便於清洗的泡茶杯的製作方法
2023-10-05 00:15:39

本實用新型涉及飲茶器具技術領域,尤其是一種便於清洗的泡茶杯。
背景技術:
中國自古飲茶就需要泡茶壺來泡茶,用茶杯來飲茶,而泡茶杯是一個集泡茶壺和茶杯於一體的現代飲茶器具。
飲茶時,茶葉或花渣等往往不適宜吞食,因此,需要茶壺和茶杯套裝,茶壺的作用在於泡茶,將茶葉衝泡後過濾,而茶杯的作用在於飲茶,而且茶壺和茶杯一般需要配套使用,隨著人們生活水品和健康意識的提高,飲茶已經成為一種文化和習慣,因此,泡茶杯應運而生,為了實現能夠同時衝泡茶水、且將茶葉過濾的功能,現有的泡茶杯基本上是在既有水杯的基礎上增設過濾網,過濾網的形式一般有兩種,即Ⅰ形過濾網和U形過濾網,兩種過濾網均能夠解決過濾茶葉的目的,但是,現有的泡茶杯在使用時需要打開上蓋才能倒出茶水,使用不方便,而且現有的U形濾網與杯體內壁之間容易卡入茶葉,造成堵塞。
技術實現要素:
本實用新型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提供一種便於清洗的泡茶杯,通過在杯體上口通過密封圈安裝導流筒,導流筒下端藉助於密封圈安裝濾網,濾網為水平設置的Ⅰ字形濾網,導流筒與杯體之間採用密封圈密封,防止茶葉堵塞過水孔,將導流筒設置成喇叭狀結構,方便倒水和清洗。
為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實用新型所採取的技術方案是:一種便於清洗的泡茶杯,包括杯體、濾網、密封圈、上蓋和導流筒,所述杯體底部為內空的夾層結構,其內側頂部為向外擴張的階梯狀結構,杯體頂端插裝導流筒,導流筒為大端向上的喇叭狀結構,導流筒下端內側安裝濾網,導流筒下端外側安裝用於密封連接杯體的密封圈,所述上蓋密封安裝在導流筒內側。
所述密封圈為環形矽膠圈,其外側壁上設有環形凸緣,其內側壁上設置向內的定位環,定位環用於和導流筒下部外側的定位槽卡接,所述環形矽膠圈下端設有內翻的凸臺,內翻的凸臺用於定位水平設置的濾網。
所述上蓋的外壁形狀與導流筒內壁中部形狀相同、且密封安裝。
所述杯體內放置至少一件飲茶杯。
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如下:通過在杯體上口通過密封圈安裝導流筒,導流筒下端藉助於密封圈安裝濾網,濾網為水平設置的Ⅰ字形濾網,導流筒與杯體之間採用密封圈密封,防止茶葉堵塞過水孔,將導流筒設置成喇叭狀結構,方便倒水,在使用時,直接拔出導流筒,在杯體內放入茶葉,衝泡後將導流筒插入杯體中,同時蓋好上蓋,需要飲用時,打開上蓋即可,濾網在倒出茶水時,過濾茶葉,茶水順著導流筒內壁流出,使用更加方便。
附圖說明
圖1是本實用新型的結構示意圖;
圖2是本實用新型的使用狀態示意圖;
圖3是圖1的B部放大圖;
1、導流筒;2、上蓋;3、密封圈;4、濾網;5、杯體;6、飲茶杯。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中的附圖,對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中的技術方案進行清楚、完整地描述,顯然,所描述的實施例僅僅是本實用新型的一部分實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實施例。基於本實用新型中的實施例,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在沒有做出創造性勞動前提下所獲得的所有其他實施例,都屬於本實用新型保護的範圍。
在下面的描述中闡述了很多具體細節以便於充分理解本實用新型,但是本實用新型還可以採用其他不同於在此描述的其它方式來實施,本領域技術人員可以在不違背本實用新型內涵的情況下做類似推廣,因此本實用新型不受下面公開的具體實施例的限制。
如圖1-2所示,本實用新型公開一種便於清洗的泡茶杯,包括杯體5、濾網4、密封圈3、上蓋2和導流筒1,所述杯體5底部為內空的夾層結構,其內側頂部為向外擴張的階梯狀結構,杯體5頂端插裝導流筒1,導流筒1為大端向上的喇叭狀結構,導流筒1下端內側安裝濾網4,導流筒1下端外側安裝用於密封連接杯體5的密封圈3,所述上蓋2密封安裝在導流筒1內側。
所述密封圈3為環形矽膠圈,其外側壁上設有環形凸緣,其內側壁上設置向內的定位環,定位環用於和導流筒1下部外側的定位槽卡接,所述環形矽膠圈下端設有內翻的凸臺,內翻的凸臺用於定位水平設置的濾網4。
所述上蓋2的外壁形狀與導流筒1內壁中部形狀相同、且密封安裝;內放置至少一件飲茶杯6,本實施例放置兩件飲茶杯,方便攜帶。
本實用新型通過在杯體上口通過密封圈安裝導流筒,導流筒下端藉助於密封圈安裝濾網,濾網為水平設置的Ⅰ字形濾網,導流筒與杯體之間採用密封圈密封,防止茶葉堵塞過水孔,將導流筒設置成喇叭狀結構,方便倒水,在使用時,直接拔出導流筒,在杯體內放入茶葉,衝泡後將導流筒插入杯體中,同時蓋好上蓋,需要飲用時,打開上蓋即可,濾網在倒出茶水時,過濾茶葉,茶水順著導流筒內壁流出,使用更加方便,濾網直接卡入矽膠圈下部的凹槽內,方便拆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