避光非pvc輸液器的製作方法
2023-10-17 22:15:54 3
專利名稱:避光非pvc輸液器的製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屬於醫療器械領域,具體涉及一種避光非PVC輸液器。
背景技術:
目前臨床上使用的輸液器自上而下依次由一個上段輸液管、莫菲氏滴管、下段輸液管、靜脈穿刺針及輸液管上設有的調節器組成。雖然這些輸液器結構簡單,操作方便,但是由於其輸液管、滴鬥等表面具有透光、吸光性,因此在常規光線下使用時,部分光敏性強的藥液會在光作用下分解、失效甚至藥液變性,對患者造成較大的傷害;且由於這些輸液器的材料採用PVC材料,因此容易造成在臨床使用時對藥物的吸附,以及增塑劑DOP對藥物的不良影響等缺點。
實用新型內容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克服上述技術存在之不足,提供一種專用於臨床輸注對光敏性有要求的藥液輸液時使用的避光非PVC輸液器。本實用新型為達到上述目的所採用的技術方案如下一種避光非PVC輸液器,其包括穿刺器、空氣過濾器、自動滴鬥、流量調節器、藥液過濾器和輸液針,穿刺器護帽罩在穿刺器上,穿刺器下端通過軟管分別與空氣過濾器和自動滴鬥連通,自動滴鬥下端通過軟管與藥液過濾器進液端連通,軟管上有用於流量調節的流量調節器,藥液過濾器出液端與輸液針連接,其特徵在於所述自動滴鬥、藥液過濾器和軟管都是由內、外兩層組成。上述自動滴鬥、藥液過濾器和軟管的內層為非PVC材料,外層為避光材料。本實用新型中所述自動滴鬥和軟管的內、外兩層拱擠成一體。所述藥液過濾器的內、外兩層採用粘合、焊接或注塑成一體。本實用新型採用擠塑行業新研製的共擠設備共擠成型雙層結構,內層為非PVC材料、外層為特殊的避光材料;因為內層採用了非PVC材料,解決了普通PVC材質輸液器在臨床使用時對藥物的吸附,以及增塑劑DOP對藥物的不良影響等缺點;因為外層採用特殊的避光材料,隔絕了外界光源對藥液的照射,使具有光敏性要求的藥液通過此輸液器輸注時不會因為外界光源而使藥效變性、降低或失效,同時,因為特殊避光材料是在產品的外層, 不會與藥液直接接觸,不擔心避光材料對藥液產生任何不良影響。而且,該避光非PVC輸液器與普通輸液器一樣的使用,不會改變醫護人員的操作習慣,不會增加醫護人員的工作量。本實用新型具有結構簡單、成本低廉、操作方便等優點,同時避免了材料對藥液產生的不良影響和外界光源對藥液產生的不良影響,因此具有一定的經濟效益,適合廣泛推廣使用。
圖1是本實用新型結構示意圖[0012]圖中1-穿刺器護帽,2-穿刺器,3-空氣過濾器,4-自動滴鬥,5-流量調節器, 6-藥液過濾器,7-輸液針。
具體實施方式
以下結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做進一步說明如圖1所示一種避光非PVC輸液器,其包括穿刺器2、空氣過濾器3、自動滴鬥4、 流量調節器5、藥液過濾器6和輸液針7。穿刺器護帽1罩在穿刺器2上,穿刺器2下端通過軟管分別與空氣過濾器3和自動滴鬥4連通,自動滴鬥4下端通過軟管與藥液過濾器6 進液端連通,軟管上有用於流量調節的流量調節器5,該流量調節器5位於自動滴鬥4與藥液過濾器6之間。藥液過濾器6出液端與輸液針7連接。所述自動滴鬥4、藥液過濾器6和軟管都是由內、外兩層組成。所述自動滴鬥4、藥液過濾器6和軟管的內層為非PVC材料,外層為避光材料。所述自動滴鬥4和軟管的內、外兩層拱擠成一體。所述藥液過濾器6的內、外兩層採用粘合、焊接或注塑成一體。
權利要求1.一種避光非PVC輸液器,其包括穿刺器(2)、空氣過濾器(3)、自動滴鬥(4)、流量調節器(5)、藥液過濾器(6)和輸液針(7),穿刺器護帽(1)罩在穿刺器(2)上,穿刺器(2)下端通過軟管分別與空氣過濾器(3)和自動滴鬥(4)連通,自動滴鬥(4)下端通過軟管與藥液過濾器(6)進液端連通,軟管上有用於流量調節的流量調節器(5),藥液過濾器(6)出液端與輸液針(7 )連接,其特徵在於所述自動滴鬥(4)、藥液過濾器(6 )和軟管都是由內、外兩層組成,前述自動滴鬥(4)、藥液過濾器(6)和軟管的內層為非PVC材料,外層為避光材料。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避光非PVC輸液器,其特徵在於所述自動滴鬥(4)和軟管的內、外兩層共擠成一體。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避光非PVC輸液器,其特徵在於所述藥液過濾器(6)的內、外兩層採用粘合、焊接或注塑成一體。
專利摘要一種避光非PVC輸液器,其包括穿刺器、空氣過濾器、自動滴鬥、流量調節器、藥液過濾器和輸液針,穿刺器護帽罩在穿刺器上,穿刺器下端通過軟管分別與空氣過濾器和自動滴鬥連通,自動滴鬥下端通過軟管與藥液過濾器進液端連通,軟管上有用於調節流量的流量調節器,藥液過濾器出液端與輸液針連接,其特徵在於所述自動滴鬥、藥液過濾器和軟管都是由內、外兩層組成。本實用新型具有結構簡單、成本低廉、操作方便等優點,同時避免了材料對藥液產生的不良影響和外界光源對藥液產生的不良影響,因此具有一定的經濟效益,適合廣泛推廣使用。
文檔編號A61M5/162GK202086882SQ201120125059
公開日2011年12月28日 申請日期2011年4月26日 優先權日2011年4月26日
發明者張曉 , 李靜, 董合軍 申請人:成都市新津事豐醫療器械有限公司