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琴或古琴或古箏或鋼琴的變徑琴軸的製作方法
2023-10-05 13:42:04 3
專利名稱:楊琴或古琴或古箏或鋼琴的變徑琴軸的製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楊琴或古琴或古箏或鋼琴的琴軸,特別是一種楊琴或古琴或 古箏或鋼琴的變徑琴軸。
背景技術:
琴軸是各種弦樂器中調整音調高低的主要配件。現有的琴軸由手柄部分,繞弦部 分和旋入琴體部分構成,琴軸利用旋入琴體部分與琴體孔的摩擦力固定在琴體上,調音時 轉動手柄部分,使繞弦部分也同軸旋轉,從而改變琴弦的張力,用來調節琴弦的音高,並在 琴軸靜止時使琴弦不鬆動。由於現有的琴軸的繞弦部分和旋入琴體部分基本上是等徑的圓
柱體,因而有如下毛病①調音精準較難;(I)琴軸容易突然松弦,特別是楊琴弦多易跑調,
要經常調,費時費力。
發明內容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於提供一種調音精準、不容易松弦的用於楊琴或古琴或古箏 或鋼琴的變徑琴軸。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是一種楊琴或古琴或古箏或鋼琴的變徑琴軸,由手柄部 分、繞弦部分和旋入琴體部分構成,其特徵在於繞弦部分的截面直徑小於旋入琴體部分的 截面直徑。所述的繞弦部分與旋入琴體部分的截面直徑比為0. 85 - 0. 5。由於繞弦部分的截面直徑小於旋入琴體部分的截面直徑,調弦時,繞弦部分外圓 的變化相對旋入琴體部分外圓的變化要小,因而容易調準,同時,旋入琴體部分的摩擦力大 於琴弦的拉力,琴弦不易鬆動。
圖1為本實用新型示意圖。圖中1、手柄部分;2、繞弦部分;3、旋入琴體部分。
具體實施方式
實施例1如圖1所示,本實用新型由手柄部分1,繞弦部分2,旋入琴體部分3構成,繞弦 部分的截面直徑為6 mm,旋入琴體部分的截面直徑為8 mm,其繞弦部分與旋入琴體部分的 截面直徑比為0. 75。實施例2如圖1所示,本實用新型由手柄部分1,繞弦部分2,旋入琴體部分3構成,繞弦 部分的截面直徑為4 mm,旋入琴體部分的截面直徑為8 mm,其繞弦部分與旋入琴體部分的 截面直徑比為0.5。從以上實施例可知,由於旋入琴體部分的截面直徑大於繞弦部分的截面直徑,當轉動琴軸時,旋入琴體部分的外圓所轉動的距離要比繞弦部分外圓所轉動的距離要大, 即 琴弦的轉動長度要小,這樣琴弦就易調誰了。同理,當琴軸靜止時,小直徑的繞弦部分外切 線受琴弦拉力要小於旋入琴體部分外切線的摩擦力,因而琴弦不易鬆動。
權利要求一種楊琴或古琴或古箏或鋼琴的變徑琴軸,由手柄部分、繞弦部分和旋入琴體部分構成,其特徵在於繞弦部分的截面直徑小於旋入琴體部分的截面直徑。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楊琴或古琴或古箏或鋼琴的變徑琴軸,其特徵在於繞弦部 分與旋入琴體部分的截面直徑比為0. 85 - 0. 5。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楊琴或古琴或古箏或鋼琴的變徑琴軸。由手柄部分、繞弦部分和旋入琴體部分構成,主要特徵在於繞弦部分的截面直徑小於旋入琴體部分的截面直徑。本實用新型提高了琴軸的琴弦音高和穩定性,使琴弦調音容易精準,使琴的音調調試省時省心,調好的弦也不易跑調。
文檔編號G10C3/10GK201749661SQ20102051173
公開日2011年2月16日 申請日期2010年9月1日 優先權日2010年9月1日
發明者謝一擎 申請人:謝一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