腳踏微泵脫稻機組的製作方法
2023-10-05 09:59:09 1
專利名稱:腳踏微泵脫稻機組的製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是一種新型腳踏微泵脫稻及動力輸出多用機組,它屬於動力機械中泵與農業機械中收穫機械的組合。
現有單功能腳踏脫稻機,也有雙功能稻麥脫粒兩用機。還有稻麥脫粒切青飼料多用機(ZL86205647),腳踏風車式稻麥脫粒機等等。單功能脫稻機除了打穀季節外,閒置時間多;一般雙功能脫麥脫稻機轉換功能時要互換零件,既麻煩又易損壞和丟失;稻麥脫粒切青機成本偏高,重量較重,銷售市場受限;風車式稻麥脫粒機雖克服了上述多數缺點,但仍沒有解決農村急需的排灌和生活用水問題。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研製一種新型腳踏微泵、脫稻及動力輸出多用機,它體積小、重量輕、結構簡單、造價低、使用簡便,不僅可單獨脫稻,還可共用腳踏總成、脫粒滾筒、增速裝置形成腳踏微泵及輸出動力;且轉換方便,一機多用,減少了閒置時間,提高了機具利用率,功能集中、常用,能適應我國農村承包製的需要。
本實用新型是由機架(17)、腳踏總成(18)、脫粒滾筒部分(19)、棚架(20)及微泵(21)等五大部分組成。如圖3所示。
一、機架為角鋼、木材結構,是支承其它部件的基礎。
二、腳踏總成由軸承座支承於機架上,並與齒輪總成組裝。
三、脫粒滾筒及動力輸出軸(如附圖2所示)。
該部分由多槽大三角帶輪(11)、花盤(12)、弓齒及弓齒座(13)、滾筒軸(14)、及軸承座(15)、小齒輪(16)組成。踏動踏板時通過連杆帶動上具偏心鎖軸的大齒輪,並帶動與小齒輪(16)同軸的脫粒滾筒。動力輸出軸(14)也即脫粒滾筒軸。其軸上的大三角帶輪(11)通過三角膠帶(附圖3中22)可帶動微泵(附圖3中21)及其它設備。
四、棚架部分該部分以1.25mm薄鋼板為材料。
五、微泵部分(如附
圖1)微泵由泵體(1)、葉輪(2)、後蓋(3)、軸承體(4)、泵軸(5)、小帶輪(6)、支架(7)等組成。支承架(附圖3中23)上安裝微泵,並可調節。動力輸出軸(14)通過多槽大三角帶輪(11)帶動小帶輪(6)及同軸的葉輪(2)轉動。動力輸出頭也可改配或兼配其它人力設備。微泵抽水時,脫粒滾筒及多槽帶輪作為其飛輪裝置,使轉速平穩和操作輕便。
該機總重約55公斤,其製作方法可用本行業公知的辦法進行。
本實用新型可單獨脫稻,動力輸出軸除帶動微泵外還可兼配或改配其它人力機具,實現一機多用。
本實用新型有以下優點1.結構合理,造型靈巧美觀。
2.功能集中、實用。
微泵除可作為農村包產到戶後常用的抽排水外,還可用作日常供水。提高了機具利用率。
3.結構緊湊、省材輕便,充分發揮了零部件的作用。脫粒滾筒及多槽帶輪除其自身作用外,還作為腳踏微泵的飛輪裝置;腳踏總成、增速裝置也為共用。因而減少了製造成本。
4 以人力腳踏為動力,適合於農村,節約了能源。
5.操作輕便、安全可靠。該機設計充分考慮了人的疲勞程度、機具的慣性和各轉動付的靈活性,使人能長時操作(半勞力均可操作),機具上有簡易鎖定裝置,可防誤操作和小孩玩耍時受傷事故。
下面對附圖進一步詳細說明
圖1為本實用新型的微泵結構圖,其中1——泵體,2——葉輪,3——後蓋,4——軸承體,5——泵軸,6——小帶輪,7——支架,8——油標,9——水封環,10——密封環。
圖2為本實用新型的脫粒滾筒正視圖,其中11——大多槽三角帶輪,12——花盤,13——弓齒及弓齒座,14——滾筒軸,15——軸承座,16——小齒輪。
圖3為本實用新型結構示意圖,其中
17——機架,18——腳踏總成,19——脫粒滾筒部件,20——棚架部分,21——微泵,22——三角膠帶,23——支承架。
圖3可作為說明書摘要附圖。
本實用新型可達到如下性能指標(一)、脫稻1.總損失率≤0.5%2.生產率幹谷100~110kg/h(二)、腳踏泵1.流量5m3/h2.揚程≤6m3.轉速1200~1300rpm從以上指標可知,本實用新型脫稻損失小、脫淨率高,基本上無脫殼,免除了種子的機械損傷,保證了發芽率。用作人力泵時,搬運輕便、操作省力、常用、實用,能滿足農民的需要。由於巧妙地把脫稻機與微泵結合為一體,減少了零部件、降低了成本,集中了常用的實用功能,提高了機具利用率,實現了不同機具的組合;一機多用、價廉實用,有廣闊市場和效益。
權利要求1.一種腳踏微泵脫稻多用機組,包括機架部分、腳踏總成、脫粒滾筒、棚架、動力輸出頭,其特徵在於機架上裝有可拆卸的微泵,動力輸出頭配有多槽帶輪,脫粒滾筒與多槽帶輪構成腳踏微泵的飛輪裝置。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是一種新型腳踏微泵、脫稻和動力輸出多用機組。它由機架、腳踏總成、脫粒滾筒及動力輸出頭、棚架、微泵五大部分組成。既可單獨脫稻,又可作為腳踏泵抽水。抽水時,脫粒滾筒和多槽帶輪成為微泵的飛輪裝置,腳踏泵不必專門設置腳踏總成、飛輪裝置及增速裝置;多槽帶輪還可改配或兼配其它人力機具,因而一機多用、輕小簡廉、性能良好、操作簡便,適於廣大農村,並可節約能源。
文檔編號A01F5/00GK2031601SQ882033
公開日1989年2月1日 申請日期1988年2月10日 優先權日1988年2月10日
發明者王實中, 鄭世澤 申請人:重慶大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