駱駝祥子每章讀書筆記
2023-10-12 03:45:19 4
《駱駝祥子》寫於1936年。人力車夫的生活自「五四」時期起,就是進步文壇的熱門題材。這種題材與老舍的小說結下了不解之緣,並在他的創作中產生了重大的突破。老舍是我國現代文學史上佔有重要地位的著名作家,他的作品與茅盾、巴金的創作,一起構成了現代長篇小說藝術的三大高峰。
作品通過祥子這一形象,為人們提出了一個十分嚴肅和迫切的社會問題,那就是下層人民的命運和出路問題,這也是《駱駝祥子》深刻思想意義和現實意義所在。
篇一
小說通過一個舊人力車夫的辛酸故事,描繪了舊社會如何把一個正直、好強、善良、自食其力的洋車夫從肉體到靈魂加以毀滅的過程。祥子老實、健壯、純樸,對生活有駱駝般的積極和堅韌精神,他的唯一願望就是買一輛自己的車來拉,做一個獨立的勞動者。後來,經過3年的省吃儉用,他用自己的血汗錢換來了一輛車,但沒過多久,卻被大兵搶走。第二次他又攢夠了錢,卻又被那可惡的孫偵探給怍了去。第三次,他娶了虎妞,還用虎妞的錢買了車子,本來日子過得已經很不錯了,可是虎妞卻難產死了,祥子傷心欲絕,沒法了,只好把車子賣了來安葬虎妞。他的這一願望在經過多次挫折後,終於完全破滅。他所喜愛的小福子自殺,熄滅了他心中最後一朵希望的火花,它喪失了對於生活的任何乞求和信心,從上進好強而淪為自甘墮落。他成了一個麻木、潦倒、狡猾、好佔便宜、吃喝嫖賭的行屍走肉。
這本書讓我認識到舊社會是多麼的黑暗,多麼令人畏懼,竟然有把人變成鬼的罪行。祥子僅僅是北京一個普通得不能再普通,平凡得不能再平凡的人力車夫,在社會上是不顯眼的,但命運還是不能放過他,折磨好強的他,毀了他的夢想,後來淪為自甘墮落的人。悲劇總是令人毛骨悚然,膽戰心驚。
人們常說「一分耕耘,一分收穫」。祥子胸懷大志,勤勞節儉,為什麼最終還是走投無路?為什麼非把他逼上梁山不可?難道那是個不讓好人有活路的社會嗎?
其實祥子只是當時社會的一個典型,他的下場就是當時社會所有無權無勢的人們的下場。從中可以了解到,在當時混亂的社會裡,人們是過著怎樣的生活。
理想和現實總是充滿了矛盾,它們往往不能調和,然而它們卻又同時存在。社會是現實的,它不會為了一個人的理想而改變,也不會是完美無瑕的。對於駱駝祥子,我感到遺憾,感到惋惜,也感到無奈,但也感到敬佩,我佩服他從前的堅強,他的上進。然而他最終沒能戰勝自己,沒能戰勝社會,終究還是被打敗了。
雖然這只是一本小說,但是它折射出了人性的懦弱,畢竟能夠一生都堅忍不拔的人是少數,但我們可以在追求的過程中慢慢改變。畢竟明天會怎樣?我們都不得而知,但是我們可以把握今天
篇二
這本書在上初中時就已經讀過,但是那個時候只是單純的當作一篇小說,這次重新拿出來讀,有另一番收穫和體會。
《駱駝祥子》是老舍的代表作,也是現代文學史上最優秀的長篇小說之一。作品以舊中國北平為背景,描寫了人力車夫祥子由人墮落為「獸」的悲慘遭遇,表達了作者對掙扎在社會最低層勞動者苦難命運的關懷和同情,歌頌了祥子勤勞、樸實、善良、向上的優良品質,深刻揭示了造成祥子悲劇命運的原因。
作品圍繞著祥子買車所經歷的三起三落為情節發展的中心線索,將筆觸伸向廣闊的城市貧民生活領域,通過祥子與兵匪、與偵探、與車廠主、與虎妞、與同行等各個方面關係,描繪了一幅動蕩不安、恐怖黑暗的社會生活圖景,從社會、心理、文化等層面展示了祥子從充滿希望,到掙扎苦鬥,直至精神崩潰,走向墮落的悲劇一生。祥子原是一個年輕健壯的農民,忠厚善良,勤勞樸實,沉默寡言,堅忍要強,但經過三起三落挫折打擊,他的理想終於破滅,性格扭曲,墮落成沒有靈魂的行屍走肉。祥子的悲劇反映了城市畸形文明病及愚昧文化給人性帶來肉體、精神上雙重傷害,凝聚了作者對城市文明病與人性關係的藝術思考和批判性的審視。
作品以嚴肅的現實主義創作方法,樸實明朗的語言,代替了過去失之油滑的詼諧。作品採用大量的敘事、抒情夾議論的心理描寫,替祥子訴說著血淚凝成的痛苦心聲,既刻劃了人物性格,又表達了作者摯熱的感情,增強了作品的藝術感染力。濃鬱的北京地方色彩,從語言、環境到風俗人情,顯示了作者日漸成熟而富有魅力的藝術風格。
這故事是一個悲劇,徹徹底底的悲劇。一個曾經勤勞堅忍,有著自己目標的人最後卻淪為了社會垃圾。從前的祥子善良淳樸,正直誠實,對生活有著像駱駝一般積極和堅韌。周圍的人都是做一日和尚,敲一日鍾,而祥子卻不安於現狀,他為了美好生活而努力,而奮鬥,他寧願冒著極大的風險去賺多一點的錢,來達到自己所想要的生活。他不斷地追求,追求成功,追求幸福。然而即使是這樣,也終究沒有改變他最後的悲慘結局。
篇三
讀完《駱駝祥子》,心窩窩裡的感覺就只有兩個字:心酸。
高大的祥子,淳樸的祥子,心無旁騖的祥子,每天為買上自己的新車而奮鬥著。那個戰爭的年代裡,為了拉一趟車,為了再多掙幾個子兒,在官兵退進城裡的那一天,祥子冒著危險拉上了顧客。可不幸仍然降臨在這位無辜的車夫身上——他被官兵抓走了!
這些無用的兵們給祥子連車帶人帶到了山裡,他受盡了虐待,直至一陣炮聲響起,兵們落荒而逃,祥子才從慌亂中帶著幾隻駱駝,逃出重圍,順著記憶的路線,來到北平。
祥子遇到了劉四爺,待他不錯,便留了下來,最終懷著複雜的心情與他的女兒虎妞結為夫妻,從此和劉四爺鬧僵。虎妞讓他又愛又恨,可她最終因難產而死,這令祥子悲痛不已。他又喜歡上被生活所迫而賣淫的小福子,從曹先生家回來,小福子卻吊死在樹林裡。
祥子的人格已經被種種不幸所摧毀,他再也不去想什麼新車了,就只想著享樂,他利用殘餘的一點兒人格到處坑蒙拐騙,只為騙來錢去喝二兩小酒,抽兩包「黃獅子」,他就這樣墮落了……
可這能怪祥子嗎?
在那個五毫無公道的、充滿壓迫的個人主義社會中,他已經受盡了折磨,正直淳樸的祥子被摧毀了,在悲憤中被徹底摧毀了!再光明的人格,生活在那個年代,又有何辦法不受黑暗的侵蝕?
在老舍的筆下,我親眼見證一位農村的大小夥子,被黑暗社會所摧毀的事實,此時又有誰不痛恨那個社會?
如今我剩下的,就只有心酸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