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於聚四氟乙烯產品的裁切裝置及其使用方法
2023-10-07 22:30:59 3
專利名稱:用於聚四氟乙烯產品的裁切裝置及其使用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機械加工技術領域,且特別涉及一種用於聚四氟乙烯產品的裁切裝置及其使用方法。
背景技術:
PTFE中文名稱為聚四氟乙烯,英文名Poly tetra fluoro ethylene ptfe乳液是一種含聚四氟乙烯高分子化學材料,它廣泛應用於包裝,電子電氣,化工能源,耐腐蝕材料,特氟龍高性能特種塗料是以聚四氟乙烯為基體樹脂的氟塗料,英文名稱為Teflon,因為發首的緣故,通常又被稱之為鐵氣龍、鐵富龍、特富龍、特氣隆等等。
經過PTFE塗裝後的產品,具有以下特性:1、不粘性:幾乎所有物質都不與特氟龍塗膜粘合。很薄的膜也顯示出很好的不粘附性能。2、耐熱性:PTFE塗膜具有優良的耐熱和耐低溫特性。短時間可耐高溫到300°C,一般在240°C 260°C之間可連續使用,具有顯著的熱穩定性,它可以在冷凍溫度下工作而不脆化,在高溫下不融化。3、滑動性:PTFE塗膜有較低的摩擦係數。負載滑動時摩擦係數產生變化,但數值僅在0.05-0.15之間。4、抗溼性:PTFE塗膜表面不沾水和油質,生產操作時也不易沾溶液,如粘有少量汙垢,簡單擦拭即可清除。停機時間短,節省工時並能提高工作效率。5、耐磨損性:在高負載下,具有優良的耐磨性能。在一定的負載下,具備耐磨損和不粘附的雙重優點。6、耐腐蝕性:幾乎不受藥品侵蝕,可以保護零件免於遭受任何種類的化學腐蝕。
然而由於塗覆PTFE產品表面很光滑,利用普通裁切機對其進行裁切加工時,裁切尺寸精度很難保證,裁切公差高達0.6毫米以上,由於公差太大後會影響到後續加工,導致後端產品的質量難以保證。在現有技術中,只能採用人工裁切,而人工裁切不僅費時費力,效率不高,而且由於人工操作的精確不能控制,進而難以保證裁切材料的良率。發明內容
有鑑於此,本發明旨在解決現有技術旨在解決現有技術的缺失。
本發明提供的用於聚四氟乙烯產品的裁切裝置,其包括:依次設置於操作平臺上的定位單元、前模具、裁切單元、傳送單元及後模具;其中,所述定位單元,活動抵接於所述前模具的一端;所述裁切單元,設置於所述前模具的另一端;所述後模具,設置於所述前模具的另一端並與所述裁切單元之間具有間距;所述傳送單元,設置於所述前模具與後模具之間。
進一步的,所述定位單元包括:頂頭及與其連接的頂頭驅動單元。
進一步的,所述頂頭驅動單元為頂頭氣缸。
進一步的,所述裁切單元包括:切刀及與其連接的切刀驅動單元。
進一步的,所述切刀驅動單元為切刀氣缸。
進一步的,所述傳送單元包括:傳送壓輪及與其連接的傳動單元。
進一步的,所述傳動單元為傳動電機。
本發明還提供一種根據上述的用於聚四氟乙烯產品的裁切裝置的使用方法,其包括以下步驟:根據待裁切產品製作與之匹配的前模具及後模具;將所述產品插入後模具;通過傳送單元將所述產品輸送至前模具並從前模具一端頂出一段距離;利用定位單元移動並牴觸所述前模具的一端,將所述產品頂回至所述前模具,並與前模具的一端齊平;利用傳送單元及定位單元將所述產品固定;利用裁切單元沿所述前模具的另一端對所述產品進行裁切;裁切後定位單元收回,傳送單元將切好的產品推出。
綜上所述,利用本發明提供的用於聚四氟乙烯產品的裁切裝置及其使用方法,可以在裁切聚四氟乙烯產品時,不僅可以提高並保證裁切的精度,將公差控制在0.1毫米以內,完全滿足後續加工要求,而且大大提高了裁切的效率及穩定性,保證了裁切的質量,極大提聞了後端廣品的良品率。
圖1所示為本發明一實施例提供的用於聚四氟乙烯產品的裁切裝置的結構示意圖2所示為本發明一實施例提供的用於聚四氟乙烯產品的裁切裝置的使用方法流程圖。
具體實施方式
為使本發明的目的、特徵更明顯易懂,下面結合附圖對本發明的具體實施方式
作進一步的說明。
請參見圖1,其所示為本發明一實施例提供的用於聚四氟乙烯產品的裁切裝置的結構示意圖。
該用於聚四氟乙烯產品的裁切裝置,其包括:依次設置於操作平臺100上的定位單元120、前模具110、裁切單元130、傳送單元150及後模具140 ;所述定位單元120,活動抵接於所述前模具110的一端;所述裁切單元130,設置於所述前模具110的另一端;所述後模具140,設置於所述前模具110的另一端並與所述裁切單元130之間具有間距;所述傳送單元150,設置於所述前模具110與後模具140之間。
利用該裝置,通過前後模塊110、140夾持固定待裁切聚四氟乙烯產品,並用定位單元120進行精確定位,配合傳送單元150固定待裁切聚四氟乙烯產品,防止產品滑動,利用前模具HO設定好的長度進行精確裁切。
在本發明實施例中,所述定位單元120包括:頂頭121及與其連接的頂頭驅動單元122。頂頭121與前模具110 —端面匹配,當待裁切聚四氟乙烯產品穿過前模具110頂出時,利用頂頭驅動單元122驅動頂頭121移動到前模具110 —端面將頂出的待裁切聚四氟乙烯產品抵回與前模具110—端面齊平,實現定位。
在本實施例中,所述頂頭驅動單元122為頂頭氣缸。本發明並不局限於此,凡可以實現該驅動功能的機械結構均包含在本發明範圍內。
在本發明實施例中,所述裁切單元130包括:切刀131及與其連接的切刀驅動單元132。驅動切刀沿著前模具110的另一端的裁切面上下運動,進行裁切。
在本實施例中,所述切刀驅動單元132為切刀氣缸。本發明並不局限於此,凡可以實現該驅動功能的機械結構均包含在本發明範圍內。
在本發明實施例中,所述傳送單元150包括:傳送壓輪151及與其連接的傳動單元152。當待裁切聚四氟乙烯產品插入後模具,傳送壓輪151夾持產品,由傳動單元152驅動傳送壓輪151轉動帶動待裁切聚四氟乙烯產品向前運動。
在本實施例中,所述傳動單元152為傳動電機。本發明並不局限於此,凡可以實現該傳動功能的機械結構均包含在本發明範圍內。
為了更加清楚的闡述本發明,以下參見圖2,並結合參見圖1,詳述本發明實施例提供的用於聚四氟乙烯產品的裁切裝置的使用方法,
該方法包括以下步驟:
S210根據待裁切產品製作與之匹配的前模具110及後模具140 ;
根據PTFE產品的外徑做好前後模具安裝好,使待裁切產品,如PTFE管材,可以穿過前後模具並被前後模具貼服夾持,保證了待裁切產品的穩定定位,前模具110長度和裁切需要的長度一致,保證了裁切尺寸的精確性及一致性。
S220將待裁切的產品插入後模具140。
S230通過傳送單元150的傳送壓輪151夾持產品,由傳動單元152驅動傳送壓輪151轉動帶動待裁切聚四氟乙烯產品向前運動,將所述產品輸送至前模具110並從前模具110 一端頂出一段距離,在本發明實施例中,設定距離為5毫米。
S240利用定位單元120的頂頭驅動單元122驅動頂頭121移動到前模具110 —端面將頂出的待裁切聚四氟乙烯產品抵回與前模具110 —端面齊平,實現定位。
S250利用傳送單元150的傳送壓輪151夾持待裁切產品向前送及定位單元120的頂頭121牴觸待裁切產品,將所述產品固定,有效防止待裁切產品的滑動,保證了待裁切產品的精確定位。
S260利用裁切單元沿所述前模具的另一端面對所述產品進行裁切。
S270裁切後定位單元120的頂頭121收回,傳送單元150的傳送壓輪151將切好的產品推出,完成裁切,再進行後續操作。
綜上所述,利用本發明實施例提供的用於聚四氟乙烯產品的裁切裝置及其使用方法,可以在裁切聚四氟乙烯產品時,不僅可以提高並保證裁切的精度,將公差控制在0.1毫米以內,完全滿足後續加工要求,而且大大提高了裁切的效率及穩定性,保證了裁切的質量,極大提聞了後端廣品的良品率。
雖然本發明已以較佳實施例揭露如上,然其並非用以限定本發明,任何所屬技術領域中具有通常知識者,在不脫離本發明的精神和範圍內,當可作各種的更動與潤飾,因此本發明的保護範圍當視權利要求書所界定者為準。
權利要求
1.一種用於聚四氟乙烯產品的裁切裝置,其特徵在於,包括:依次設置於操作平臺上的定位單元、前模具、裁切單元、傳送單元及後模具;其中, 所述定位單元,活動抵接於所述前模具的一端; 所述裁切單元,設置於所述前模具的另一端; 所述後模具,設置於所述前模具的另一端並與所述裁切單元之間具有間距; 所述傳送單元,設置於所述前模具與後模具之間。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裁切裝置,其特徵在於,所述定位單元包括:頂頭及與其連接的頂頭驅動單元。
3.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裁切裝置,其特徵在於,所述頂頭驅動單元為頂頭氣缸。
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裁切裝置,其特徵在於,所述裁切單元包括:切刀及與其連接的切刀驅動單元。
5.根據權利要求4所述的裁切裝置,其特徵在於,所述切刀驅動單元為切刀氣缸。
6.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裁切裝置,其特徵在於,所述傳送單元包括:傳送壓輪及與其連接的傳動單元。
7.根據權利要求6所述的裁切裝置,其特徵在於,所述傳動單元為傳動電機。
8.一種根據權利要求1至1.3.1任一項所述的用於聚四氟乙烯產品的裁切裝置的使用方法,其特徵在於,包括以下步驟: 根據待裁切產品製作與之匹配的前模具及後模具; 將待裁切的產品插入後模具; 通過傳送單元將所述產品輸送至前模具並從前模具一端頂出一段距離; 利用定位單元移動並牴觸所述前模具的一端,將所述產品頂回至所述前模具,並與前模具的一端面齊平; 利用傳送單元及定位單元將所述產品固定; 利用裁切單元沿所述前模具的另一端對所述產品進行裁切; 裁切後定位單元收回,傳送單元將切好的產品推出。
全文摘要
本發明揭示了一種用於聚四氟乙烯產品的裁切裝置及其使用方法,其中該裁切裝置包括依次設置於操作平臺上的定位單元、前模具、裁切單元、傳送單元及後模具;其中,所述定位單元,活動抵接於所述前模具的一端;所述裁切單元,設置於所述前模具的另一端;所述後模具,設置於所述前模具的另一端並與所述裁切單元之間具有間距;所述傳送單元,設置於所述前模具與後模具之間。
文檔編號B26D1/04GK103101065SQ201210445918
公開日2013年5月15日 申請日期2012年11月9日 優先權日2012年11月9日
發明者翁妙峰 申請人:上海長園電子材料有限公司, 深圳長園電子材料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