門球拾球器的製造方法
2023-10-08 07:01:04 2
門球拾球器的製造方法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公開的門球拾球器,包括圓柱形的球筒,球筒的下端開口,在球筒的外壁上,並且沿球筒底部一周均勻設置有若干個通孔,球筒的內側設置有環形的彈性片,沿彈性片的外側一周均勻設置有與通孔數量相同的凸起,每個凸起分別嵌入相應的通孔中。本實用新型的門球拾球器結構簡單,使用方便,老年人用該拾球器撿拾門球,不用彎腰,也無需費力,能夠輕鬆地將門球拾起,避免了由於彎腰拾球造成老年人腰部勞損的問題。
【專利說明】 門球拾球器
【技術領域】
[0001]本實用新型屬於撿球設備【技術領域】,具體涉及一種門球拾球器。
【背景技術】
[0002]門球是高爾夫球與撞球的混血兒,不但規則簡單、輕鬆有趣,而且可以激發腦力、促進身心。門球運動佔地少,花費省,很安全,且技術簡單,比賽時間短,運動量也不大,適於中老年人。
[0003]然而老年人在進行該運動的時候,常常需要彎腰撿球,這對於老年人來說是比較吃力的,並且經常做彎腰撿球的動作,容易造成腰部勞損。
實用新型內容
[0004]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於提供一種門球拾球器,不用彎腰即可將門球撿起,避免了由於彎腰拾球造成老年人腰部勞損的問題。
[0005]本實用新型所採用的技術方案是:門球拾球器,包括圓柱形的球筒,球筒的下端開口,在球筒的外壁上,並且沿球筒底部一周均勻設置有若干個通孔,球筒的內側設置有環形的彈性片,沿彈性片的外側一周均勻設置有與通孔數量相同的凸起,每個凸起分別嵌入相應的通孔中。
[0006]本實用新型的特點還在於,
[0007]通孔的數量不少於3個。
[0008]球筒的內徑為7.8cm。
[0009]彈性片的內徑為7.3cm。
[0010]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實用新型的門球拾球器結構簡單,使用方便,老年人用該拾球器撿拾門球,不用彎腰,也無需費力,能夠輕鬆地將門球拾起。
【專利附圖】
【附圖說明】
[0011]圖1是本實用新型門球拾球器的結構示意圖;
[0012]圖2是圖1的俯視圖;
[0013]圖3是本實用新型門球拾球器的使用狀態圖。
[0014]圖中,1.球筒,2.通孔,3.彈性片,4.凸起,5.門球。
【具體實施方式】
[0015]下面結合附圖以及【具體實施方式】對本實用新型進行詳細說明。
[0016]本實用新型提供了一種門球拾球器,如圖1和圖2所示,包括圓柱形的球筒1,球筒I的下端開口,在球筒I的外壁上,並且沿球筒I底部一周均勻設置有若干個通孔2,球筒I的內側設置有環形的彈性片3,沿彈性片3的外側一周均勻設置有與通孔數量相同的凸起4,每個凸起4分別嵌入相應的通孔2中。
[0017]通孔2的數量不少於3個。
[0018]球筒I的內徑為7.8cm。
[0019]彈性片3的內徑為7.3cm。
[0020]使用時,如圖3所示,手握拾球器球筒I的上端,然後將球筒I的下端開口對準門球5,向下按壓,這時門球5會接觸彈性片3,彈性片3以及門球本身都為彈性材料,在壓力的作用下,門球會從彈性片3中擠進去,進入球筒I的上部,當門球越過彈性片3進入球筒I上部之後,彈性片3又能夠阻擋門球從球筒I中落下,從而達到撿球的目的。
[0021]門球5的直徑為7.5cm,球筒I的內徑7.8cm,球筒I的內徑稍大於門球5的直徑,以保證門球能夠順利進入球筒I的內部。
[0022]彈性片3的內徑為7.3cm,稍小於門球5的直徑,以使得門球不會從球筒I中落下。
[0023]通孔2的數量不少於3個,是為了保證彈性片3嵌入通孔2之後,不在球筒中晃動,以保證使用效果,凸起4的數量與通孔2的數量相同,每個凸起4嵌入相應的通孔2中。
[0024]本實用新型的門球拾球器結構簡單,使用方便,老年人用該拾球器撿拾門球,不用彎腰,也無需費力,能夠輕鬆地將門球拾起,避免了由於彎腰拾球造成老年人腰部勞損的問題。
【權利要求】
1.門球拾球器,其特徵在於,包括圓柱形的球筒(1),球筒(I)的下端開口,在球筒(I)的外壁上,並且沿所述球筒(I)底部一周均勻設置有若干個通孔(2),所述球筒(I)的內側設置有環形的彈性片(3),沿所述彈性片(3)的外側一周均勻設置有與所述通孔數量相同的凸起(4),所述每個凸起⑷分別嵌入相應的所述通孔(2)中;所述通孔(2)的數量不少於3個;所述的球筒(I)的內徑為7.8cm ;所述的彈性片(3)的內徑為7.3cm。
【文檔編號】A63B47/02GK204158979SQ201420243505
【公開日】2015年2月18日 申請日期:2014年5月13日 優先權日:2014年5月13日
【發明者】張科強, 孟宏睿 申請人:陝西理工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