羽絨包纖紗的製作方法
2023-10-05 00:45:14 1
專利名稱:羽絨包纖紗的製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紗線,是一種羽絨包纖紗。
目前市場上出售的紗線品種很多,有長絲紗、短纖紗、混紡紗,近代又發展起了包芯紗、包纏紗,上述紗有個共性,都是利用天然或人工合成纖維,纖維呈細絲狀,都是可紡纖維,製成的紗線也有共同缺點,一是質量重,二是蓬鬆度小,三是製品保暖性能差。
羽絨是世界上最好的天然保暖材料,由於其呈朵狀,具有軟、滑、短、細的特點給紡織帶來很大困難,多年來,一直沒有出現羽絨紗線。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種羽絨包纖紗,以填補羽絨紗線的空白,解決現有紗線質量重,膨鬆度小,其製品保暖性能差的問題。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這樣實現的該紗是由羽絨和纖維組成,朵狀羽絨單絲與纖維縱橫夾纏包纏在一起,形成三維空間網狀結構。
羽絨採用水洗脫脂羽絨;纖維採用開松的粘膠、綿綸、滌綸、腈綸化學纖維和絲、毛天然纖維。
該實用新型與現有技術相比具有以下優點1)紗質量輕,是羊毛重量的1/4-1/3;2)該紗、線可織布製作羽絨呢、羽絨毯,可針織、鉤織製作羽絨服裝;3)其製品保暖性能好,是羊毛的4-5倍;4)膨鬆度高,彈性大,吸溼性和透氣性好;5)紗線表面毛羽多,光澤柔和,手感暖。
以下結合附圖作進一步說明
圖1羽絨包纖紗橫截面結構示意圖。
圖中,纖維1採用開松的粘膠、錦綸、滌綸、腈綸化學纖維和絲、毛天然纖維其中至少一種,羽絨2採用水洗脫脂的鵝、鴨羽絨,該羽絨呈朵狀,每個朵上有40-90根單絲3,每根單絲上均布有軟毛刺,混配按羽絨30-70%、纖維30-70%的比例,經混配梳理,使纖維和羽絨單絲3充分均勻交叉,再經牽伸、加捻,使混配纖維繞軸心扭轉,朵狀羽絨單絲在纖維的帶動下被迫轉移,分別對纖維在不同位置上形成有方向性的包纏,同時,纖維對羽絨單絲也進行夾纏,形成縱橫夾纏包纏的三維空間網狀結構。該結構特徵決定了羽絨包纖紗具有膨鬆度大、彈性大,吸溼透氣的特殊性能。該紗線可織布製成羽絨呢、羽絨毯,可針織、鉤織製成羽絨服裝及用品。
權利要求1.一種羽絨包纖紗是由羽絨(1)和纖維(2)組成,其特徵在於朵狀羽絨單絲(3)與纖維(2)縱橫夾纏包纏在一起,形成三維空間網狀結構。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羽絨包纖紗,其特徵在於羽絨(2)採用水洗脫脂羽絨。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羽絨包纖紗,其特徵在於纖維(1)採用開松的粘膠、錦綸、滌綸、腈綸化學纖維和絲、毛天然纖維。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屬於一種羽絨包纖紗,是由羽絨和纖維組成,其特點是朵狀羽絨單絲與纖維縱橫夾纏包纏在一起,形成三維空間網狀結構,該結構決定了該紗膨鬆度高、表面毛羽多,手感暖、彈性大、吸溼透氣性好的特殊性能,用該紗線制的服裝,毛呢、毛毯重量輕,是羊毛的1/4—1/3,保暖性能好,是羊毛的4—5倍,是製作保暖服裝,床上用品的理想用紗線。
文檔編號D02G3/04GK2467534SQ0122054
公開日2001年12月26日 申請日期2001年3月29日 優先權日2001年3月29日
發明者張立文 申請人:張立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