端下方設置有第六輸送帶18,所述第六輸送帶18的右端連接有第七輸送帶19,所述第二支撐架20和第二除溼箱21通過螺栓固定連接,所述第二除溼箱21的頂部固定有第三進料鬥22,且第七輸送帶19的右端設置在第三進料鬥22的上方,所述第二除溼箱21的底部安裝有第三出料鬥23,且第三進料鬥22的下方設置有第八輸送帶24,所述第二除溼箱21的頂部固定安裝有減速電機25,且減速電機25設置在第三進料鬥22的右側,所述減速電機25的上方安裝有旋轉電機26,且減速電機25的底部連接有轉動軸27,所述轉動軸27設置在第二除溼箱21的內腔中,且轉動軸27上固定安裝有多個旋轉葉片28,所述第二除溼箱21的左側內壁上固定安裝有第二加熱裝置29,且第二除溼箱21的右側內壁上固定安裝有第三加熱裝置30,所述第二除溼箱21的內腔頂部設置有第二溫度傳感器31,所述單機片控制器32的輸入端分別與第一溫度傳感器16和第二溫度傳感器31的輸出端電性連接,所述單機片控制器32的輸出端分別與第一加熱裝置15、第二加熱裝置29和第三加熱裝置30的輸入端電性連接,出料管5上安裝有活動片6,第三輸送帶11、第四輸送帶12和第五輸送帶13具有不少於一種的運轉方向,且相鄰的輸送帶運轉方向相反,第三輸送帶11、第四輸送帶12和第五輸送帶13均通過固定件14與第一除溼箱9的內壁固定連接。
工作原理:飼料通過第一進料鬥3放入到飼料箱2中,打開出料管5上的活動片6,飼料從出料管5中進入到第一輸送帶7上,再通過第二輸送帶8進入到第一除溼箱9中,第一加熱裝置15進行加熱,飼料通過第三輸送帶11、第四輸送帶12和第五輸送帶13從第二出料鬥17進入到第六輸送帶18上,再通過第七輸送帶19進入到第二除溼箱21中,第二加熱裝置29和第三加熱裝置30進行加熱,從第三進料鬥23進來的飼料通過轉動軸27上的旋轉葉片28將飼料進行攪拌,使得除溼效果更佳,第二次進行除溼的飼料通過第三出料鬥23掉落到第八輸送帶24上,從而將除溼後的飼料運送出去,第一溫度傳感器16實時監測第一除溼箱9中的溫度,第二溫度傳感器31實時監測第二除溼箱21中的溫度,將監測到的溫度發送到單機片控制器32中,當溫度達到設定值時,單機片控制器32會停止第一加熱裝置15、第二加熱裝置29和第三加熱裝置30的加熱,當溫度低於設定值時,單機片控制器32會控制第一加熱裝置15、第二加熱裝置29和第三加熱裝置3進行加熱。
以上實施例僅用以說明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而非對其限制;儘管參照前述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進行了詳細的說明,本領域的普通技術人員應當理解:其依然可以對前述各實施例所記載的技術方案進行修改,或者對其中部分技術特徵進行等同替換;而這些修改或者替換,並不使相應技術方案的本質脫離本實用新型各實施例技術方案的精神和範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