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指功能鍛鍊器的製作方法
2023-10-07 09:41:49
專利名稱:手指功能鍛鍊器的製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偏癱患者功能鍛鍊器械,特別是一種手指功能鍛鍊器。
關於偏癱患者使用的康復器械,如分指器等,僅對患者手指進行較為單調的功能鍛鍊,欲完成患者手指的伸展、屈曲、分指、對指運動,需通過不止一種器械。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就是通過一種器械,即可完成手指的伸展、屈曲、分指、對指等運動功能鍛鍊。
患者的手穿上本實用新型的專用手套5,然後通過縛帶將手固定在手架上,利用健側的手拉動束繩時,拉繩通過吊環拉動手套指尖的指環,使手指伸展並分開;反之,鬆開束繩時,手指屈曲,併攏且呈對指狀態。
本實用新型結構簡單,通過反覆操作,完成偏癱患者手指的伸展、分指、屈曲、對指等運動功能鍛鍊。
下面通過附圖對本實用新型做進一步說明。
圖1為本實用新型的實施例1結構示意圖。
圖2為本實用新型
圖1的俯視示意圖。
圖3為本實用新型的實施例2結構示意圖。
參照
圖1。本實用新型是由手架16、手套5、縛帶7、9,指間鬆緊帶17、指環3、吊環2、拉繩4構成。手架為框架式,並呈扇狀或者梯狀,在手架上緣1固定有與手套張開指尖相對的吊環2,在每個手套指尖處連接有指環3。在每個手套指正反兩側加工有可通過指間鬆緊帶17的指鼻13。在手架下部的背面設有束繩環14。在手架下部固定有縛帶7、9。每根拉繩4的一端與指環相連接,並穿過吊環2和束繩14集成束繩6。
框架式手架16是由支架11、12、上緣1、下緣15、中撐10及墊板8構成。上緣1的緣長大於支架11、12之間最大寬度,束繩環14固定在下緣15的背面。
參照圖2。墊板8表面呈與手背相吻的弧面,或用軟質材料代替更能與手背表面吻合,墊板表面要高於手架內側,目的使手架上緣翅高,便於拉動手指。
參照圖3。這是本實用新型實施例2。這裡手架呈板式並為梯狀。它的上緣1處有一用以安裝吊環2的帶狀通槽,下部兩側固定有縛帶7、9,束繩環14安裝在手架的背面下部,手套5置於縛帶7、9與手架之間手套指鼻13中穿繞有指間鬆緊帶17。8為墊板。拉繩4一端與指環相連,另端繞過吊環2,穿過束繩環14即可拉動手指,鬆開時,指間鬆緊帶再將手指併攏並屈指。反覆拉松,可達到手指功能鍛鍊的目的。
權利要求1.一種手指功能鍛鍊器,是由手架(16)、手套(5)、縛帶(7)、(9)、指間鬆緊帶(17)、指環(3)、吊環(2)、拉繩(4)構成,其特徵在於手架為框架式或者板式,並呈扇狀或者梯狀,在手架上緣固定有與手套張開指尖相對的吊環(2),在每個手套指尖處連接有指環(3);在每個手套指正反兩側加工有可通過指間鬆緊帶(17)的指鼻(13),在手架下部的背面設有束繩環(14);在手架下部固定有縛帶(7)、(9);每根拉繩(4)的一端與指環相連接,並穿過吊環(2)和束縛繩(14)集成束繩(6)。
2.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手指功能鍛鍊器,其特徵在於手架下部內側有一墊板(8),其表面呈弧形面且高於手架內則表面。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公開了一種手指功能鍛鍊器,它是由手架、手套構成,手架呈框架式或板式並為扇狀或梯狀。手套置於固定在手架下部的縛帶與手架之間。手架上緣裝有與張開手指指尖相對應的吊環,手套指尖上連接有指環,在手架背部安裝有束繩環。將拉繩的一端系在手套指環上,另端繞過吊環且穿過束繩環。拉動手指,在指間鬆緊帶的幫助下,松拉束繩,可使手指作屈曲、伸展、分指、對指運動。使偏癱患者手指得到功能鍛鍊。
文檔編號A61H1/02GK2511283SQ0127734
公開日2002年9月18日 申請日期2001年12月22日 優先權日2001年12月22日
發明者周明劍 申請人:周明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